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候選人的規定與抗日戰爭時期的民主政治

2016-03-25 09:20:09陸曉云
社科縱橫 2016年3期

陸曉云

(南通航運學院社科部 江蘇 南通 226010)

?

候選人的規定與抗日戰爭時期的民主政治

陸曉云

(南通航運學院社科部江蘇南通226010)

【內容摘要】抗日戰爭時期,受教育程度不高甚至存在大量文盲的陜甘寧邊區的民眾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通過對候選人資格的規定及選舉,具有了較高的參政議政水平。根據戰爭動員的需要,候選人的素質要求必須符合當時抗日工作的要求,在提名方式上顯得開放與自由,在候選人的成分構成上嚴格執行“三三制”原則,注重婦女代表的比例。候選人的數目比正式代表略多,由于各根據地情況不同,沒有統一比例。立法水平明顯比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高。通過選舉,有力地整合了抗日根據地的各階級階層的抗日力量。

【關鍵詞】抗日戰爭時期民主選舉候選人民主政治

*本文為“江蘇省高等職業院校國內高級訪問學者計劃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14FX048。

民主政治并非建立在全民受過較好的學歷教育基礎上,七十多年前抗日根據地對候選人的規定對于今天的民主建設依然有一定的借鑒作用。政黨通過候選人的規定,不僅調動了抗日民眾積極投入抗日運動,而且通過候選人的提名培養了民眾的選舉意識與選舉能力,讓自由狀態下的民眾有了參政議政的熱情,為此后的民主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抗日戰爭時期,共產黨在陜甘寧邊區建立了抗日根據地,之前,在瑞金根據地的民主建設帶有濃烈的無產階級色彩,而國共合作后,必須團結廣大的各階層的民眾,充分調動各階層民眾的積極性搞入到抗日運動中去,參議員的選舉可以扭轉蘇維埃時期的只依靠貧下中農的局面。于是通過“三三制”在候選人規定中的執行,詮釋了國共合作的本質,改變了民眾的思維方式,團結了非無產階級人士,帶有一定的民主共和印記。

一、對候選人素質的要求

(一)民眾根據自己的需要確定候選人

1941年1月30日,中共陜甘寧邊區中央局發出了《關于徹底實行“三三制”的選舉運動給各級黨委的指示》明確提出,“三三制”不僅在民意機關中要實行,在政府機關中也要實行,應盡量做到有各階級的代表,特別要使那些群眾中有威望的、政治上比較進步的共產黨外人士能夠成為候選人。

習慣于以階級出身論選舉與被選舉資格的民眾剛開始不習慣于這種改變,當發現這種改變確鑿時,他們開始思考被選舉人是否能代表自己的利益參政議政及管理社會了。如在鄉選中,民眾提到:“前次六鄉在選舉中,他們馬虎不注意選舉好人,結果在這次推銷公債中,有耍私情、包庇等現象。我們鄉上這次就一定要參加,認真慎重,選出公道人給我們辦事。”[1]這些鄉民的選舉標準建立在鄉村社會管理的具體事務上,具有較強的務實性。

在選舉過程中,不同的階層對候選人的素質要求各不相同,如在商人群體中選舉代表,就有其特殊的要求:“作過些什么,品行學識都如何”[2],凡辦事公道,在商人群體中有一定的威望,能善于經營者才有可能被選民推選出來當候選人。而在農民中選舉代表時對候選人的素質要求則顯得樸實得多,這樣的條件也能成為當選的理由,“‘張先成婆姨年紀輕,娃娃不多……能行。’一個男人不好意思的介紹著。……‘劉桂花能行,當個婦女主任,我就會說這么多。’一個中年抗屬說。‘柴桂花……會紡會織的好婆姨……要選個婆姨議員……’”[3]當然,理由雖然簡單,提出的候選人畢竟還要通過選民的認可,并需要獲得一定的選票支持才能當選,而這些當選者能勝任代表資格絕不僅限于提名者說出的理由,他們必須在民眾的心目中有更為優秀的品行才能贏得選票。例如:“延安縣中四鄉在進行普選運動時,在兩個村子里,有個別群眾提出一個地主當鄉長,因他識字,當時該鄉的群眾都知道了因為他表現不好,大家都不愿選舉他。大家主張要選能代表群眾利益的人當鄉長,不要以識字多少為原則,結果地主落了選。這一事實告訴我們,只有吸收廣大群眾參加到選舉運動中來,以民主的辦法來進行選舉才能選舉出真正的堅決抗日的分子到民主政府中來。”[4]這里的被提名者由于得不到大多數人的認可,最終落選。

