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鑫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環境衛生的統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如何向社會公布全面、真實、準確、及時的統計信息,為城市建設和相關管理部門提供一手數據,充分發揮統計工作的信息、咨詢和監督作用,成為環衛統計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前,在環境衛生的統計工作中,存在工作人員專業水平不高、管理不到位等問題,致使一些數據缺乏真實性和準確性,因此亟需通過多種核查手段,對環衛統計工作中的數據、信息進行監督,以保證向公眾發布真實性和準確性的統計數據,為政府部門決策提供科學支持。
一、核查背景
按照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的部署和要求,北京市垃圾渣土管理處對北京市市屬和享受市級財政補貼,以及城區的垃圾處理設施(共18座)的計量數據進行了抽樣核查。核查采取了明查和暗查相結合的方式,要求每座設施至少要核查5次,單次核查不少于8個工時,通過數據核查項目,對垃圾處理設施的環衛統計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監督和指導作用,為政府部門撥付垃圾處理的相關費用提供了有力依據。
二、核查的主要過程
(一)設定核查總體框架
負責執行核查工作的人員依據北京市垃圾渣土管理處提供的核查設施名單、地址及項目要求,編制了核查進度時間表,包括核查時段、核查人員、繪制最佳暗查拍攝地點等,并確定了直接負責人和總負責人,經討論、修改后形成操作規范,確保連續監測8小時以上。
(二)明查暗查同步進行
按照明查和暗查的具體要求(明查執行地點為地磅進出口和地磅房,暗查為設施入口處附近)開始進行。
明查是指核查人員進入垃圾處理設施的地磅房后,要對進出設施的車輛進行記錄和仔細核對。內容包括設施的日報數據、地磅原始稱重數據、環衛運輸記錄單數據、現場填寫的進出場手統表、地磅房手統表,以及現場拍攝的地磅房進出口視頻、地磅房照片。要求在填寫進出場、地磅房手統表時,核查人員要完整清晰地填寫車牌號、車輛編號,凈重、毛重時間,以及皮重時間、載質類型、上磅時間、是否停留、是否是掛車,是否遞單、刷卡、出場時間以及備注等。在進行視頻拍攝前,現場負責拍攝的人員要先將核查時間與攝像機的時間統一。視頻拍攝數據涉及垃圾運輸車輛的進出場時間、車次、車號、車型,并且要保證至少8個小時的連續拍攝,不得中斷?,F場核查結束后,設施負責人要檢查地磅房的手統表,然后在每頁手統表上簽字確認。
暗查是指核查人員在垃圾處理設施附近進行隱蔽記錄和連續拍攝,拍攝要求與明查一樣。暗查的主要內容包括設施的日報數據、地磅原始稱重數據、環衛運輸記錄單數據、現場填寫的進場手統表、現場拍攝的進場視頻等。在填寫進場手統表時,要求核查人員完整、清晰地填寫車牌號、車編號、車輛出現時間、車型等。
(三)數據比對匯總
在明查和暗查同步進行的工作中,核查人員要對現場地磅進出口手統表、進出口視頻等進行仔細核對,凡數據不符的做上標記,在編寫階段報告時注明;要將審核過的現場地磅進出口手統表、現場地磅房手統表進行錄入后再進行核對,以確保紙質表與電子表相一致,在此基礎上將擬上報的三類數據(日報數據、原始地磅稱重數據、環衛運輸記錄單)進行綜合比對,整合為一個包含以上三類數據的綜合上報數據,包括對比原始地磅稱重數據與環衛運輸記錄單上的每一項數據;對比原始地磅稱重數據的總重量、總車次與日報數據的總重量、總車次;對比環衛運輸記錄單數據的總重量、總車次與日報數據的總重量、總車次。
(四)綜合分析完成報告
核查人員將整合之后的上報數據(日報數據、原始地磅稱重數據、環衛運輸記錄單)與現場實地的核查數據(明查中現場地磅進出口手統表、現場地磅進出口視頻、現場地磅房手統表與地磅房照片;暗查中的進場手統表與進場視頻等)逐條進行比對后,開始分析幾大數據中存在的差異部分,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對存在問題的數據進行分析討論,對無法解釋的數據通知被查單位負責人進行書面解釋。全部工作完成后,核查人員結合分析整理的數據與相關設施提供的問題數據反饋,撰寫各階段核查報告,并在五期核查全部完成后,撰寫年度核查總報告。
三、數據核查發現的問題
