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娃 宋美靜 董立偉
【摘要】 本文從LED植物照明系統的基本概念出發,梳理世界范圍內LED植物照明技術專利的總體情況,并通過專利權人分析與IPC分析等方法了解該領域技術情況與市場競爭情況;最后根據分析結果,為國內LED植物照明系統廠商提供相關技術與管理建議。
【關鍵字】 LED植物照明 專利 技術分析
一、引言
隨著LED植物照明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闊,并逐步向生物、醫療與健康等領域發展,其巨大市場潛力得到越來越多政府與企業的認可,將其作為重要的發展方向,積極進行專利布局;中國是農業大國,能源消耗低,技術含量高與生產效率高將成為現代化農業的重要發展方向,為避免被發達國家或外資企業扼住發展,該技術的專利研究十分重要。
二、 專利申請基本情況
為了獲得LED植物照明相關專利技術的申請情況,本文選擇相應的關鍵詞檢索VEN數據庫來獲得全世界該項技術的專利統計分析的樣本。檢索的截止日期是2015年7月15日,得出檢索結果集共計914條。
對自VEN數據庫中檢索出的914條結果進行國別分析,23%的LED植物照明技術專利在美國市場申請專利,24%在日本市場申請專利,而在中國市場的LED植物照明技術專利占全球專利總數的31%(包含臺灣地區數據)。
這充分證明了LED植物照明技術專利的持有者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據統計中國(286件)在LED植物照明領域的專利數據略高于日本(216件)與美國(209件),但其中實用新型專利數據所占比重遠大于美日兩國。
眾所周知,發明專利含金量高于實用新型專利,而中國發明專利數量(183件)卻遠低于日本(210件)與美國(209件),這說明在LED植物照明領域中國的技術專利質量距美日兩國仍有較大差距。
三、專利權人分布情況
利用VEN提供的專利權人代碼結合公司樹進行分析,保留該領域授權專利數量最多的前20位企業進行分析。據統計,排名靠前的專利權人中多數為日本企業,中韓美三國的專利權人數量十分稀少;日本專利權人共計12位,中國5位,韓國3位,而美國僅有1位。且中國的清華大學與美國的加州大學均屬于科研機構而非企業,因此專利轉化能力稍差。
在世界排名前20名的企業中,日本企業12家,所含專利總數占比66%,遠超同儕;中國企業4家,專利占比16%,韓國3家,專利占比13%,而美國僅有1家,專利占比5%。
從這一統計數字可以得出,LED植物照明領域的大型企業多數集中于日本,該國企業在這一領域技術力量雄厚,同時專利大多集中于大型企業,12家企業專利數占日本專利總數的95.4%,韓國與日本發展情況類似,3家大型企業在該領域的專利數占韓國專利總數71.9%;而中美兩國情況較為類似,中國4家行業領頭企業或研究機構專利數占全國專利總數的17.8%,而這一數字在美國僅有7.2%。
四、IPC專利分布情況
在LED植物照明領域的技術專利主要分布于H01L-033/00領域(至少有一個電位躍變勢壘或表面勢壘的專門適用于光發射的半導體器件;
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這些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設備;
這些半導體器件的零部件),其次,在H01L-021/205領域(應用氣態化合物的還原或分解產生固態凝結物的,即化學沉積)與H01L-021/02領域(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也有較多專利分布。
因此對于企業而言,在這幾個領域申請LED植物照明相關專利的成功性較大,而在專利分布較少的IPC領域中,申請專利則可以避開專利叢林與可能存在的專利陷阱;這要依據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技術水平與專利情況來確定適合企業的專利策略。
五、總結
本文主要分析了國內外LED植物光作用應用領域的專利中請情況,著重分析了專利申請量隨年份變化、主要專利申請人分布和專利主要技術分類情況。從專利主要技術主題對比情況可以看出.國內外的專利數據均在促進植物學的照明裝置系統上有研究。綜合來說,LED在植物光作用方面的應用主流是類促成溫床和一般的植物學研究,未來估計也會向這兩個方向發展。
參 考 文 獻
[1]淡艷,尹謙,單點登錄系統模型分析,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報),2008年第2期:123-126.
[2]鮑順淑.密閉式植物工廠中藥用鐵皮石斛組培生產的適宜光照環境[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 2007:49-58.
[3] 徐學基.研究和開發2l世紀照明新光源.“世紀之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專輯,2000,12:78—80
[4] 吳沿友,等.發光二極管作為組培光源的特性分析與應用[J].江蘇大學學報,2007,28(2):93-96.
[5] 魏靈玲.LED光源在密閉式植物苗工廠的應用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7a: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