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 蘋
(湘南學院 外國語學院,湖南 郴州 423000)
?
應用型人才的高校英語教學研究
楚蘋
(湘南學院 外國語學院,湖南 郴州 423000)
摘要:培養應用型人才,是當今高校發展和改革的重要工作。目前,國內的高校培養人才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許多高校忽視培養應用型人才。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這些經濟貿易的發展,英語專業成為招生與就業的熱門專業。本文從應用型人才的定義和特點出發,分析探討了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導向的高校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并為提升英語教學水平提出改進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應用型;高校英語;教學模式
1應用型人才的定義及標準
應用型人才與學術型人才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學術型人才一般是重視理論研究,而應用型人才更加側重的是技術技能等方面。從定義上看,應用型人才是指那些可以將專業知識與技能應用在所從事專業的社會實踐的一種專門的人才類型。過去強調的是從事生產活動的基本技術人才。[1]4-9隨著社會的發展,應用型人才的內涵進一步擴大,隨著高等教育歷史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如今強調的是技術技能方面比較強的人才。總的來說,應用型人才強調的是將成熟的技能應用到實際的生產、經營中的技能型人才。
應用型人才與傳統的理論人才相比,具有一定的新要求和新標準。首先,應用型人才具有比較強的反應能力,在實際工作中思維敏捷,這是提升做事情效率的重要素質。反應能力,很多時候是指學生的應變能力,遇到突然事件的處理事情的能力。其次,應用性人才還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和修養,并不僅僅是懂技術,更要懂各種知識,并能夠將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應用型人才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在工作中具有比較強的語言魅力,同時能夠很好地說服別人。
應用型人才還要具備團隊精神,也就是不能自私自利,要學會與他人協調,凡事能夠站在集體利益進行考慮。“眾人拾柴火焰高”,要將集團利益或者團隊利益放在個人之上。應用型人才,還要具備一定的領導能力和管理能力,也就是能夠勝任管理和領導團隊能力。另外,應用型人才還要具備創新性思維,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一個人成長進步的最大推動力。最后,應用型人才還要具備積極的人生態度,具有較強的心理素質等。
大學,是培養人才的基地,是學生從學校到社會的過渡。培養應用型人才,提升學生的職場競爭力,不僅是學校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國家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2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導向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應用型教師比較緊缺。韓愈說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高校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相關的知識,還要盡力去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新時期,培養應用型人才是高校的重要工作,英語教師作為學校的一份子,也要履行的一部分責任。可是在實際工作中,高校缺乏應用型英語教師。主要是因為高校過去招聘的時候,僅僅看重教師的學歷學位(例如博士學位),很多外語教師都是剛從外語學院畢業或者國外留學回來,缺乏企業實戰經驗。這種理論研究型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在詞匯、語法、閱讀方面等教學具備一定的優勢,但是在翻譯(尤其是口譯)等方面就很難給學生傳授實際性的知識。例如,教師在給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講授《貿易英語》的時候,由于自身沒從事過貿易工作,整堂課僅僅是給學生灌輸各種知識點,這樣是難以培養學生的應用型能力。
(2)高校英語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在日常的教學中,影響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高校的英語教學模式比較單一。縱觀現在高校英語課堂,大部分教師依然采用陳舊的教學模式,例如傳授-接受教學模式。不管是在講授詞匯、語法,還是在講授口語、聽力,教師都是將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忽略學生的心理感受,在整個課堂中,學生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例如,教師在講完課文之后,然后給一些相關的閱讀學生課堂練習,教師也未說明訓練的意義,閱讀的技巧等,學生出于無奈地完成閱讀練習。
其次,目前高校英語教學模式,僅僅重視“知識目標”,忽視了“感情目標”。很多時候,教師僅僅是為了教學而教學,認為只要按照教學大綱和備課內容完成教學任務即可,在課堂中忽視了與廣大學生的溝通、交流。所以整堂課下來讓學生感覺教師高高在上,難以接近,這樣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感情目標”也是教學目標的重要部分,例如在講授旅游方面,不僅是為了傳授旅游方面的詞匯,還要開闊學生的視野,鼓勵學生熱愛旅游、熱愛生活,激勵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2]。
(3)自學輔導的教學模式應用問題。在現實英語教學,很多教師采用“自學輔導”的教學模式。所謂自學輔導教學模式,強調的是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運用自身的知識和技能,獨立去獲得新的知識。[2]98-101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輔導。這種方法強調將自學放在中心地位,側重教學相長。自學輔導教學模式在實際運用中可以帶來很大的意義,但是教師在使用的時候,忽視了一些細節問題。首先,并不是所有知識點都適用于自學輔導模式,例如在講授語法知識,教師也讓學生自學,這樣難以將語法知識講透。其次,教師僅僅強調“自學”忽視了“輔導”。很多時候,教師讓學生自行學習,就直接將課堂置之不理,甚至離開課室。這種情況下,學生遇到困惑知識點的時候,無法得到教師的輔導,長期下去,無法強化知識基礎。其次,教師不在課堂,部分學生難免出現不自覺,這樣影響到學習的效果。
總的來說,教師如果對這種模式運用不恰當,是難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難以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的。
