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宇
【摘 要】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為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著力宣傳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偉大意義,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艱辛歷程和取得的輝煌成就,當代高等教育教學中紅色戲劇的研究與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高等教育教學中對于紅色精神的傳播只是傳統文本式的教育,而紅色戲劇的研究與應用能改變以往的僅以說教來傳播革命歷史的枯燥方式,通過挖掘本土革命者真實歷史事件、紅色人物事跡、人文精神、時代背景,改編紅色戲劇,以一種全新的環境戲劇的方式傳播紅色文化精神。紅色戲劇的研究與應用在當代高等教育教學中具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紅色;戲劇;研究;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2-0191-02
2015年9月3日是中國首個法定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紀念活動的主題是“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抗日戰爭爆發后,面對日本侵略者的殘暴,全國各地開始出現不同規模的抗日組織,同時涌現出了大批愛國志士。大連屬于東北沿海城市,地理位置特殊,抗日活動更加艱難,大量的愛國志士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換來戰爭的勝利。本課題以抗日英雄董秋農的真實事跡作為創作背景。
一、紅色戲劇的研究與應用在當代高等教育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意義
當代高等教育的教學主要以專業知識教育為主,但德育教育同樣不容忽視。近幾年,全國各類高等教育中新的人才培養方案也在加強德育教育教學,其中紅色文化的傳播是主要和重點內容。
紅色文化的研究讓我們今天在清醒和理性的態度下面對歷史,既面對所受的屈辱,也緬懷前人并重視其所做出的犧牲,更珍惜得之不易的勝利,目的是讓國人深切地認識到只有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國力增強,中華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為世界和平與共同發展做出貢獻。本選題以大連本土的抗日英雄事跡為主,進行紅色戲劇劇目的創作。原創紅色劇目的展演,實踐與理論有機結合,是對環境戲劇的探索與創新,以及對當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的培養。通過本項目的實踐,增強當代大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作能力;教學過程中進行項目演出實踐,使教師的教學觀念轉變,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二、當代高等教育教學中紅色戲劇的研究應用的形式與內容
遼寧師范大學影視藝術學院屬于遼寧大連地區的高等學校院系,本次以本土為主,進行紅色戲劇的研究與應用。
大連人、抗日英雄董秋農,出生于金縣(原)二十里堡,上世紀三十年代初留學日本;抗戰爆發后,他回國投身革命,但卻因其為留日學生身份,兩次被八路軍部隊拒絕;他扔掉西裝、剪去分頭,抒發抗日志向,一席話讓周恩來批準他加入了八路軍,朱德總司令為他的工作精神所感動。他自創的對敵喊話方式,瓦解了日軍強大的戰斗力。
在紅色戲劇的創作過程中,加強以學生為主體,把“教”變成“學”。教師向學生提出課題,由學生實踐得到研究結果,大大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借鑒國內外相關理論和其他學科相關的研究成果,研究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意義,設置一套比較合理可行的調查研究方案,準確展示大連市反法西斯戰爭及抗日戰爭故事及選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片段。
以斯坦尼戲劇理論為指導,并將其應用于新型人才培養環境下的戲劇藝術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中。課題采用了文獻資料、教學實踐、調查與經驗總結等研究方法。比如: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不局限于課堂,深入實踐讓學生收集、查找、選用大連地區反法西斯抗日戰爭的各類故事,尋找環境戲劇創作內容,在此基礎上創編、分析;學生利用大量實踐的研究內容進行大連地區反法西斯抗日戰爭歷史劇劇本創作。
三、當代高等教育教學中紅色戲劇的研究與應用的成果
當代高等教育教學中紅色戲劇的研究與應用的成果十分顯著。紅色戲劇是特定的歷史時期產生的群眾性藝術活動,從最先產生到現在的幾十年間,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雋永的魅力,深深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體現出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嚴謹的藝術追求、優美的曲調和經典的人物形象。我們在戲劇基礎理論知識培訓、資料收集和開展活動等方面給予學生大力支持。
(一)理論基礎的創新。打破傳統戲劇結構的特點,提高環境戲劇重要性,增大對紅色戲劇的研究。
(二)教學方法改革。打破傳統教學模式,讓教學與演出有機結合,提高當代大學生主觀能動性。為確保紅色戲劇研究順利進行,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教師均在戲劇影視表演專業及戲劇影視編導專業方面具有相應的教學科研能力。充分發揮了團隊合作精神,加強各專業合作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三)培養學生自主創作能力。通過本項目的研究,實現學生在大學期間獨立完成原創戲劇劇目的目標,鼓勵學生在相關期刊發表具有學術性價值的論文,加大學生的就業機會。以原創紅色戲劇劇目創作為主,在大量的演出與實踐中,讓學生在理論的指導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為將來實習工作及就業提供良好保障。大膽地將環境戲劇與紅色戲劇相結合,讓紅色戲劇在環境戲劇下應用一體化,同樣也是對環境戲劇的探索與創新。
(四)教育教學的創新。讓學生在大量實踐過程中增長經驗;大大提高當代高校師生相關論文的撰寫的數量,同時增加了原創紅色文化劇目的演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豐富校園文化;打造學校文化品牌;為今后國內外各大戲劇表演賽事做準備。可是紅色戲劇數量卻不多,高校內原創紅色戲劇劇目演出更少。紅色文化的發展與傳承是我們當代青年人應當具備的歷史使命,我們用原創紅色戲劇的創作為當代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增添力量。
(五)時代性強,為日后申報省級、國家級等課題項目打下良好的基礎。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國內抗日題材影視劇非常多,收視率極高,受眾群體較大。以本土真實革命故事題材為研究方向,是獨特的創新之處。
在教學理論的基礎上,增加大量的實踐、演出機會,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通過教學實踐和研究,根據課題研究重點,隨時積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在本專業及學院內部進行總結與交流,及時發現問題并尋找適合教學實際的、有效的教學理論和實施策略。大量的理論與實踐經驗為為申報省級、國家級等課題項目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結束語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我們作為當代青年教育教學工作者,有責任和義務接過革命的大旗,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教學。紅色文化的傳播對于當代青年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紅色戲劇的研究與應用形式的目的是反映中華文化精神、傳播正能量。
我們要充分利用紅色戲劇研究的優秀作品,將紅色文化發揚光大,為高等教育教學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國家藝術事業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