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雅莉
基于績效理念的道路保潔預算定額修訂研究
——以J地區為例
●盧雅莉
科學、成熟的環衛作業定額標準是部門編制預算的基礎,有助于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本文首先闡述了J地區定額體系管理研究及標準修訂的背景、思路及流程,在此基礎上細化說明了關鍵要素的修訂過程,并對未來道路保潔定額標準的應用與完善進行了進一步的探討。
環衛作業定額 道路保潔標準修訂
近年來,隨著環境污染、極端自然天氣的頻繁出現和城市人口壓力的不斷增大,環衛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其作業經費的保障支撐作用也越發重要。環衛保潔經費定額①是確定環衛作業養護預算的依據,對政府核定經費、監督考核環衛作業質量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因而,環衛作業養護預算定額修訂、實施,對于體現政府指導職能、加強行業管理、確保養護投入和設施完好具有積極意義。
S市市容環境衛生行業協會根據《S市市容環境衛生勞動定額》、《城鎮市容環境衛生勞動定額》等標準結合S市現行市容環境質量標準、作業規范、作業工藝,及市容環境衛生勞動定額等要素編制《S市環衛作業養護預算定額(試行)》,規定了S市“道路保潔”和“公共廁所保潔”預算定額,并應用于S市環衛作業養護預算編制指導。
但“道路保潔”預算定額中沒有考慮到S市各地區道路差異性,實際使用時各地區差異性較大。因此S市各地區如何基于自身道路養護情況、養護要求等因素制定出適宜于本地區的定額標準很有必要。本文在《S市環衛作業養護預算定額(試行)》道路保潔定額的基礎上,結合J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套適用于J地區的道路保潔定額標準,從而為J地區相關預算單位編制道路保潔預算、財政部門核定預算、市場招投標等提供指導。
道路保潔費用按照組成結構分為人工費用、業務費用、其他間接費用三部分,即道路保潔經費=人工費用+業務費用+其他間接費用。本次J地區道路保潔定額修訂在剖析道路保潔經費特點的基礎上,遵循“費用=消耗量×價格”的原則,分別對單位長度道路保潔的消耗量、價格進行修訂,進而達到對道路保潔定額的整體修訂。
道路保潔定額標準的修訂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其最終成果的形成需要多個環節的配合與大量資料的支撐。因此,在綜合考慮各方因素的基礎上,可以將道路保潔定額編制工作流程大致劃分為以下五個環節:
第一,前期準備。明確地區定額管理思想、編制目的及思路,梳理現有標準及相關作業規范,把握工作重點、難點,確定道路保潔定額大綱和定額編制工作方案。
第二,數據采集。通過現場寫實、收集月報及年報等方式統計近幾年J地區道路保潔作業量、物料消耗、設備及建構筑物維修等情況;了解影響定額標準編制的相關作業標準、規范以及物料價格水平。
第三,模型搭建。梳理、分析已采集的相關作業數據,確定合適的定額計算方法,并建立道路保潔定額計算模型。
第四,定額編制。測算J地區道路保潔定額標準水平,編制道路保潔定額文本。
第五,意見征集及修訂。定額標準內容初步匯報,同時征集J地區道路保潔作業單位、行業管理部門等相關單位的意見反饋,針對性修改后完成道路保潔定額標準修訂工作。
道路保潔主要包括普掃和巡回保潔兩部分,一是每天定時使用清潔工具,清掃、沖洗車輛等對保潔范圍內道路進行普掃 (全面清掃),一般分為人工普掃和機械普掃;二是使用清潔工具,對保潔范圍內路面在普掃后進行巡回保潔體。本次道路保潔定額修訂在綜合考慮道路保潔費用構成和主要工作內容的基礎上,從人工、材料和機械三個角度對道路保潔消耗量及價格進行修訂。
(一)道路保潔消耗量修訂
1、人工消耗量修訂。根據道路保潔工作內容,道路保潔人工可分為清掃工、機掃工、沖洗工三類。
(1)清掃工。清掃工修訂原則為依據《S市現行養護作業勞動定額》、J地區道路等級劃分等,得到J地區道路保潔清掃工勞動強度,同時綜合考慮人工法定休息日時間,以及落雪、下雨等因素影響,得出合理的清掃工投入量。
(2)機掃工、沖洗工。根據《城鎮市容環境衛生勞動定額》(建標〔2008〕110號)及訪談,機掃工每工日車輛和人工配置比例關系為1: 2,其中駕駛員1名,主要負責駕駛清掃車或者沖洗車,保證行車安全;跟車工1名,主要負責機掃垃圾的裝卸等工作。
2、材料消耗量修訂。材料消耗量指為完成固定面積的道路保潔需要消耗的相關材料數量。本次修訂在統計分析J地區實際道路保潔材料消耗量的基礎上,通過與 《預算定額》中的消耗量對比,分析其投入合理性。再根據“單位長度材料使用定額=∑年平均材料消耗量/年平均清掃工作量”計算出J地區道路保潔材料消耗量。