(二)各級候選人的要求各不相同

鑒于戰爭時期的特殊性,當選代表常需要承擔政府機關工作,所以,對候選人的素質要求往往與政府機關職能與要求密切相關。如《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關于一九四四年改造與健全村政權工作的指示(1944年2月25日)》規定了村政權建設的最高要求與標準:“甲、能團結全村為全村各階層的人民服務,特別是能將占全村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充分發動起來,使之成為村政權的基本力量,并能有健全的民主制度,發動村民都能積極的參政。乙、能領導對敵各種斗爭,特別是能掌握武裝斗爭、除奸工作與抗日兩面政策(鞏固區不允許執行抗日兩面政策),在反掃蕩蠶食清剿與反敵偽搶糧抓人斗爭中,能保護人力、物力,使村中不受損失。丙、能具體的組織村民經濟生活,領導生產,解決群眾困難。肅清貪污浪費,游擊區建立嚴格的村財政制度,由裁員減薪,逐漸做到村干部義務職。丁、能將政府的重要政策(如武裝、除奸、生產、財政、減租、優抗、救災等)貫徹到每個村民身上。戊、村政權的干部,真正是村民所擁護信仰的積極抗日分子,肅清漢奸特務投降反共分子,有步驟地策略地清除流氓地痞、黑暗勢力。”[5](P456)把戰爭中的表現列為重要的標準。

縣議員的要求與鄉村議員的要求各不相同,鄉村議員是直接從事基層社會管理與戰爭動員工作,而縣議員則更傾向于整合社會資源,調動民眾參戰熱情。《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關于縣議會改選與縣議會工作的指示信(1943年3月9日)》要求,“要選舉各階層人民的領袖,能夠代表各階層人民的利益的人做議員,為此各級政府與選舉機關就需要進行調查研究,動員人民的領袖與代表人物進行競選,或由選舉機關提為候選人,使改選后的議會,在議員的組成上,更能代表全縣各種人民的利益。”[5](P181)考慮到當選者的領導作用,因而社會威望是其重要的標準。

二、對候選人提名的規定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工農蘇維埃主要采取層層選舉的方式,且有濃厚的階級階層限制,而抗日戰爭時期的特殊性如林伯渠所說,“我們在民族解放斗爭中的憲政是新型的全民族的憲政,無所謂爭奪與施予,而只是把握著憲政作為打擊外來侵略者的武器。”“在代表的成份上,由于今天實際情況的關系,各黨派實存在著,民眾運動在抗戰中也有飛躍的開端,大部分的代表應從抗日黨派、民眾團體、軍隊產生;而按區域產生的方法只能占比較次要的地位。自然代表應經過民主的手續產生,過去那種指派圈定的方法不能再存在,因為沒有經過真正民選的國民大會代表將失去民眾代表的真正意義,不會反映民意與發揮民眾的力量,也不能獲得民眾的擁護與信仰。”[6]故抗日民主政權采用直接選舉的方式,鄉代表、區議員、縣議員、特區議員,都是選民直接選出來的,因而在候選人的提名方式上也有所變化。

(一)嚴格執行“三三制”原則提出候選人名單

鄉級選舉中候選人分別由共產黨支部、貧農團、青年抗日救國會、婦女抗日救國會等提出。少數地主、富農及其他民主人士的候選名單,一般是由共產黨支部提出。與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相比,候選人的范圍更為寬廣,為了照顧非黨人士,在法律法規中加以明確規定。“必須提出候選人的名單,然后人民的注意能集中,票不至于散亂。但是在統一戰線政權創始的邊區,又是共產黨占優勢的邊區,提候選人的應注意到非共產黨的各階級的積極分子,注意到黨中央決定的三三制的實現。共產黨支部應該提非黨候選人,各團體更應多提出非黨候選人”[7](P158),“各級選舉委員會經過半數以上之通過,有提出候選人之權利。……所提候選人,不限于所選之代表,或該黨派團體之黨員會員。”[8](P196)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非共產黨員候選人在候選人中的比例。