3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導向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
(1)引進和培養應用型教師。要培養應用型人才,首先就要引進和培養應用型教師,保證高校強大的師資隊伍。一方面,學校在招聘的時候,不僅要考察應聘者的專業素質、學歷條件,更重要的是了解教師的實際應用能力,優先招聘有企業實戰經驗的外語教師。另外一方面,要加強對現有教師的培養,例如鼓勵教師走進企業進行實踐,積累更多的企業經驗,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做好知識儲備,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讓教師到國外進行交流學習,開闊視野,吸收國外的先進的教學經驗。學校還可以邀請一些專家、企業家召開講座,給教師最前沿的知識,培養教師的創新性思維。高校可以聘請一些優秀的同聲傳譯人才作為學生的校外導師,讓這些校外導師給學生講授一些口譯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加強學生與校外導師的溝通,從導師身上學習一些職場的知識以及為人處世的技巧。高校還要對英語教師進行嚴格的考核和評價,考核標準要嚴格按照“應用型”“研究型”“創新性”等相關標準進行考核,對于考核不及格的教師,要督促其參加學習和進修,盡快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達到相關的要求與標準。對于多次考核不及格的教師,高校可以采取清除的方式,并且及時引進優秀教師補充[3]。
(2)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俗話說“當你想跑得快,就一個人去跑,但是當你想跑得好,就跟團隊一起跑。”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企業需要具備團隊精神、合作意識的應用型人才。以往的教學模式,都僅僅重視學生獨立學習、獨立思考,忽視了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因此,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必要途徑。例如,英語教師在進行翻譯訓練的時候,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訓練,讓每個小組自行分配角色,自導自演。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用心去觀察學生的表現,并做好記錄,方便任務結束后進行科學的總結。學生在完成學習目標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去做自我評價,同時學生之間相互評價,讓學生用英語將自己在任務中獲得感受進行分享,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總結歸納的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能夠激發廣大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培養學生之間的默契,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4]。小組合作學習方面的應用,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英語教師要明確學生的學習任務,任務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應該與學生的基礎與能力相適應。其次,要合理分配小組,過去很多教師分組的時候采用“物以類聚”的方式,這樣是很不科學的。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由分組,也可以將學生按照性格、成績等先歸類,然后再進行交叉組合,安排基礎比較好的學生與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組合,這樣才能帶動基礎較差的學生提升自我。
(3)加強校企合作培養人才。應用型人才,顧名思義是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具有較強的價值的人才。要培養應用型人才,僅僅依靠高校的課堂教學是不夠的,需要進行校企合作。一方面,高校英語教師可以組織部分學生利用周末或者業余時間到企業頂崗實習, 例如高校翻譯專業的可以安排到一些翻譯公司,讓學生從事一線的翻譯工作,去體驗翻譯工作,積累各種知識,提升個人的職業素養。也可以讓學生到一些外貿公司從事商務類文職工作,比如撰寫各種應用文等。這種方式,不僅可以緩解企業的短期用工緊張,更重要能夠協助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3]12-13其次,高校還可以邀請部分企業家擔任學生的校外導師,導師和學生定期見面交流,給學生傳授更多企業方面的知識和經驗。例如高校可以邀請外貿公司的負責人擔任本校的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導師。在校企合作培養人才方面,高校不能僅僅停留在形式上面,要真正落實到人才的培養。英語教學組要制定嚴謹完善的校外見習考核辦法,對于外語類學生到企業實習,要從實習態度、能力表現、工作積極性等方面進行考核。一方面是要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同學之間相互評價,還有用人單位對學生進行評價等。評價考核要有具體量化的指標,這樣才能保證評價和考核的客觀公正。最后,教師還要通過評價考核評價結果對學生進行繼續教育和培訓,例如評價考核表中顯示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比較薄弱,教師就要在日常英語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口語訓練。考核中顯示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較薄弱,就要對學生強化英文寫作,這樣才能夠保證考核的意義和價值。
(4)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不管教師采用何種教學模式或者教學方法,都要以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應用型能力為目標。21世紀是信息技術高速發達的年代,互聯網的普及更加促進教育實現信息化。加強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的應用,是當今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也是高校發展的必要途徑。例如,教師在應用傳授-接受傳統教學模式,講授求職面試的內容時,可以通過PPT去展示各種求職面試的專業術語,配上精美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其次,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各種外語求職面試的視頻,讓學生去感受求職面試應該注意什么,鼓勵學生去模仿視頻中的面試環節,提升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提前讓學生去積累職場的一些知識,包括求職面試的經驗。最后,教師還可以通過微課輔助教學,例如在講授《商務英語》中商務禮儀,可以將“如何打領帶”的內容制作成簡單微課,讓學生課后能夠自行學習并鞏固,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奠定基礎。另外,英語教師還可以通過信息技術與互聯網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例如英語教師在外地出差的時候,可以通過視頻、YY語音等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在交流中盡量使用英文,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教師日常還要善用郵件與學生溝通,鼓勵學生遇到學習或者生活上的問題,都可以給教師發英文郵件,提升學生的英文文字表達能力。
