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野
摘要:從闡述居住小區的環境景觀設計的重要性入手,系統分析了現代居住小區環境景觀設計的現狀,探討了綠化種植景觀設計等居住區景觀設計的要點,從而希望能夠對現代居住小區的環境景觀設計提供一條新思路。
關鍵詞:居住區;景觀;設計
隨著建設生態住宅、綠色住宅呼聲的日益高漲,許多房地產開發商開始在住宅小區建設的同時進行園林綠化,試圖為住戶營造優美的居住環境。居住區景觀設計以居民舒適、舒心、賞心悅目、身心健康為目標,居住區的規劃和設計不斷地推陳出新,設計理念和創作思維不斷地更新,居住區景觀設計也在不斷地發展。
1 現代居住小區景觀設計存在的問題
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升溫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居住環境得到了空前的改善,然而由于有關居住區環境的景觀設計研究滯后,且開發商從商業炒作出發而缺少一定的眼力,再加上大量非專業以及專業素質不高的設計人員加入到這一行業,使居住區環境設計出現了諸多弊端,導致居住區環境塑造走入一些誤區。目前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存在以下的主要問題:
1.1 風格與環境的協調的忽視 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應尊重地域文化背景及居住區周邊環境狀況。然而,設計師們看到歐洲幾何對稱的園林,開闊的大草坪很壯觀,于是歐陸風、草坪風等風格的住宅小區不斷涌現,追求西方皇家園林的豪華氣派成為了風氣。
1.2 環境景觀的生態效率的忽視 草坪風久盛不衰,許多居住區的綠地系統幾乎都是清一色的疏林草地,忽視了喬木、灌木、地被在改善生態環境中的作用。采用單一的草地,不但結構單一,生態效率低下,而且為大面積草坪的養護管理付出了昂貴的代價。一些設計師們往往忽視了居住區景觀環境諸要素在各種不同空間的具體要求及相互沖突。沒有在各種環境空間的設計與建設過程中,圍繞著提高生態效率來處理好各種要素之間關系。
1.3 功能和空間的多樣性的忽視 設計師往往花很大精力去研究居住區環境的風格、手法、形式等問題,過于強調居住區視覺形象營建方面的作用,卻常常忽略了它的功能。設計的出發點往往不是為住戶營建親切舒適的戶外活動空間,而是為了追求強烈、震撼的視覺刺激,樂道于它形式上的美,不注重從功能要求上合理安排開放和隱蔽空間,導致出現過于空曠、單調的空間效果,缺少空間的多樣性。
1.4 人性化設計欠缺,缺乏親切感 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的終極目標是為居民提供高品質的生活環境,因此人性化設計在居住區建設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忽視居住區人性化設計的情況不在少數,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設計者和用戶缺乏溝通,不尊重居住者的需求;居住區的安全性問題考慮不周,諸如預防火災、水災的系統建設,預防突發事件的綠色通道系統和殘疾人無障礙通道建設等;居住環境的健康性設計沒有足夠重視,如日照、通風、防塵、消除噪音等問題。
2 居住區景觀設計的要點
2.1 綠化種植景觀的設計 ①居住區公共綠地設置。居住區公共綠地設置根據居住區不同的規劃設置相應的中心公共綠地,包括居住區公園(居住區級)、小游園(小區級)和組團綠地(組團級),以及兒童游戲場和其他的塊狀、帶狀公共綠地等。②植物配置。植物以其優美的姿態、鮮明的色彩和旺盛的生命力極大豐富和美化著自然環境,并有制氧、濾塵、遮陽、擋風、滅菌、防噪聲、調節溫度和濕度等作用。每一種植物的配置要充分考慮其造型、色彩、落葉期和花期等各種因素,合理地搭配,使每個季節都呈現出不同的景色。
2.2 道路景觀的設計 居住區的道路景觀設計中,強調將交通空間和生活空間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通過阻止無關車輛的進入,并對街道的線形、寬度、鋪裝和小品等進行精心設計,以降低車速,達到人車共存。居住區的道路應合理分流,減少對居住的影響。交通中以人為本,即人行優先,不能讓車干擾居住環境,有條件可人車分流。居民區的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遷居,滿足消防、救護需要,減少干擾,保證住得安寧為原則進行布置,從而達到通達性、安全性、方便性、一體性、多層次性的要求。
2.3 建筑小品等設施設計 建筑小品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點綴、裝飾和美化作用,是從屬于某一建筑空間環境的小體量建筑,游憩觀賞設計和指示性標志物等的統稱。建筑小品往往是建筑群體構圖中一個延伸或不可分割體,作為美化環境、烘托氣氛、隔斷空間、裝飾陪襯主體建筑,供人們休憩和觀賞之用。根據功能,可分為4種:①建筑部位藝術化小品,如室外樓梯、走廊等;②室外工程實施藝術化小品,如出入口、擋土墻等;③公共設施小品,如垃圾箱、路燈、指示牌等;④活動設施小品,如兒童游戲器具、休息亭等。
活動設施,尤其是兒童游戲器具的場地設置要特別注意:一是要陽光充足、通風良好;二是遠離主要的交通干道、停車場和地下車庫的排風口;三是地面最好鋪設防滑、防撞的橡膠墊,以保障兒童安全。
雕塑是景觀設計的重要表現手法。傳統的雕塑多在綠地的中心部位或結合水池、噴泉設置,成為視覺中心。造型既有具象的又有抽象的,既有真實的又有變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