為了便于選民對候選人的了解與選擇,還規定“提出候選人時,須將該候選人之姓名、年齡、籍貫、性別、學歷、履歷,住址及其對于抗戰建國之政見填表(表由臨參籌委會制發)具報縣選委會或各該直接辦理選舉機關審查、登記,并轉報臨參籌委會備案。”[9](P216)

(二)抗日團體與社會團體都可提出候選人名單

一般以團體提出候選人為主要方式,“各政黨及各職業團體提出候選人名單,進行選舉活動,在不妨害選舉秩序下,選舉委員會不加以任何阻止。”[10](P131)“各抗日政黨及各職業團體,可提出候選名單,進行競選運動,在不妨害選舉秩序下,選舉委員會不得加以干涉或阻止。”[7](P134)“各抗日政黨、抗日群眾團體,可各提出候選名單及競選政綱進行選舉運動。此項候選名單,亦得由各抗日黨派、各抗日群眾團體聯盟提出之。”[11](P161)與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相比,以抗日為重點,消除了黨派及階級的限制。旨在通過吸收其他黨派團體人員作為候選人,提高非無產階級人員的抗日積極性。

(三)公民個人可以提出候選人名單,但必須組合后提出。組合規模在不同地區有不同規定

對于普通居民,通過居民小組方式開會,由群眾根據自己理解的候選人的標準推選候選人。“第一件事:要劃定居民小組。居民小組劃定后,要居民們事先準備好他們要哪個人做他們的議員,不要哪個人做他們的議員。”[12](P154)“猶恐見聞不廣,只好在鄉市選舉時,各居民小組開群眾會,由群眾推出些候選人,一個人提議,上十人贊成,就可以列入候選名單”[7](P158)照顧無黨派人士的選擇,“依條例第十二條之規定,無論黨派、團體或公民,均有提出候選人進行競選之權。”[8](P196)

晉察冀邊區在選舉中放寬了公民組合提名的自由度。“邊區參議中、縣議員之選舉,各抗日黨派、群眾團體、工廠、部隊、學校及公民自由組合均得提出候選名單,在不妨害選舉秩序下,自由競選。前項公民自由組合,須有公民五十人以上之連署,并造具履歷名冊,報請縣選舉機關審查登記,始為有效。”[13](P178)這些規定讓既不屬于無產階段也不屬于大地主大資本家行列,甚至原來只是政治生活中的自由個體也能參與到社會管理中來。

而在晉西北,對政黨成員或團體會員不允許以個人資格提名候選人,對公民的提名也提出了組合的規模要求。“參議員候選人之提出,須依下列辦法:(一)各政黨黨員或團體會員,均應通過其所屬組織提出候選人,不得以個人資格提出候選人。(二)縣代表會之代表,得于代表會中五人以上之自由組合提出候選人。(三)不屬于任何黨派團體及代表會代表之名流士紳,得以個人資格提出候選人,但須有公民五十人以上之聯署并造具名冊(注明聯署人之姓名、年齡、籍貫、性別、職業、住址等)送縣選委會審查合格,始為有效。”[9](P216)

而山東省要求公民聯署的規模更大,在縣級要達到五百人以上聯署,“各抗日黨派、群眾團體及有公民五百人以上聯署之個人,均得單獨或聯盟提出候選人名單及競選政綱,向選舉委員會聲明登記,公開進行競選。”[14](P232)在省級要達到一千人以上聯署。“各縣參議會得定期公開舉行競選大會,各抗日黨派、群眾團體及公民一千人以上聯署之個人,均得單獨或聯盟提出候選人及競選政綱,作競選運動。”[15](P234)這些規定實質上要求候選人應當具有一定的社會威望,甚至有拉票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候選人的能力要求。由于當時信息傳輸受限,各抗日根據地根據各地情況加以不同規定,只要原則上堅持了中央的指示,具體操作中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四)鼓勵候選人通過競選方式獲得選民支持