(5)英語教學要給學生更多正面的激勵。“英雄是贊美出來的”,對于大學生來說,他們還處于過渡到社會的成長階段,需要更多的鼓勵和包容。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應用型人才,不僅要有較強的專業素質、合作精神,還需要有較強的自信心、健康的心理素質。在實際教學中,英語教師會經常遇到學生不敢開口表達的現象。對于這種學生,教師要給以更多的鼓勵,只要他們有一點進步,就要進行表揚和肯定。應用文寫作教學中,部分男生由于高中基礎較差,寫的作文比較糟糕,英語教師要給以更多的耐心輔導,幫助學生慢慢成長。正面的激勵,能夠協助學生樹立較強的自信心,調整自身的心理素質。
激勵方面,口頭上的激勵,還可以采用獎勵的方式,例如英語教師在組織英文模擬面試等活動的時候,對于課堂表現比較積極的學生給以一些榮譽證書或者獎品等獎勵,鼓勵學生繼續努力學習好英語。
(6)組織各種英語比賽活動。要加強英語教學,還需要組織校園英語競賽,這樣可以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夠為學生表現自我提供更廣闊的舞臺。[4]37-40例如,教師可以組織“校園英文歌唱比賽”“校園英語口語競賽”,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競賽活動,這樣可以進一步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提升英語應用能力,同時能讓學生在比賽中鍛煉自己膽量,提升組織能力等,為將來成為優秀應用型人才打下基礎。
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舞臺。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優秀的學生參加全國性的英語比賽,例如“全國大學生英語能力競賽”“全國英語口語比賽等”,讓學生參加這些大型的競賽活動進一步提升自己口語水平、在和競爭者切磋的時候學習對方的強勢等。
作為學校,要支持教師和學生組建各種英語類協會,例如英語翻譯協會、英語角、英文歌唱團等,給廣大英語類專業的學生提供鍛煉與施展自己才華的平臺。同時還可以組織英語夏令營和冬令營等,吸引全國各地的學生參加本校的英語夏令營活動,鼓勵學生在活動中用全英文交流等,活動中還可以邀請一些外教參與,為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提供強大的師資儲備。
4結語
總的來說,培養應用型人才不僅是國家的任務, 更是高校的重要工作內容。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導向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存在著應用型師資力量比較薄弱,高校英語教學模式比較單一,自學輔導教學模式應用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引進和培養應用型人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加強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給學生更多的正面激勵,組織各種英語比賽活動等。
參考文獻:
[1]仲偉合.拔尖創新型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為例[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13(1):98-101.
[2]管培俊,呂杰,徐金明. 當前高校教師隊伍建設與發展的主要趨勢:新時期中國高等學校教師培訓之一[J]. 中國高等教育,2001(2):12-13.
[3]朱玉梅. 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探析:獨立學院英語課程改革實踐個案研究[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6):37-40.
[4]王曦.英語網絡教學平臺的設計與實現[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14(2):136-138.
責任編輯:劉琳
A Study on Application-oriented English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CHU P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Xiangnan University, Chenzhou 423000, China)
Abstract:The training of applied talents is an important work of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which are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 and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gnore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English as a language discipline,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rade, English major has become a popular profession for recruitment and employment. From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pplied tal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with the orientation of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English teaching.
Keywords:application-orientation;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mode
收稿日期:2016-01-21
作者簡介:楚蘋(1978- ),女,湖南永興縣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應用語言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3907(2016)06-01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