(一)監管力度不夠
在進行核查工作的過程中,核查人員發現一些環衛設施沒有按照要求制定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和操作規范,一些單位雖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但是并沒有按照管理制度和操作規范執行。例如,某設施單位在上報的數據中,其中的日報數據和地磅原始稱重數據有差異。核查人員通過對整個數據的分析比對后發現,原來該單位為了使兩組數據的總和相一致,居然對地磅原始稱重數據中的一些數據進行了“加工”,如果沒有數據比對核查這一關,類似的問題是很難被發現的。出現這樣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與被查單位的負責人對環衛統計工作的認識不夠有很大關系。一些部門的負責人沒有認識到統計工作的重要性,自然就談不上對設施設備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
(二)統計人員專業水平有待提高
通過此次系統、全面的核查,發現很多環衛設施單位從事環衛統計的工作人員不是統計專業出身,有些人員甚至沒有取得相關資格認證,由此導致統計數據不準確,經常出現錯報、漏報數據的情況。例如,由于統計人員的疏忽大意,導致上報的數據不準確,影響到了垃圾處理費用結算等問題,給單位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
(三)統計流程缺乏嚴謹
據調查了解,在目前的環衛統計工作中,存在著因相關人員操作不規范、職責分工不明確、工作態度不夠端正,造成統計數據偏差等問題。例如,垃圾車輛出場時沒有完成一次刷卡,于是司機就找人代替刷卡,而相關工作人員既沒有及時制止,也沒有在備注中進行詳細記錄,于是造成無法解釋的錯誤數據出現,給環衛統計工作帶來難度。
四、對策與建議
(一)加大監管力度
一是建立統計考核制度。從業人員、特別是單位負責人,要提高對環衛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按規定搜集、審核、匯總并及時上報統計數據,做到保質保量。統計人員要對填報的統計數據負責,堅決杜絕虛報、瞞報、偽造、篡改等違法行為;二是嚴禁主要負責人自行修改統計資料或強令、授意統計人員從中弄虛作假;三是建立嚴格的獎懲機制,對各類環衛信息統計結果的準確性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核實考核,并及時公布考核情況,確保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二)提高業務水平
環衛統計人員是統計工作的具體執行者,直接決定著環衛統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一是主管部門要定期組織統計人員學習統計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統計人員的法律意識和業務水平,端正態度,保證統計數據的準確性;二是要抓好專業知識培訓,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業務指導,提高統計人員的專業素質,保證統計數據的準確、真實、可靠。
(三)建立規章制度
一是管理部門應建立系統、完善的規章制度,進一步規范統計流程,提高統計人員的自身素質,為提高統計數據的質量和效率創造條件;二是要進一步明確統計人員的配備、職責分工、數據報送等要求,端正統計人員的工作態度,從獎懲制度上充分調動統計人員的積極性。
(四)加大資金投入
隨著北京特大型城市建設的迅猛發展,環衛設施建設的加快,環衛統計和核查的工作量肯定要持續加大,因此主管部門要統籌兼顧,加大資金方面的投入,充分調動基層統計人員和參與核查單位、人員的積極性,確保順利完成今后更多更重的統計核查工作。
環境衛生的統計工作是統計體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提供數據和信息的主體。本文介紹了北京市垃圾渣土管理處數據核查工作的主要過程,并針對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與對策,同時也希望能與國內同行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