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星辰,程攀(、嘉興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浙江嘉興34000;、黃石市中心醫院檢驗科,湖北黃石435000)
?
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分析
陶星辰1,程攀2
(1、嘉興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浙江嘉興314000;2、黃石市中心醫院檢驗科,湖北黃石435000)
摘要: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抗菌藥物的耐藥情況,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依據。方法收集2008年3 月-2012年3月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采用K-B法進行藥敏試驗,用WHONET5.4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結果本院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標本中分離得到2372株。其中革蘭陽性球菌512株,占21.59%;革蘭陰性桿菌1683株,占70.95%;真菌177株,占7.46%;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桿菌的耐藥率小于30%的抗菌藥物有: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和亞胺培南,其中耐藥率較高的為氨芐西林、哌拉西林、氯霉素和頭孢曲松;對銅綠假單胞菌抗菌藥物的耐藥率小于30%的抗菌藥物有:亞胺培南、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其中耐藥率較高的為氨芐西林和氯霉素;鮑曼不動桿菌抗菌藥物的耐藥率僅亞胺培南為96.65%,其余為100%;革蘭陽性球菌中,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率小于40.1%的抗菌藥物有:苯唑西林、頭孢西丁、左氧氟沙星和萬古霉素,耐藥率較高的為青霉素、紅霉素和氯霉素。結論我院呼吸道感染以革蘭陰性桿菌為主。不同的細菌對同一抗菌藥物的敏感差異較大,應根據藥敏結果選擇抗菌藥物。
關鍵詞:呼吸道;病原菌;耐藥分析
呼吸道感染是臨床較為常見感染性疾病,由于抗生素的濫用導致耐藥菌株的不斷產生,嚴重威脅人類健康[1-3]。本文選取我院2008年3月-2012年3月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標本,進行細菌學培養,鑒定及藥敏試驗分析,現報告如下。
1.1材料
1.1.1菌株來源我院2008年3月-2012年3月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標本。對受檢者晨起用無菌生理鹽水清洗口腔后,取深部痰液或經纖維支氣管鏡取痰液于無菌痰杯送檢微生物室進行涂片,鏡檢結果白細胞大于25個/低倍視野,同時鱗狀上皮細胞小于10個/低倍視野者則視為合格標本,同一患者多次送檢標本分離出同樣菌株者,按一株計算。
1.1.2培養基與藥敏紙片購自北京天壇生物公司。MH培養基購自北京奧博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微生物分析儀購自法國梅里埃公司。
1.2方法菌株分離培養及鑒定;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4]要求,對痰標本進行細菌培養,分離及鑒定。藥敏試驗采用K-B法,試驗方法與判定標準按照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協會(CLSI)[5]文件。
1.3統計處理采用WHONET5.4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
2.1病原菌分布情況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標本中分離得到2372株。其中革蘭陽性球菌512株,占21.59%;革蘭陰性桿菌1683株,占70.95%;真菌177株,占7.46%。見表1。

表1 病原菌分布及構成比
2.2耐藥監測結果革蘭陰性桿菌中,對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桿菌抗菌藥物的耐藥率小于30%的抗菌藥物有: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和亞胺培南,其中耐藥率較高的分別為氨芐西林、哌拉西林、氯霉素和頭孢曲松,詳見表2。革蘭陽性球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244株檢出MRSA100株,檢出率為40.1%。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率小于40.1%的抗菌藥物有:苯唑西林、頭孢西丁、左氧氟沙星和萬古霉素,其中耐藥率較高的分別為青霉素、紅霉素和氯霉素,詳見表3。

表2 常見革蘭陰性桿菌對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率(%)