隨著享有民主權利范圍的擴大,階級成分的復雜,為了讓選民更好地了解候選人,提出了競選方式。“競選運動在不妨害選舉秩序下,任何人不得加以干涉或阻止。”[11](P162)競選范圍覆蓋各級選舉,“邊區參議員、縣參議員、區代表之選舉,各抗日黨派、群眾團體、工廠、兵營、學校及公民自由組合,均得提出候選名單,在不妨害選舉秩序下,自由競選。”[16](P168)在候選人都符合選舉資格的情況下,不再利用選舉委員會淘汰候選人。“各級選舉的候選人名單,各級選委會無審查去取之權,應完全聽選民自由選舉,以期能充分發揚民主精神。”[17]

為了便于讓選民了解候選人的具體情況,在登記候選人時要求填寫候選人的簡介,且凡作候選者都得參加競選,“第十三條所提候選人須造冊寫明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址、職業及略歷,送交主管選舉委員會正式公布。……第十六條候選人經選舉委員會登記并公布后就開始競選。第十七條候選人競選辦法如下:一、候選人制定競選大綱,交由主管選舉委員會轉交選舉大會或代表大會后,即可利用冬學及各種會議發表學說,從事競選。二、候選人得托人代為競選。三、候選人的贊助人亦得協助競選。四、選舉委員會將候選名單提交選舉大會或代表大會討論,就所有候選人中,通過該選民大會或代表大會,應選人數之半倍至一倍,作為正式候選名單。”[8](P196)

從候選人提名到確定的過程可以看出,盡管當時的競選活動方式簡陋,但也能在小范圍內讓選民作出一定程度的選擇。“(一)候選人由抗日黨派、民眾團體、公民自由組合(五十人)及選民大會提出(按到會人數四分之一附議),由區選舉委員會登記。(二)登記后,送呈上級選舉委員會審查。縣議員候選人由分區選舉委員會審查,邊區參議員由分區審查,呈報邊區選舉委員會復核。(三)審查合格后,即向選民公布,并通知候選人。……候選人公布后,選舉委員會即利用報紙及黑板報介紹候選人,候選人本人及候選人之提出者、贊成者,自由作文字及口頭之各種競選活動。”[18](P210)“一、候選人提出時,可征求該候選人之同意,如該候選人不在當地時亦可提出。二、凡經各級選委會審查合格之候選人,可公開競選,發表言論主張于報紙或各種群眾集會之場合,但其競選傳單或講稿須送交選舉機關。”[19](P218)通過這些規定,培養了人們的競選意識。

三、對代表成分比例的規定

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在《給中國國民黨三中全會電》中提出了“工農政府改名為中華民國特區政府,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與軍事委員會之指導”,“在特區政府區域內,實施普選的徹底民主制度”,“停止沒收地主土地之政策”[20](P135)1940年3月6日,中共中央發出毛澤東起草的關于《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問題》的黨內指示:“抗戰時期,我們要建立一個把民族統一戰線作為基礎的政權,也就是說由若干個贊成抗日而且支持民主的人們團結在一起,積極同漢奸以及反動派做斗爭。從根本上來講,它是同地主資產階級的反革命專政不同的,也是同土地革命時期的工農聯合起來進行專政是不同的。”并且強調:“必須使黨外的進步分子占據三分之一的位置,因為他們與廣大的小資產階級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們之所以要這么做,是因為這樣有利于爭取小資產階級”。而“給予中間派以三分之一的位置,最重要的目的還是要大力爭取中等資產階級和廣大的開明士紳,這樣做有助于孤立頑固派”。[21](P700)在“三三制”的成份中規定“共產黨員占三分之一,非黨左派進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間分子占三分之一。”[21](P700)共產黨員是廣大無產階級的代表,左派進步分子是小資產階級的代表,中間分子是中產階級和開明紳士的代表。

在執行時有一個轉變的過程,即從1937年始有一定數量的共產黨外人士參加,到四十年代后則嚴格按“三三制”執行,甚至非黨人士的比例超過了共產黨員代表。

從1937年四個縣的當選議員中我們可以發現:中間分子只占據了少數。

固臨、延長、安定、曲子四縣選舉結果(百分比)[22]

在晉察冀邊區中,進行了“三三制”的貫徹執行,在1940年7月—10月的選舉運動中,5個專區19個縣,924個縣議員中與4個專區13個縣的479個區代表的比例狀況[23](P54-55)中,我們也可以發現類似的情況。

