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春來
入 道 論
文/張春來

張春來,男,漢族,1952年2月生,高級工程師,高級經濟師,民建會員,國際職業經理人。現任中非民間商會副會長,河北省人民政府參事,首都企業家俱樂部副理事長,河北唐山曙光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同時擔任河北大學、首都經貿大學等多家著名大學客座教授。
他是我國著名的社會活動者,曾先后擔任全國工商聯執委,全國光彩事業促進會理事,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民營企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副會長,省、市、區三級政協常委,省、市、區三級工商聯副會長,省民營企業工會會長,《中國工商》雜志社總發行人等職務。其個人曾榮獲95年中國十佳優秀民營企業家、河北省社會主義先進建設者、工商聯優秀會員、先進私營企業、優秀企業家等榮譽稱號;獲得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授予的光彩獎章,省經貿委、省科委質量成果獎等。
他同時又是中國民營企業文化建設重要推動者和實踐者,在清華、北大等幾十所高校和國企、金融等行業進行演講近千場,關于民營企業理論和實踐研究的《野雞論》《納銀論》《公私論》《承受力論》等60多篇(部)論著,被國內外新聞媒體刊載,在經濟界和文化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為民營企業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的思想財富。
現在,選擇太多,機會太多,誘惑太多,人們的眼花了,心也花了。不少人成了釣魚的小貓,蝴蝶沒逮著,蜻蜓沒撲住,魚也沒釣著。看來,談談“入道”的問題,是很有必要的。
貓有貓道,狗有狗道;豬往前拱,雞往后刨;小雞不撒尿,也有它的道。大自然不僅為每個人,也為每種生物準備好了生存和發展的道路。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一個人僅僅有勤勤懇懇的工作態度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正確的方向,標定適合自己的領地,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入道,才能避免徒勞無功。
本來適合走鄉間小路,偏要去走方陣,不出洋相才怪。本來是拉大糞的馬車,非要在長安街上溜達,交警能不扣你么?本來是應該在高速公路上奔馳的“寶馬”,偏要到山路上兜風,能不趴底么?本來是應該在田野里逮蟲子、吃草籽的野雞,非要到城里找點心吃,沒等你找到點心,自己先被人當野味燉著吃了。
大自然中很少有這種違背自然的笑話,從來沒聽說哪只老鼠要去拉大車,也沒有人把“鷹擊長空,魚翔淺底”改成“魚擊長空,鷹翔淺底”。但社會現實中,尤其在人們選擇職業時,卻常常犯這樣低級的錯誤,而錯誤的選擇自然不會有正確的結果。前些日子,翻看古代帝王的傳記,發現一些皇帝本來可以當一流的建筑大師、一流的畫家或一流的詩人,結果卻成了最糟糕的皇帝,搞得國破家亡。
要秉持自己的本性,如果理想中的你與現實中的你不一致時,那就是最大的不幸,悲劇的原因是每一個人都想成為別人。一位面試專家說:“求職者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不能秉持本性。他們老是揣測你要什么答案,而不直截了當講出自己的看法。”
不要隨大流,不要“一窩蜂”。如果沒有自己的北斗,無論風往哪個方向吹,都將是逆風。
不要凈想好事,世界上好事多著呢,不適合你的就不是好事。有了正確的選擇和修持,才能有正果,正確的人工作在正確的地方。車在合適的路上跑得最快,人在正確的位置上干得最好。
入道,特別像搞對象。人們常常用“終身大事”來形容婚姻,其實,確定職業何嘗不是“終身大事”?當你決定人生追求什么之后,你就做出了人生最重大的選擇。
愛一個人,首先意味著去愛別人,而不是要求被愛;信任,也首先意味著值得別人信任,而不是要求別人信任。從事一項工作,先要問你做了些什么,而不要問老板給了你什么;先要問你自己是否值得信任,而不能要求別人信任自己。
夫妻只要有了愛,再難也不覺得苦,沒有愛的婚姻,盡管各方面條件都挺好,也不會幸福。同樣道理,再舒適的工作,如果你不愛它,也會成為苦役;再艱苦的工作,如果你熱愛它,也會成為享受。俗話說得好:選對象是“王八瞅綠豆——對眼”;選工作是“一個人喜歡什么,就可以靠什么穿衣吃飯”。
