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慈航
【摘要】 通過OTDR來進行光纜測試,處理光纜在敷設、接續中遇到的擠傷、斷纖等故障,使得光纜線路衰耗值在要求的范圍內,從而保證光信號的傳輸質量。
【關鍵詞】 OTDR 光纜測試 故障 衰耗
光纜的各種優勢使得光纜在通信專業里的使用日益普及,光纜作為重要的傳輸通道承載著海量而重要的信息,但在進行敷設、接續中對光纖的損傷現象時有發生,所以光纜測試和故障的排除成為了重要而必須的一個環節。
常用工具:OTDR、光源光功率計
基本原則:圖像和事件相結合
一、OTDR中重要參數的說明
1、波長1550nm和1310nm:(1)波長越長,瑞利散射的光功率就越弱,所以相同功率下1310nm的脈沖產生的瑞利散射的軌跡圖樣就要比1550nm產生的圖樣要高。 (2)進行全程光纖背向散射信號曲線測試,宜選1550nm波長。兩種波長測的光纖長度、接頭損耗值基本一樣,但1550nm波長更容易發現光纖線路上是否存在彎曲過度的情況。(3)對同一根光纖,不同波長下進行的測試會得到不同的損耗結果。測試波長越長,對光纖彎曲越敏感。1550nm下測試的接頭損耗大于在1310nm下的測試值。
2、脈沖:脈沖以時間為單位,時間越長,表明光持續的時間長,發光強度大,測試距離長,但測試精度不高。反之,時間越短,表明光持續時間短,測試距離短,但測試精度高。
3、量程:量程的選擇:在儀器設置的量程里,選擇剛剛大于實際測量的距離的,這樣圖像不會占滿整個屏幕又可以清晰的顯示。
二、準備工作
1、熟悉光纖運用情況,尤其那些中途要分歧出去的纖芯。2、測試終端的制作,測試人和接續人提前約定好各光纖的順序。
三、測試數據的記錄和分析:
1、距離。先對各芯的測試距離進行比較,距離越短,各芯之間差別越小,比如距離在十公里之內,各芯差別會在五米左右,隨著測試距離變大,差別會增大。2、損耗值。在記錄損耗點時,遵循圖像事件相結合的原則,如果在平滑的圖像的某個地方突然有大的階梯,事件上在該處有大的熔接損耗,比如0.5db,那該處就一定有故障。此時可以將光標移動至圖像出現有階梯的地方,此處光標位置就是故障距離我們測試點的理論值,該值乘以98%即為故障點距離測試點的纜長,準確確定故障點的位置有利于故障點的尋找。3、圖像事件相結合原則。由于儀表搜索的誤差存在,所以如果僅僅根據事件上搜出來的值,比如0.4DB(此時假定圖像上是直直的,沒有階梯出現),來判斷該處即為故障點不準確,如果再次測試,該處就不會有事件了。所以我們可以把該原則理解為“圖像是定性分析光纖質量情況,而事件是定量分析”,圖像比事件的意義高,應該先通過圖像來判斷光纖的好壞。
四、接頭測試和損耗值的控制
1、接頭測試。(1)接續中。在接續的過程中,邊接續邊測試,有問題及時通知接續人,重新接續。但當接續的熔接、熱縮過程中,測試圖像會受很大的影響,在接續點會出現大的損耗現象,該損耗不能作為接續不好的依據,要到熔接、熱縮結束之后,在進行測試。(2)封完接頭盒后。在盤纖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擠壓光纖的情況,并導致損耗增大,所以在封完盒后須再次測試。
2、損耗值控制。(1)事件損耗值大小的控制:。根據圖像事件結合的原則,事件里搜索出來的損耗值應控制在0.3db以下。(2)線路接通之后,要進行全程平均損耗的分析。此時需用到兩點法,將①點放置在1公里附近圖像平滑的地方,將②點放置在圖像終點位置。儀器將計算兩點之間的平均損耗,平均損耗應在0.25db/km以下。
五、對纖
對纖是光纜測試的最后一步,在接續過程中會出現接岔花現象。這樣在使用光纖通道的時候就會出現“不通”的情況,但用OTDR在兩端測試光纜線路時卻正常。
使用光源光功率計在線路兩端對纖的同時,也可通過收發光的差值來測試兩終端間的光纖總衰耗值。
六、故障排除技巧
1、近距離測試:近距離測試所用的脈沖時間短,測試精度高,所以在尋找故障時會精確,反之誤差大。
2、位置的鎖定:(1)接續點附近。在測試過程中,如果發現接續點附近有大的損耗,在多次接續之后仍沒變化,此時應排除接續的原因,應考慮光纖擠傷造成的,通知現場尋找故障點,若找不到的情況下,需截掉一部分纜,再次接續,直至損耗在合格范圍內。(2)接續點之后。如果故障在接續點的后面,以該接頭為基點,按照上面講到的方法尋找故障,在現場找到疑似故障之后進行處理,然后再次測試,若圖像有較明顯的變化,即可確定該處正是故障點。如果處理之后,圖像沒有變化,則說明該處不是故障點,要繼續在附近尋找,直至找到并處理好。
參 考 文 獻
[1]左德沅 鐵路工程施工技術手冊 出版社:中國鐵道出版社,2003
[2]馬軍山 光纖通信原理與技術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