而到四十年代,由于嚴格執行了“三三制”,代表中的成分比例發生了變化。

“先進行一鄉的選舉……由黨政軍及社會團體提出候選名單,結果,選出議員二十五名,候補議員十名,在三十五名議員中,共產黨員只占十一人,符合于‘三三制’。在參議會上,鄉長提出了鄉政府的工作報告,給大家批評討論”[24]“四百六十位參議員黨員只占四分之一,女參議員達八十人……議員的成份有開明紳士、大小商人、地主、富農、貧農、工人、店員、學徒,共產黨員只占四分之一。”[25]共產黨員代表的比例在一些地方選舉中已不足三分之一,不過,這只是一些特殊情況,共產黨員占三分之一還是普遍現象。

“我們在這次選舉過程中卻保證了各抗日階層黨派都能參加政權,表現在被選人的成份上的,是名流士紳占百分之二十,群眾團體占百分之四十,共產黨員占百分之三十五,國民黨員占百分之五,在個別地區如清澗合水國民黨員所占的比例要比共產黨員高。……我們這次選舉出來的鄉長,卻百分之七十是新的,因而把新鮮的血液輸到下層組織中去。”[26]

在性別上更注重女性候選人的比例。“延安市的裴莊鄉是選舉工作的試點單位,他們的選舉從2月初開始,到3月10日鄉參議會召開正式結束。全鄉“計分四個選舉區,參加選民大會投票選舉者574名,占全體數有選舉權選民731名,內中男407名,女324名,80%左右,(其中150余人未出席原因,另詳后文),達到預定計劃目的,而選舉區婦女參加者則竟達90%以上了,選出鄉參議會正式議員25人,內女性3人,候補議員7人,內女性2人。正式議員中,計士紳1人,富農13人,地主2人,貧農3人。25人中,共產黨員9人,約占三分之一強,而若加上候補議員7人計算,則僅占四分之一強。真正符合于新民主主義的‘三三制’”。[27]

一般情況下,即便局部共產黨員比率較大時,可能在另一局部則會不足三分之一,從整體區域看依然嚴格執行了“三三制原則”。“邊區鄉市選舉工作,經過廣泛深入的動員,在二百萬人民熱烈參加的情形下,已經勝利地結束。這次選舉不僅選出了四萬多個鄉市參議員,改造了一千多個鄉市行政機構,動員了九千多個干部……首先,是經過這次選舉,吸收了邊區各抗日階層黨派人士參加政權,執行了黨在政權組織形式上提出的‘三三制’的政策。鄉市選舉的結果,顯示著共產黨真正做到在政權機關中只占三分之一,雖有個別地方共產黨員占三分之一強,但也有些地方共產黨員不到三分之一的,如在清澗鄉市選舉中共產黨員只占五分之一強,在綏德共產黨員只占四分之一。除了共產黨外,國民黨和其他民眾團體也參加競選,在警備區幾百個國民黨員公開出來競選,清澗的某些聯保中國民黨員在政權機關中的人數比共產黨員要多。同時,各抗日階層人民在這次選舉中,也一致地表示要對‘三三制’政權的擁護。”[28]

為了在執行“三三制”原則時不會出現大的比例偏差,有些地區將名額作了分配,既考慮了地方與軍隊的關系,也考慮到團體與公民自由提名的關系,還考慮到少數民族的代表比例。如在《晉察冀邊區暫行選舉條例(1940年6月公布)》中規定,“邊區參議員以邊區職業團體或少數民族為單位選舉者,其名額如下:一、邊區正規部隊選舉二十名。二、邊區各產業工會選舉三名。三、蒙、藏、滿人各選一名。回民選舉五名。四、抗大、聯大、抗院各選一名。五、抗日紳商由邊區行政委員會聘請若干名。”[5](P168)盡管選舉后存在一定偏差,但整體上基本符合三三制原則,代表構成體現了社會階級階層的構成。

