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廣鋒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176-01
初中化學教材內容簡單、知識點淺顯易懂,且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學生容易理解,學起來輕松;而高中化學課程,知識量猛增,接觸的概念多且抽象,很多學生心理上適應不過來,學習常陷入被動迷茫的局面。如何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改進教學方式,優(yōu)化教學內容,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分析學情
1.化學教材比較分析。
初中教材知識的連貫性和層次性不強,理論上不夠完善,抽象程度不高。高、初中教材在知識銜接上存在著斷層,深度、廣度明顯加大,由描述性知識向推理性知識發(fā)展的特點日趨明顯,知識的橫向聯(lián)系緊密,綜合性有所提高,經常要從本質上分析問題,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現了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轉換。因此高中化學的知識難度、思維跨度是剛畢業(yè)的初中學生不易登上的階梯。
2.學習方法的差異。
大部分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的不同步。在初中階段,形象思維主導著學生的思維方式,這種建立在感性而非理性的認識的邏輯性差,局限性明顯。還養(yǎng)成了死記硬背的習慣。剛升入高中的學生還沒有能夠及時的轉變自己的學習方法,還是照搬初中階段那種低效率的學習模式。隨著高中的知識難度在加大,很多概念和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需要認真的思考與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做練習,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才能真正理解相關知識點,將知識轉變成能力,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二、提高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高效性
1.善于使用直觀教學手段。在1964年,戴爾在他的一本書《視聽教學法》里提出了“經驗之塔”理論,認為經驗的得來有直接和間接兩種方式。依據抽象程度,經驗可分為三種:抽象的經驗、觀察的經驗、直接的經驗(即做的經驗)。
戴爾的“經驗之塔”理論,對現代教育還是有很大的應用意義的。戴爾提到教育要從直接經驗入手。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在教學中可多設置學生實驗或課外的科學探究實驗,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讓他們能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例如,在學習Fe3+和Fe2+的檢驗時,可讓學生自行探索分別檢驗這兩種離子的方法;同時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增加實驗難度,要求學生尋找出Fe3+與Fe2+混合液的檢驗方法。在完成實驗的過程中,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在教學中,還可以靈活應用各種教學媒體,增加學生的觀察經驗。比如注重多媒體教學和傳統(tǒng)教學手段相結合,也可以使課堂的效率更高。
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可通過一些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對學生的大腦進行雙重刺激,學生對課程內容也會理解得更深刻,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還能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微觀的事物宏觀化,便于學生的理解認識。例如,學生學習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時,對于電子在導線中的流動方向是比較抽象難理解的,通過適當的動畫展示,學生就能較易接受這一知識點,這樣就可以將抽象的原理具體化了。
2.把握好知識的深淺度,有效組織教學。學生的認識過程是由淺入深,不斷發(fā)展,循序漸進的。教學進度也要與學生的接受能力相適應,逐漸加大知識難度。某些概念涉及到的知識點很多,一下子灌輸給學生,學生也會“消化不良”。有些知識點是在選修教材還有延伸的,不妨留到以后再給學生介紹。
3.分散知識難點,反復復習。在教學設計中注意分散知識難點,結合艾賓浩斯的遺忘規(guī)律,適時給學生做復習。例如:在《化學1 必修》第二章的學習中,離子方程式的書寫難度較大,氧化還原反應涉及到的概念性質也很多,學生不可能在短期內就能靈活地分析和應用。而在第三章《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學習過程中,涉及到很多物質的化學反應,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化學反應讓學生反復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的分析和離子方程式書寫的訓練。這樣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還可以不斷回顧舊知識,熟能生巧。
三、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1.學習四步走。何為學習四步走?預習——學習——復習——練習,這是學好任何一門學科的傳統(tǒng)方法。學生要注重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能對新內容的輪廓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通過預習,對自己難理解的知識點,可以在課堂上更注重教師的講解。若預習工作沒做好,學習的效率會大打折扣。課后還要注重復習,將學過的內容溫習一遍,再通過適量的習題,加深和鞏固對新知識的理解。
2.對知識新加工——歸納總結。化學知識的規(guī)律性很強,課后要加以歸納總結,使知識有序地儲存在大腦中,也使所學知識更加規(guī)律和系統(tǒng)。針對新課改后的高中化學課程內容零散、知識點多的特點,必須引導學生加強總結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其對普遍性和規(guī)律性知識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的認識能力。
總而言之,在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和對知識的總結;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重情感教學,給予學生多一點鼓勵和關愛,肯定學生進步的地方,減輕學生的思想負擔;同時教師也要與時俱進,不斷調整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能更有效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