3、機械消耗量修訂。機械消耗按照保潔工作內容可分為機械清掃車消耗和機械沖洗車消耗,依據《城鎮市容環境衛生勞動定額》(建標〔2008〕110號)中道路機掃(沖洗)的速度規定和石化街道機掃(沖洗)實際情況等修訂。
4、其他間接費率。道路保潔除人員、材料、機械等消耗還包括管理費用、差旅費、辦公費、其他材料費用等費用。參照《S市市容環境衛生勞動定額》規定,人工清掃、保潔其他間接費率設為10%,即其他間接費用=(人工費用+材料費用+機械費用)×其他間接費率。
(二)道路保潔料工機價格修訂
1、人工價格修訂。人員費用包括基本工資、社會保險費和其他費用三部分,其中社會保險費按基本工資乘以百分率計算;其他費用指技能等級津貼、高溫費等,由基本工資乘以其他費率計算得出。
2、材料價格修訂。材料價格費包括道路保潔所需的掃帚等主要材料的購買費用。在日常的道路保潔作業中,這些材料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后都會達到其使用期限;再次購置相關材料時,其單價往往會與上一次購置時的價格有略微的差異,因此在對道路保潔材料的價格進行修訂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市場價格的變動情況。
3、機械價格修訂。道路保潔機械價格主要指機械修理、保險、汽配件等,不包括機械購置費,計算公式為:單位車輛機械費=近三年平均機械費用/近三年平均車輛數。
(三)J地區道路保潔定額標準修訂結果
根據以上部分對道路保潔材料消耗量和對應材料價格的修訂結果可以匯總得到人工、材料、機械、其他中細項的消耗量和價格,然后再根據每一個細項的數量和價格計算各細項總價,最后加總得出J地區道路保潔的總成本費用。

表1 J地區道路保潔定額標準修訂結果(節選)
科學、成熟的環衛作業定額標準是部門編制預算的基礎,是財政部門審核預算資金的重要依據,也是政府預算信息公開的技術支撐;因此,在未來的應用過程中應進一步深化、完善道路保潔定額標準,從而為提高行業精細化管理水平打好基礎。
(一)結合要素價格變化情況,適時調整定額標準
本次定額標準修訂過程中使用的人工價格僅為一線環衛工人最低標準工資,可以預見的是,在后期定額標準體系的實際應用過程中,該工資標準以及材料、機械等要素的價格會不斷波動;相應地,關鍵要素的價格變化也會帶來作業養護成本的持續變化,因而相關部門應結合關鍵要素的價格變化情況,及時對定額標準進行調整,以保證道路保潔定額標準體系的科學性與可操作性。
(二)完善動態數據管理工作,確保有效數據支撐
環衛作業統計數據是制定道路保潔定額標準體系的基礎,歷史統計數據量越大,其支撐作用越強;反之,支撐作用則越弱。因此,相關行業主管部門、作業實施單位應積極建立、完善環衛作業數據收集與管理工作,加強環衛作業的動態數據管理,為定額標準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
(三)關注影響因素數據更新,逐步加強定額體系管理與完善
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勞動組織的不斷完善,原有定額標準體系會逐步落后于環衛作業養護發展的需要。因此,在道路保潔定額標準出臺后,相關部門需要配套建立環衛作業行業技術升級、設備更新及相關作業規范和服務標準等關鍵影響因素跟蹤機制,密切關注其數據更新情況;同時,與定額標準體系的修訂完善有機結合起來,逐步加強定額標準體系的管理與完善,促進定額水平的平衡與提高。
(作者單位:上海聞政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注釋:
①“定額標準”是指在合理的生產組織、使用資源,及生產技術條件下,經國家或主管部門科學地測定、分析、計算加以合理確定的完成一定量工作所消耗的人力、機械、材料、資金等數量的標準。
1.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2011.上海市環衛作業養護預算定額(試行)[Z].滬建交〔2011〕188號。
2.孫愛東.2011.徐州市道路清掃保潔經費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7。
3.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05.浙江省城市環境衛生勞動定額[Z].建城發〔2005〕221號。
4.鄭清.2008.杭州城市道路保潔分類管理調研[J].現代城市,4。
(本欄目責任編輯:鄭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