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丹
(長春中醫藥大學 管理學院,長春 130117)
“互聯網+”視域下微課與大學英語傳統課堂深度融合的教學模式
趙丹丹
(長春中醫藥大學 管理學院,長春 130117)
本文主要論述了有效利用“互聯網+”環境下的英語學習工具和資源,結合大學英語傳統課堂教學實際情況,構建起微課與傳統課堂教學融合新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實現“互聯網+”視域下的素質教育與創新教育,以創新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互聯網+;微課;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互聯網+”就是利用互聯網的平臺和信息技術,把互聯網和各行各業聯系起來,在各個領域創造出一種新的生態。然而實際的效果絕不是簡單的相加。在“互聯網+”背景下,英語學習資源體現出較強的直觀性和良好的交互性,它為英語學習者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在線學習機會。在大學英語教學領域,教育觀念也在“互聯網+”時代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互聯網作為一項新的教學工具開始在教學領域中得以應用,它突破了傳統教學中課堂教學和規定教材的局限性,為教學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方法。近年來,我國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在不斷地深化和推進,各高校要想培養高素質人才就必須要探索現代化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1]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信息技術為大學英語傳統教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延伸空間,這對創建微課與大學英語傳統課堂深度融合的教學模式有積極的意義。
2008年,美國高級教學設計師戴維·彭羅斯提出了微課概念。他認為微課的重要理念是教師要把教學內容與目標聯系在一起,這樣才能產生一種聚焦的學習體驗。他指出制作微課的幾個步驟:列出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概念;設計半分鐘左右的簡介和結語;制作3分鐘左右的視頻;布置課后任務;上傳此教學視頻。在國內,微課是由廣東胡鐵生在2011年提出的。他認為微課是以教學視頻為呈現方法,是教師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某個授課環節而開展的教學活動。微課具有短小精悍、資源多樣、使用方便等優點。由此可見,把微課優勢與大學英語傳統教學融合,就能打破傳統的大學英語授課方式的弊端,使教師授課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與此同時,也能滿足由于大學英語課時減少而學生對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增大的需求。
傳統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主要以教師傳授新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其表現形式為教師的“一言堂”。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側重教師話語輸入,不注重學生話語輸出。教師只解釋單詞、短語、句式、課文,講解課后練習等等。學生認定教師是權威的,被動接受課堂內容,不能發展獨立思考能力,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另外,大多數教材上的教學內容缺乏時尚性、科學性、趣味性和實用性,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傳統課堂上,多媒體課件的放映和板書的書寫耗費教師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而學生們也忙于記筆記,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減少了實際運用語言的機會。此外,在高校課堂上,許多學生玩手機的現象很普遍,如果教師能有效利用一些現代信息技術如微課,設計并錄制生動形象的與使用教材單元內容相關的微課,使微課與大學英語傳統課堂教學內容深度融合,就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彌補大學英語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學生也能更主動積極地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學效果也將大大增強。
我國教育部2007年修訂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指出,各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改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為支撐,使英語的教與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著個性化和自主學習的方向發展[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3]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明確提出:“教育信息化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勢,注重信息技術與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進教育公平和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廣泛共享、提高教育質量和建設學習型社會、推動教育理念變革和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獨特的重要作用,是實現我國教育現代化宏偉目標不可或缺的動力與支撐。”[4]從課程要求和兩個規劃中,我們明確了教育信息化的意義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而實現教育信息化的途徑與方法是指要充分利用和發揮“互聯網+”時代環境下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輔助傳統教學。由此可見,微課與大學英語傳統課堂深度融合有著積極的意義。
根據微課的特點和大學英語傳統課堂教學的現狀,教師可以從教學實際出發,在大學英語傳統課堂教學中引入微課,發揮微課在傳統課堂教學中的優勢。以《大學體驗英語綜合教程3》unit 3 Famous Brand Names(第三單元 著名商標名稱)為例,微課與大學英語傳統課堂融合的具體教學模式如下。
4.1 課前
教師要求學生到班級云端觀看教師上傳的微課hyperbole(夸張修辭手法)*http://weike.enetedu.com/play.asp?vodid=142813,此微課獲得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吉林省一等獎,國家級優秀獎并完成微課中的課前作業。本單元的主題是著名品牌的商品,廣告是宣傳商品的主要手段,在宣傳商品制作廣告的過程中,商家必然用到夸張的廣告詞,所以教師選擇此主題的微課讓學生了解夸張的修辭手法。微課主要內容:
4.1.1 簡介夸張修辭手法(教學重點)。
(1)逐一介紹夸張的概念、修辭效果及重要性。
(2)援引經典范例。首先播放教師自制視頻展示例句(It’s a crime to stay inside on such a beautiful day. 根據天氣狀況有感而發,自拍生動形象的視頻展示例句,此設計能最大限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播放教師指導學生拍攝的視頻展示例句( “A cup of coffee.” “vegetable salad, please.” An hour later they said: “Are they planting the vegetables?” 選取生活場景,指導學生拍攝視頻,展示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夸張句子)。通過展示自制視頻的例句,相比傳統枯燥例句的講解,增添了趣味性和生活性。
4.1.2.拓展訓練(教學難點)。
鞏固所學知識,實現由知識到能力的轉化,提高學生自覺運用夸張修辭格的意識。
(1)夸夸我自己:用夸張的修辭手法來介紹自己(個人展示)。提供給學生的參考資料如下:Cool was I and logical, keen, calculating, perspicacious, acute and astute-I was all of these, my brain was as powerful as a dynamo, as precise as a chemist’s scales, as penetrating as a scalpel and - I was 18.
