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推廣一定要用人的元素

荷蘭國家電影基金紀錄片/電影首席顧問,專注于紀錄片拍攝、其作品致力于跨文化溝通交流,曾榮獲荷蘭國家金犢獎并多次提名紀錄片國際獎項 Pieter Fleury
非常感謝主辦邀請我來做演講,感謝中國傳媒大學在我履行的一些項目中給我的支持,以及拍攝新聞發言人紀錄片時給我的大力幫助。
非常高興來到杭州,杭州是一個非常美麗、非常特別城市,在G20之后會越來越好的城市。荷蘭有很多項目傾向于杭州,例如,跟杭州的很多博物館都有交流項目。不僅如此,2010年,荷蘭皇家航空公司開通了從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到杭州的直航航線,并在杭州建立了辦公室,專門服務于中荷之間的貿易。
我是一個獨立的導演,也是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國傳媒大學的客座教授。2015年,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訪華的時候,習近平主席與威廉·亞歷山大國王簽訂了一個中荷合作拍片的協議,這個項目是在我持續的推進下最終落實的,我希望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加強中荷之間的跨文化交流。
目前,我正在拍攝一部中國新聞發言人培訓及工作的紀錄片,這也是我今天來這里的原因,我覺得政務的公開和透明是中國推動國家形象的一個很好的方式,也是與世界溝通和交流的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就像今天董關鵬教授所講的。
其實,早在1979年我就來到了中國,并拍攝了很多關于中國的紀錄片。下面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是怎么被吸引來到杭州,來到中國。1979年,我24歲,那時候只能參加旅游團來中國,不能自由活動,旅行團來到了桂林,我一下飛機就拍了很多的照片。


1979年的桂林
旅行團帶我們參觀了很多地方,除了旅游景點,我還看到了其他的一些東西,比如,當地老百姓真正的生活,那些很鮮活的畫面深深吸引了我,大家看到的這張照片是那個年代的公交車,因為太擠,這個人的草帽都要夾到兩個車門里了,我覺得很有意思。
看到這些,我有些坐不住了,因為,我覺得這才是真實的中國。第二天早上,我撒謊說自己生病了,等旅行團出發之后,我自己找了一輛計程車,跟司機說我給你一天的錢,你帶我到處看看,其實我們當時的交流并不是很順暢,但是這個司機知道我想去哪,想看什么。這些都是他帶我去郊外拍的一些場景,這些人從來沒有見過外國人,也從來沒有面對過相機,他們有一點點害羞,我看到了中國建設的場面,他們在拖磚坯,這就是我對中國的第一印象,大家都在勞動,都在辛勤的建設著這個國家。

后來,司機帶我去看了他住在鄉下的親戚,我們看到了這些鄉村的景象,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是他叔叔家的成員,這是他們當時的家,這張照片回國后發表了,在當時被很多媒體轉載,非常出名,因為大家通過這張照片看到了當時的中國。
中午我們就在這里吃了午飯,他叔叔的家里并不富裕,但是他們殺了全家唯一的一只鴨子,為了我這個外國人,這種情況讓我感覺有點尷尬,也非常感動,我從來沒見過他們,他們卻把最好的東西給我了,這就是我下決心一定要再來到中國的原因,這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鏈接。這家人給我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四年前我再次回到這里去找他們。
這是四年前我拍到的照片,這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人到哪里去了?幸運的是我找到了當時帶我去鄉下的那個司機,因為我知道他的名字,我跟他說我要再去看看你的叔叔,我特別興奮又看到了他們。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才是溝通最重要的元素和真諦如果你想對你的城市做推廣的話,一定要用人的元素。

(本刊記者 薛麗 根據現場演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