趙欣欣
(綏化市第一醫院內分泌科,黑龍江綏化152000)
?
全血細胞減少癥臨床診斷中骨髓活檢切片與骨髓涂片同步觀察的應用意義探究
趙欣欣
(綏化市第一醫院內分泌科,黑龍江綏化152000)
摘要:以全血細胞減少癥患者58例為研究對象,實施骨髓活檢和涂片檢查,觀察結果:骨髓增生性異常綜合征、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纖維化等疾病的涂片檢查有效率為72.41 %,骨髓活檢總有效率為86.21%。和涂片檢查相比,骨髓活檢準確率更高得出:對于因血液系統疾病所導致的全血細胞減少癥,使用骨髓活檢更能夠體現出臨床價值。涂片法也有自身優勢存在,將兩種方式,完美結合,全面分析,才能在真正意義上提升診斷水平。
關鍵詞:骨髓涂片;病因學;全血細胞減少;血液病;骨髓活檢
全血細胞減少癥是較為常見的血液疾病。不同原因引致的全血細胞降低程度存在差異,預后和臨床治療同樣存在差異性。深入研究血液學和相關檢查結果,對于患者治療結局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1]。骨髓活檢不但能夠全面反映出患者骨髓細胞具體形態和增生水平,也有利于觀察骨髓基質和骨髓之間的解剖關系。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淋巴和造血組織重新分類,并將骨髓活檢當作一項非常重要的檢查內容。骨髓涂片檢查和活檢已經在臨床上普及。選擇2014年1月——2016年1月來我院就診全血細胞減少癥患者58例為研究對象,對其骨髓涂片和活檢結果進行全面分析,探究這種檢測方式在全血細胞減少癥的臨床應用價值。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6年1月就診全血細胞減少癥患者58例為研究對象,年齡區間為12.3~88.4歲,平均年齡為(36.4±4.1)歲。所有患者實施骨髓活檢和涂片檢查,患者符合以下診斷標準:血小板小于100*109/L,血紅蛋白小于100g/L;白細胞<4.0*109/L。
1.2方法
1.2.1骨髓涂片檢查
在患者髂后上棘取樣,實施Wright染色工作,如有需要,可實施POX染色或者鐵染色工作。
1.2.2骨髓切片檢查
選擇不同位置實施骨髓活檢,選取規格為0.3cm* (0.3~1.0)cm的骨髓組織塊。經過Bouin液體固定1~2h,使用乙醇進行固定梯度脫水,用塑料包埋,切片規格為3μm。使用HGF進行染色,切片規格為5μm。使用網硬蛋白纖維染色,如有必要行Masson染色。
1.3觀察指標
1.3.1涂片檢查方面
對患者有核細胞增生程度進行觀察,同時查看其形態,計數300個有核細胞,與網織紅細胞和外周血涂片加以計算,本實驗依照《血液病診斷和療效標準》對患者疾病做出相關診斷。
1.3.2骨髓活檢方面
對患者的脂肪細胞,骨髓造血細胞和骨小梁面積加以觀察,評定其增生情況,骨髓增生標準依照脂肪細胞面積和骨髓切片造血細胞面積,對各自容量的百分比加以計算,增生程度依照中國醫學院血液病研究所中的5級法進行觀察。
1.4統計學原理
本實驗使用SPSS20.0專業統計學軟件,對數據中的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的方式進行計算。
骨髓增生性異常綜合征,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纖維化等疾病涂片檢查有效率為72.41 %,骨髓活檢總有效率86.21%,和涂片檢查相比,骨髓活檢準確率更高。

表骨髓活檢和切片檢查在相關全血細胞減少癥中的診斷符合情況Fig. The diagnosis of bone marrow biopsy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in related pancytopenia
全血細胞減少癥是十分常見的血液病,資料表明[2]:病因上可分成非血液系統和血液系統兩個類別。兩種疾病患病比例相當,引致該病癥的原因多種,如僅使用涂片檢查和外周血涂片檢查并不能起到良好診斷效果。由此看出,對全血細胞減少癥患者使用骨髓活檢,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早在20世紀50年代,醫學界已經將活檢技術應用于臨床治療,到了20世紀80年代,發達國家使用普通塑料替代石蠟,完善以往組織脫鈣弊端。將切片厚度控制在2~3μm,對于觀察細胞內部結構和形態,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存在。
本次實驗相關研究能夠證實,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導致全血細胞減少的常見疾病,如果單單依靠涂片檢查,其檢出率為57.89%使用骨髓活檢,可達到94.73%。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在于涂片檢查比較容易遭受材料本身影響,在大力穿刺時,骨髓質會被稀釋,進而出現骨髓增生程度下降,巨核細胞數量降低,導致誤診。