(2)設計廣告:放映一段無詞廣告視頻,請學生設計廣告詞(小組活動)。要求學生在語言交際實踐中運用夸張修辭格,增強語言表現力。
(3)拓展作業:布置課后任務——播放My Love歌曲,請學生查找My Love歌詞中的夸張修辭的句子。教師要求學生課前完成以上作業,其中訓練活動1的作業形式為微視頻。微課中新穎的訓練活動能在課前有效地培養學生在語言交際中運用夸張的能力。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有機結合,就能全面實現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4.2 課中
首先,教師檢查課前在微課中布置給學生的任務,在課堂中播放學生制作的微視頻作業。根據學生完成情況,按照教師評價和學生間互評、學生自評的評價方式給出分數記入學生平時成績里。為防止學生間互評分數過高,教師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制作的微視頻作業內容準備若干問題提問其他同學,按照其他同學回答情況計分。學生間互評和自評都有評價表,學生要按照評價表里的具體評分標準給出分數。此外,教師要在課堂上對學生拍攝的微視頻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講解和糾正。
其次,教師在本單元導入環節中播放關于著名商標的微課視頻,此視頻中列出了著名商標,其中包括本單元課文介紹的象牙香皂的商標。教師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根據不同的品牌圖標說出品牌名稱。這種微課視頻與傳統教學融合的方法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傳統課堂的互動活動。
最后,教師在課文講解過程中,在傳統授課方法中融入課后注釋的文化點的相關微課視頻,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這樣傳統課堂教學內容就得到了有效的補充和延伸。
4.3 課后
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有效延伸傳統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時間。要求學生到班級云端觀看教師上傳的微課Structured writing--making comparisons*http://star.unipus.cn/2015/microclass/collegeenglish/basic/readwrite/420048.shtml,該微課獲得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全國復賽季軍及特等獎。本微課主要講解在英語寫作中“對比”的方法,旨在于通過講解“對比”寫作要點來提高學生的“對比”寫作技巧,鼓勵學生探討不同事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透徹展示“對比”寫作中的寫作模式及創作步驟。微課中按序結合具體例子簡介了writing outline, topic, topic sentence, details of contrast, key point, tip for making details of contrast, patterns: pattern 1 (differences-similarities); pattern 2 (for A: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for B: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composing steps (step one: collecting; step two: selecting; step three: editing)。此微課突破了傳統的英文寫作課堂以講授為主的教學特點,加入了對話和動畫等互動元素,增添了微課的趣味性。教師要求學生觀看后寫一篇關于象牙香皂(本課課文中介紹的進口品牌)和上海藥皂(國產品牌)對比的作文。以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遠比占用課堂時間統一講解省時高效。
綜上所述,微課與大學英語傳統課堂深度融合能極大拓展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全面提高學生英語素質并促進其終身學習,有效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更新和發展。大學英語教師還要不斷探索并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輔助大學英語傳統課堂教學,高效利用二者融合的優勢,積極改革大學英語教學,創新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1] 李潔. 互聯網背景下職業院校如何開展大學英語第二課堂的探究 [J]. 課程教育研究, 2014(9):129.
[2] 教育部辦公廳.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EB/OL].[2007-07-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0707/t20070710_110825.html.
[3] 鈕東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EB/OL].[2010-02-28].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htm.
[4]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EB/OL].[2012-03-30].http://www.edu.cn/html/info/10plan/ghfb.shtml
責任編輯:劉 琳
Teaching Model of the Deep Combination of Microlecture with Traditional College Teachingunder the View of “Internet +”
ZHAO Dandan
(Administration School,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130117,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use of English learning tools and resources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Internet +”.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it constructs the new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of the integration of microlecture with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to realize the quality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 , hoping to innovat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and promote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ternet +”; microlectur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2016-03-06
吉林省教育廳“十三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 9號);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 (GH16230);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高教科研課題(JGJX2016D74)
趙丹丹(1979-),女,吉林長春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大學英語教學研究。
H319
A
1009-3907(2016)12-01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