為了嚴格執行“三三制”原則,對于其他黨派超過三分之一的加以默許,而對共產黨員超過三分之一的則加以嚴格限制,并通過黨組織對共產黨員候選人數進行調整。“各縣參議會共產黨員超過三分之一的,應該自動提出辭職,由無黨派候補議員補充;各縣政府還可選有能力有名望的人士,酌量聘請。各縣議員中,如有共產黨員而被調動離職者,更應以非共產黨員補充”[29](P405)。

由于相較于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候選人的規定變化太大,民眾的心理非常微妙,我們可以通過邊區的一次選舉報道來了解候選人成分比例的變化帶來的沖擊。在“選舉浪潮中的一角記延安市東區一行政村選民大會”一文中這樣記述,“這次選舉與前不同,從今后百姓們不僅可選各級參議員,各村村長,而且可以選區長、縣長以至邊區政府主席;以前用的舉手,現在也改為了暗投票(即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這樣是可以避免有些人耍弄私情的。‘三三制’在群眾中的提出,使窮人驚訝,使有錢人覺得自己又得有了出頭說話的余地。過去是窮人的天下,一切由‘貧農會’(按貧農會本早已取消,但他們總不愿意忘記這一個‘可怕的’名詞)。這對他們仍是一個深奧莫解的懷疑。候選人是由村民自己提出的,一個人提議,十個人附議便可成立,在廿九個候選人中,有農民、商人、富農、地主的兒子,還有七個是真能辦事的婆姨。”[30]普通民眾對政治上的變化還未完全理解,只能對這種現象表示驚訝,無法發現深藏在內部的本質性的原因。

四、候選人的數目之規定

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民主選舉處于初運行狀態,難免會出現一些指定候選人的現象,由于采用的是等額選舉法,因此,候選人的數目基本與代表數目相等。隨著民主意識的培養,選民在行使民主權利時強烈要求按自己的意愿選舉候選人,“候選名單人數應有兩個以上(縣、邊區候選名單則應比當選人數多兩倍),那僅照應選人數準備候選名單是不對的。”[7](P158)由于候選人的提名數往往超過代表人數目過多,而候選人數的過多,可能導致候選人的支持率難以達到或超過50%的情況,對此,在抗日戰爭時期,規定了候選人的名單數。

一般規定了候選人數略多于代表與候補人數之和,以延安西區第四鄉為例,了解當時的候選人的數目規定。按照鄉選舉條例規定,鄉代表會:每居民20人得選代表1人;不滿法定人數而在法定的半數以上的,亦得選舉議員1人,其人數在法定半數以下的,得選舉候補議員1人;各級選舉得按照當選人數,選出1/3的候補議員,候補議員出席議會時,有發言權無表決權,候補議員以得票的次多數充之。鄉級選舉委員會嚴格遵照選舉條例的規定,在登記居民人口基礎上,計算出代表和候補代表的名額。如延安西區第四鄉“選委成立后積極進行工作,在幾天內將全鄉人口登記完畢。計有652名,有選舉權的有300多名,照人口計應選舉正式代表33人,候補代表11人,……”[31]與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相比,民眾的法律意識、權利觀念明顯提高,在候選人數規定上的細化,反映了立法水平的提高。

結語

抗日戰爭相較于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選舉更具有現代民主政治之色彩,在民族大難當頭之際,候選人的規定方式突破了左傾思維方式,顯示出科學合理的一面。選舉既要能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又要為當時的抗日根據地建設與發展服務,還必須考慮國際政治理念的吸納,在當時生產力水平較為低下的情況下,在文盲率極高的地區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民主選舉運動,既讓當時的國際友人驚訝,更讓根據地民眾感受到了當家作主的自豪。通過民主選舉,共產黨不僅獲得了根據地民眾的普遍支持,影響更滲透到國統區,為以后獲得全國政權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從實際經驗中民眾了解選舉重要[N].解放日報,1941-6-16 (2).

[2]邊區商人如何運用民主——綏德市選舉通訊[N].解放日報,1941-5-16(2).

[3]安定選舉中的婦女[N].解放日報,1941-5-31(2).

[4]義堂.要選舉堅決抗日分子[N].新中華報,1937-7-23(3).

[5]韓延龍,常兆儒.革命根據地法制文獻選編[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6]林伯渠.我們需要的憲政[N].新中華報,1940-1-6(4).

