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繁茂
我們在看古裝影視劇時,會發現有些朝代的官員的帽子兩邊有著長長的帽翅。這帽翅晃悠悠顫巍巍的,很不方便,也談不上美觀,為什么還會出現呢?
傳說這種長帽翅的官帽是宋太祖趙匡胤發明的。那時宋朝剛剛開國,朝堂上還沒有后世那樣嚴格的規矩,基本談不上肅靜,總是有些朝臣趁著皇上不注意偷偷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而趙匡胤畢竟是開國皇帝,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心想著要立規矩、樹威嚴,更何況作為皇帝,他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朝臣當著他的面說悄悄話,這樣他會疑心這些朝臣對他有所不滿。
某天早朝,又發生了朝臣們交頭接耳的事情,趙匡胤勉強按壓住心中怒火,下朝之后立刻命令相關官員制作出了一種新型的官帽,就是在帽子后面的左右兩邊分別加上帽翅。長翅用鐵片、竹篾做骨架。一頂帽子兩邊鐵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后越來越長)。戴上這種帽子,官員們不但不能相互靠近小聲議論,就連轉個頭都費勁,如此一來,不僅上朝的時候隊列整齊了,朝堂也徹底肅靜了,皇帝的威嚴也終于樹起來了。
這種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場正式活動時須戴上,一般場合是不戴的。因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極不方便。
關于宋朝的帽翅,古代文人筆記中還記載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日,宰相寇準穿著青衣、帶著小帽扮成一個書生模樣,在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市)視察民情。當他和當地一位老翁隨意聊天的時候,發現老翁對他卑躬屈膝、跪拜迎送,好像是在拜見大官一樣,這讓微服私訪的寇準感到十分奇怪,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老翁看見他剛才通過狹巷時側著身子左顧右盼,生怕有東西碰著頭上的帽子,所以老翁就認定這是經常帶著長帽翅的大官才會養成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