表3 常見革蘭陽性球菌對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率(%)
目前,革蘭陰性桿菌在臨床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菌株中占到了很大的比例[6],一些數據顯示[7]:多數為混合感染,其原因可能為與呼吸感染患者呼吸道分泌功能明顯降低,纖毛無法保持正常運動,無法及時排痰;廣譜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長時間應用;采用氣管插管以及無創(或有創)呼吸機的運用,使得菌群無法保持原有均衡性,出現定植生長[8]。本實驗通過監測也發現病原菌以革蘭陰性桿菌為主,占70.95%,主要為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和鮑曼不動桿菌。其中銅綠假單胞菌和鮑曼不動桿菌做為全國耐藥監測網醫院感染中最主要的非發酵菌[9-13],其中鮑曼不動桿菌對大多數抗菌藥物耐藥,與它有良好的基因重組性相關。銅綠假單胞菌對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的耐藥率較高,與非發酵菌產生β-內酰胺酶、青霉素結合蛋白的改變及外排泵的改變相關。大腸埃希桿菌和肺炎克雷伯桿菌當中,耐藥率小于30%的抗菌藥物有: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和亞胺培南,特別是碳青霉烯類抗生素亞胺培南無耐藥產生,這是可能是因為亞胺培南的誘導劑穩定。但如果一旦產生耐藥,感染將很難控制[14]。
在革蘭陽性菌感染中以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為主。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由于本身存在的MecA基因編碼的異常PBPs,對多種廣譜抗生素呈多重耐藥性。MRSA檢出率為40.1%,與王桂蘭[15]報道的41.12%接近。其中革蘭陽性球菌對萬古霉素耐藥性為0,沒有發現耐萬古霉素的菌株,提示萬古霉素仍是治療革蘭陽性球菌最有效的藥物,與韓娟等[16]報道一致。葡萄球菌屬耐藥率小于40%的抗生素僅有苯唑西林,頭孢西丁和左氧氟沙星三種,也說明了葡萄球菌屬多重耐藥性問題日益嚴重。在革蘭陽性球菌中青霉素耐藥率大于95%以上。
綜上所述,下呼吸道感染以革蘭陰性桿菌為主,且條件致病菌正在呈遞增趨勢。隨著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細菌的耐藥性不斷增強,耐藥菌株的感染日益增多,如果只憑經驗或不加選擇的濫用抗菌藥物,只會使細菌耐藥問題更加嚴重。因此,為了有效遏制細茵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應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管理,防止和
減少耐藥菌株的產生。
參考文獻
[1]張濤,劉建翔,陶云珍,等.呼吸道感染兒童鼻咽部細菌攜帶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59-62.
[2]王文英,宋偉泉,卜勁松.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24):6126-6127.
[3]楊利萍,李焱平.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4):83-84.
[4]葉應嫵,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M].第3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801-821.
[5]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S].CLSI,2012.
[6]李玉美,陳胤文.東莞市肺結核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藥物敏感性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4,32(3):291-292.
[7]陳龍,李小霞,卓德祥.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8):4436-4438.
[8]劉行超.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3):430.
[9]肖永紅,王進,朱燕,等.Mohnarin 2008年度全國細菌耐藥監測[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6):2377-2383.
[10]肖永紅,沈萍,魏澤慶,等.Mohnarin 2010年度全國細菌耐藥監測[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3):4896-4902.
[11]陳曉,楊青,張偉麗,等.Mohnarin 2010年報告:西北地區細菌耐藥監測[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3):4933-4938.
[12]張麗,楊文航,肖盟,等.2010年度衛生部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報告:ICU來源細菌耐藥性監測[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34-38.
[13]褚云卓,田素飛,年華,等.2010年度衛生部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報告:老年患者細菌耐藥監測[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39-43.
[14]魏獻英.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藥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1,29(3):287-288.
[15]王桂蘭.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3):131.
[16]韓娟,丁進亞,徐娟,等.神經外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藥性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3):325-327.
(收稿日期2015-09-29;修回日期2015-11-16)
通信作者:程攀,E-mail:7924760@qq.com
DOI:10.3969/j.issn.1674-1129.2016.01.027
中圖分類號:R446.5,Q939.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29(2016)01-00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