[7]陜甘寧邊區選舉條例(1939年2月陜甘寧邊區第一屆參議會通過)[A].韓延龍,常兆儒.革命根據地法制文獻選編[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8]晉冀魯豫邊區參議員選舉條例施行細則(一九四四年十月二十日邊區政府公布)[A].韓延龍,常兆儒.革命根據地法制文獻選編[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9]晉西北臨時參議會參議員產生辦法(1942年1月1日)[A].韓延龍,常兆儒.革命根據地法制文獻選編[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10]陜甘寧邊區選舉條例(1937年5月12日通過)[A].韓延龍,常兆儒.革命根據地法制文獻選編[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11]陜甘寧邊區各級參議會選舉條例(1944年12月第2屆參議會第二次大會通過)[A].韓延龍,常兆儒.革命根據地法制文獻選編[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12]陜甘寧邊區各級參議會選舉條例的解釋及其實施(1942年5月)[A].韓延龍,常兆儒.革命根據地法制文獻選編[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13]晉察冀邊區選舉條例(1943年1月20日晉察冀邊區第一屆參議會通過,同年二月四日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公布)[A].韓延龍,常兆儒.革命根據地法制文獻選編[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14]山東省縣參議會參議員選舉辦法(1945年6月7日)[A].韓延龍,常兆儒.革命根據地法制文獻選編[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15]山東省行政區參議會參議員選舉辦法(1945年)[A].韓延龍,常兆儒.革命根據地法制文獻選編[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16]晉察冀邊區暫行選舉條例(1940年6月)[A].韓延龍,常兆儒.革命根據地法制文獻選編[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17]邊區參議會駐會委員會議決定要案多項[N].解放日報,1941-6-11(2).

[18]晉綏邊區參議員、縣議員選舉辦法(1945年4月5日行政公署公布)[A].韓延龍,常兆儒.革命根據地法制文獻選編[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19]晉西北臨時參議會參議員選舉通則[A].韓延龍,常兆儒.革命根據地法制文獻選編[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20]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0冊)[C].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5:135.

[21]毛澤東選集(合訂本一卷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

[22]陜甘寧邊區參議會(資料選輯)[C].中共中央黨校科研辦公室,1985.

[23]謝忠厚,居之芬,李鐵虎.晉察冀抗日民主政權簡史[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24]新正馬蘭區選舉完成[N].解放日報,1941-5-28(2).

[25]綏德各保參議會與政府均已改選成立[N].解放日報,1941-6-8(2).

[26]邊區目前的選舉運動[N].解放日報,1941-6-16(1).

[27]海燕.延安市裴莊鄉的民主選舉——新華社訪稿[N].新中華報,1941-4-17(4).

[28]鄉選舉運動的勝利(社論)[N].解放日報,1941-9-13(1).

[29]陜甘寧邊區政府為充實“三三制”給各縣的指示信(1942 年3月6日)[A].韓延龍,常兆儒.革命根據地法制文獻選編[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30]解放日報[N].1941-6-14(2).

[31]延安西區的選舉情形各鄉選委會應迅速成立[N].新中華報,1937-7-13(2).

·經濟管理與改革發展·

*作者簡介:陸曉云(1969—),女,南通航運學院教授,南京大學高級訪問學者,主要從事思政理論研究。

中圖分類號:K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106(2016)03-0052-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园内精品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国产精品香蕉| 在线五月婷婷| 中国国产A一级毛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成人韩免费网站|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欧美日在线观看| 久草热视频在线| 97亚洲色综久久精品| 欧美色香蕉|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 国产三级韩国三级理|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色图|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 国产91丝袜|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极品性荡少妇一区二区色欲|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一级毛片基地| 婷婷激情亚洲|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一级片一区|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丰满的熟女一区二区三区l| 熟女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lhav亚洲精品| 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激情|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免费中文字幕一级毛片| 在线观看91香蕉国产免费|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国产精品美乳|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欲色|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 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 激情乱人伦| 五月天久久婷婷| 国产毛片不卡| 日韩免费毛片视频| 亚洲黄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热思思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成人免费一级片| 免费高清a毛片| 蜜臀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19p|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a天堂视频|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亚洲综合专区|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91青青视频| 91av成人日本不卡三区|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久久国产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