當你熱愛所入的道時,道就是你個人價值的實現,道就是你的一切。當你為這一切而努力的時候,就不會斤斤計較提職、提薪和評價,那就跟孩子們常常需要糖果、玩具、好話一樣地幼稚。不要只為薪水工作,如果只是在有人監督的時候干活,如果只是為了掙錢而干活,那你就有可能是入錯了道。人有追求、有理想的時候,就會達到自覺、自制、自尊的境界。達到這種境界,就可以催生出人的思想、智慧和力量。你投入工作中的質與量,決定了你生命的質量。你可以從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獲得巨大的報酬。這種報酬是用薪水無法衡量的,你可以從中得到寶貴的經驗、專業的訓練、效率的增加,以及自我的實現、人格的塑造。
道,是華夏文化的終極之詞,規定著社會倫理秩序的正當性,規定著人們精神生活的方向。世界上萬事萬物的道理是相通的,總的講,應該堅持知行合一,道法自然,從道不從上;具體說,我概括了3句話:走正道,走專道,能走道。
走正道。自然規律是不可抗拒的,任何違背規律的行為都會受到懲罰。規律體現在每條道的規則上,雖然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如何到達羅馬是有規矩的。如果一切都靠道德來保障,那將意味著沒有保障。入哪條道就要遵守哪條道的游戲規則。既然開車,就必須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違犯交通規則就要被扣分、罰款、吊銷駕照。既然從政,就要勤政愛民,就不能占著茅坑不拉屎,更不能以權謀私撈錢。既然是企業家,就要遵守市場法則,維護經濟秩序,搞好企業、發展經濟才是本分。尤其是作為“野雞”的民營企業家,更要守規矩,不能刨種子,禍害莊稼;不該傍大官,跑關系;不能偷稅漏稅,不能弄虛作假;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為社會多下金蛋。
走專道。在封建社會,婚姻是父母包辦,沒有選擇愛人的自由;在計劃經濟時代,工作是國家分配,沒有挑選的機會。現在社會進步了,婚姻自由了,人才流動了,但也不能走向極端,不能走向反面。
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流傳的順口溜講:“小姐貴,情人累。”一個人再有錢,也很難把老婆情婦都哄得歡天喜地,也很難過上張大民那樣的幸福生活。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不會跟一個花心大蘿卜過一輩子的。見異思遷、水性楊花的人,最后往往是雞飛蛋打一場空。一個人無論多么聰明,他的思想都不可能在同一時間想一件以上的事情。許多人精力過于分散,涉獵太廣,變化太多,不能集中力量咬定一個目標,結果往往一事無成。只有那些熱愛自己的工作,心無旁騖地專心做自己工作的人,才是能夠成功的人。無論外企私企,任何老板都不會重用一個有外心的員工。
能走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有走正道,只有走專道,才能具備走道的能力,反過來說,如果沒有能力,任何道也走不好。
古往今來,行會的存在是有其道理的。一個行業組織的生命力蘊涵在組成這個行業的每個人身上,對個體的職業技能要求和職業道德約束,是保證一個行業組織繁榮興旺的基礎。由沒有約束的個體組成的行業組織勢必走向衰亡。富蘭克林曾經說過:“不管薪水如何微小,對一切工作,都愿付出至善的服務,至高的努力,而不肯自安于‘次好’或‘較低’。這種精神的有無,可以區別出你是成功或失敗。”從事任何工作都能夠做出成績。如果你不能成為大道,那就當一條小路,但要當最好的小路;如果你不能成為太陽,那就當一顆星星,但要當最亮的星星;如果你不能成為山頂的高松,那你就當棵溪邊的小樹,但要當溪邊最好的小樹;如果你不能當上總編,那你就當編輯,但要當最棒的編輯。
人生難得,大道難聞。道并不神秘,道其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日常工作中。
聽朋友講,國外有一個博士專門研究離婚的原因,結論是80%以上的離婚是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反過來,那些恩愛夫妻,大都能夠處理好日常生活小事。有人問一位老婦為什么那么愛自己的窮丈夫,她答道:“他知道我喜歡吃菠菜,每次吃飯時,他都把他碗里的菠菜葉夾給我。”
堅守住自己的道,是一種信仰,是一種意志,是一種品格,一種習慣。為了達到最終的目標,必須把每一步都當作目標;為了實現道,需要把每一件小事都當作道。不是誰都能夠做出一鳴驚人的業績,難能可貴的是日復一日、始終如一、無聲無息地做著自己的本職工作。正是這些默默盡職的人,把我們的社會支撐起來。
入道就是忠誠地完成最基本的職責。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小事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