和涂片檢查相比,骨髓活檢在取材方面相對完整,能夠在根本上對患者骨髓面增生、分布和細胞密度情況加以了解,也能夠全面觀察結締組織、脂肪,血小管和骨小梁之間的關系,進而在一定程度上觀察病理學組織整體,減少誤診率。
MDS好發人群為高齡者,由于生理肌能退化原因,某些臨床癥狀可能會掩蓋MDS,引起誤診。在本實驗中該疾病的涂片檢出率為66.67%,且這種疾病不容易和MA的細胞形態上做出甄別,通常是先診斷出患者罹患MA,使用一段時間維生素B2之后再次觀察臨床效果,以逆向的方式證實當初診斷,使用活檢切片的方式,更加容易發現單圓核小巨核細胞,進而提升診斷率。
對于MF,其涂片一般因為“血抽”和“干抽”形成增生,加上微小動脈,骨小梁結構改變和間質水腫,為診斷MF的公允方式。對于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骨髓基質細胞分泌的大量黏附分子導致骨髓瘤細胞易呈灶性分布,令涂片檢查取材困難,最終因為稀釋導致誤診現象發生,這種情況對患者病情反應相對不利,故對于該群體患者實施骨髓活檢顯得特別重要。
骨髓活檢并非沒有缺陷,主要如下:
A.骨質疏松癥者在取材上相對困難。B.對于標本的處理比以往方式更為復雜,耗時耗力。C.對于細胞數量的評價來講相對主觀,不能以簡單百分比加以表達。D.活檢切片受到染色劑局限性較大。
使用骨髓活檢更能夠體現出臨床價值,涂片法也有自身優勢存在,將兩種方式完美結合,全面分析,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提升診斷水平。
參考文獻:
[1]楊再林,符剛,陳潔平,等.骨髓活檢與涂片聯檢對153例全血細胞減少診斷價值的臨床意義[J].重慶醫學,2011,(30):3037- 3038,3041.
[2]林金盈,任詠薇,李永敢,等.同步骨髓活檢與涂片檢查在血液病診斷與治療中的作用[J].廣西醫學,2005,(09):1324- 1327.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by Simultaneously Detection of Bone Marrow Biopsy Slice and Bone Marrow Smear in the Diagnosis of Pancytopenia
ZHAO Xin-xin
(Endocrinology Department of Suihua First Hospital, Suihua 1520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elected 58 cases of pancytopenia patients as objects. All patients are treated with bone marrow biopsy and smear inspection. The effective rate of smear inspection on myeloproliferative syndrome, aplastic anemia, myelofibrosis and other diseases reached to 72.41%,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bone marrow biopsy reached to 86.21%, accuracy rate of bone marrow biopsy was higher to bone marrow smear. The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bone marrow biopsy has more clinical value on pancytopenia while bone marrow smear hasown its advantages. Making combination of two ways an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can enhance diagnostic level indeed.
Key words:Bone marrow smear; Etiology; Pancytopenia; Blood disease; Bone marrow biopsy
收稿日期:2015- 12- 26
中圖分類號:R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646(2016)03-0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