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靜 董立偉 高燕娃
【摘要】 針對天線領域審查意見通知書經常出現的答復,給出一些建議,尤其結合不具備創造性的答復給出相應的意見陳述的思路,以給申請人或代理人以啟示。
【關鍵詞】 通知書 審查 天線 答復
一、前言
一份有理、充分的意見答復不僅可以縮短審查周期,而且能夠有效的保障申請人的權益,因此,針對審查意見通知書的答復顯得尤為重要。
天線作為通信領域中在無線電設備中用來發射或接收電磁波的部件,在通信領域的專利中,天線領域的申請大多數偏向于結構,因此,審查員在發出通知書之前的檢索以及審查大多基于結構上的創新以及基于該結構所帶來的有益效果,而很多意見答復時也會基于結構的不同。
二、幾點建議
以下結合筆者近幾年處理案件過程中的一些典型情況,說明在天線領域中針對審查意見通知書答復的一些建議。
2.1基于創造性缺陷的答復
在針對創造性意見答復中經常出現以下問題:
a,僅有修改,而沒有意見陳述(比如僅陳述:將從屬權利要求2合并到原權利要求1中,修改后的權利要求具有創造性);
b,沒有看清楚審查依據(比如在審查意見通知書中將對比文件1作為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然而在答復時,僅說明對比文件2或其他對比文件沒有公開,而忽略了對比文件1);
c,一味的割裂通知書中使用的對比文件(比如權利要求中包括A,B,C,通知書中引用對比文件1作為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其公開了A和B,并認為區別特征C被對比文件2公開了,然而在答復時認為對比文件1沒有公開通知書中的區別特征C,對比文件2沒有公開A和B);
d,拿本申請的說明書中的方案與對比文件比較。
實際上,針對專利是否具備創造性,建議申請人結合申請中的實質內容是否具備“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兩個方面來進行陳述。審查員做出本申請不具備創造性的結論是基于《審查指南》中的三步法進行的,即,找到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其包括技術領域相同、所解決的技術問題相同、技術效果或者用途最接近和/或公開了發明的技術特征最多,然后做出特征對比,確定區別技術特征以及根據該區別技術特征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最后判斷要求保護的發明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否顯而易見,也即是否有啟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有動機改進最接近現有技術。通常技術啟示可以是本領域公知常識、另一份對比文件、相關的技術手段等。
針對這樣的通知書,申請人應該仔細閱讀審查員給出的對比文件,核實其事實認定是否正確,區別特征以及其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否正確,基于該區別特征所結合的對比文件或者公知常識是否合理,如果結合了另一篇對比文件,該對比文件中的事實認定是否正確,所起的作用是否一樣,技術效果是否一樣,結合啟示是否合理,如果是公知常識,那么說理是否充分有說服力。
于上述問題逐一來進行意見答復,尤其針對不同意見的地方應當詳細闡述,而不要出現僅有“修改后的權利要求具有創造性”的簡單答復,這會導致審查員對于申請人的意見不明朗而導致審查周期延長。
同時創造性的評述是基于上述三步法來實現的,因此申請人應當充分考慮結合啟示是否合理,而不是單一的闡述每個對比文件公開了哪些技術特征沒有公開哪些技術特征。而“結合啟示”是審查員和申請人在溝通中比較容易導致很大分歧的地方,在這里筆者認為,申請人作為本發明的創造人,其對于本發明理解的更加透徹,審查員在審查過程中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偏差,此時若申請人發現該問題,應該在充分理解了審查員的意見后,在意見陳述中盡量清楚的陳述該發明的發明思路或者原理以糾正審查員的偏差。
當然,在審查中還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申請人明明不服審查員的關于創造性的意見,但是為了加快審查,仍然做出修改,對于這種情況,筆者認為申請人還是應該客觀的做出合理的意見陳述。
申請人在答復時,會對申請文件進行修改,建議申請人在答復時最好結合修改后的權利要求進行陳述,這樣有助于審查程序的節約,也能幫助審查員更好的理解發明。
2.2其他形式問題
如果通知書中僅指出形式問題,也即說明審查員認為基于目前的檢索,該申請具有授權前景,針對該類審查意見,申請人應當進行有針對性的修改,不要漏掉,當然對于審查意見中認為不合理的地方也應當在意見陳述中進行充分的說理以使得審查員更加透徹的理解。
三、結論
上述幾點建議僅是一些概括的、個性的建議,在實際的答復中應當根據個案進行答復。總的來將,不管針對什么樣的通知書,申請人應當做到條理清楚、有理有據、說理充分,這樣不僅有助于審查周期的縮短,也有助于更好的溝通。
參 考 文 獻
[1]張清奎,《專利審查實踐論》,知識產權出版社,2013 年4 月。
[2]《專利審查指南》,2010 年,國家知識產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