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曉紅
摘 要:多項數據研究表明, 在高校因為心理問題而無法正常學習和生活從而退學的學生人數呈上升的趨勢。所以學校相關部門和專業人員,只有通過心理檔案的大數據及時把握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動態變化,加強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對陷入心理危機的大學生采取快速而有效的干預,才能使學生樹立心理危機預防的理念,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學生心理危機干預能力,減少大學生的心理危機發生幾率,從而更好地促進和諧高校校園環境的建設。
關鍵詞:危機干預;心理檔案;健康成長
前言:多項數據研究表明, 大學生自殺率為同齡人的二到四倍,在高校因為心理問題而無法正常學習和生活從而退學的學生人數呈上升的趨勢。所以要預防大學生因心理因素而導致的非自然死亡的發生,就要建立大學生心理檔案,這是高校對大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基礎性資料。只有通過心理檔案的大數據及時把握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動態變化,使學生樹立心理危機預防的理念,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才能提高學生心理危機干預能力,減少大學生的心理危機發生幾率,從而更好地促進穩定和諧高校校園環境的建設。
1. 建立心理危機干預體系的意義
1.1發揮學校的重要作用
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大學生的身上承載了太多的負荷,這就導致越來越多的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了危機,使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多數不穩定、相對脆弱。同時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所以學校就要發揮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的作用。建立學生心理檔案, 通過學生心理檔案,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特點及現狀,及早發現學生的各種心理問題進行預警,從而為學校的科學管理提供心理學依據。同時由于學生住校,在校時間長,學校在解決心理危機問題的方面也更方便快捷。因為學校教師往往與學生零距離接觸,了解學生心理的實際狀況和心理問題成因更多一些,因而在治療方面就具有針對性、連貫性, 通過及時的進行心理疏導和心理治療,使學生的心理問題和不良情緒得到正確引導,從而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1.2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
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社會發展的需要,高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越來越成為各行各業的首選和急需。心理素質是人的總體素質的核心部分,只有擁有健康的心理才會為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因而為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學校必須建立學生心理檔案, 通過心理檔案了解當代學生的心理特點,并按照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總結當代學生共性的心理特點,從而制訂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確定相應的教學方法,培養和增強學生的良好心理品質, 預防心理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產生。通過實踐總結歸納出針對學生心理特點進行心理危機干預的有效手段,快速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1.3學生自我認識的手段
由于大學生還處于青年階段,心理發育還不健全,人格也處于由不成熟向基本成熟發展的過程中,所以他們往往不能清晰的認識自己,會在這階段產生各種疑問和彷徨。在這個時期,學生的心理檔案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真實記錄,學生通過查閱自己的心理檔案,不僅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更可以發現自己的優點從而增強自信心,及時調整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生活態度,揚長避短建立起一個健全的人格。同時對那些存在心理問題而又不主動尋求心理輔導的學生, 可以根據自己的心理資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就將被動變為主動,從而有效地使學生的心理問題得以解決。
2. 如何建立心理危機干預體系
2.1建立心理危機預警機制
心理檔案建立的目的就是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心理輔導,所以建立完善的危機預警機制是必不可少的。總之,要想全力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就要調動學校所有可行的力量。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關鍵階段就是預警。只有及早發現問題,才能盡快的完善心理檔案,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手段,建立暢通的解除危機的重要渠道。所以在早期階段,就要對重點的預警對象進行跟蹤,通過系統的監督和細致的觀察,及時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心理問題。同時,要合理運用心理輔導員的作用,來把握和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況和行為變化,并且積極展開危機預警的全面輔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舉辦各種心理講座,使危機預警落到實處。
2.2建立心理危機干預機制
心理危機本質上是伴隨著危機事件的發生而出現的一種心理上的失衡狀態。所以就需要干預者采取緊急的方法來為學生解除這種危機。這就需要學校的主管人員建立高效的心理危機干預指揮中心,發揮統一的協調指揮作用。同時配備專職的心理危機干預隊伍,如校醫、心理專業教師、心理輔導員等,要加強他們的培訓,使他們樹立處理危機的意識,并加大宣傳,使社會認識到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重要性,并溝通各部門建立起完善的心理危機的系統,以便能夠更快地解決危機。
2.3 .建立心理危機后干預機制
由于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是一項專業性、規范性、系統性較強的工作,所以在整個心理危機干預的系統中,后干預的環節也是不容忽視的。同時大學生正處于心理與生理的發育期, 其心理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所以即使是危機干預后,也有可能出現心理創傷,反彈或爆發,甚至是恢復到危機爆發前的水平。所以大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是一個連續性、長期性的工作,后干預在整個干預的過程中都必不可少。要想建立一個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 這就需要學校采取通過心理檔案對危機干預后的當事人進行跟蹤的措施,并且促進學校和教師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模式, 隨時為當事人解決實際問題,并在發現異常學生的時候,采用科學的手段幫助其脫離心理危機。
3.結語
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幫助少數問題學生, 更多地是對所有學生進行發展性心理輔導, 來幫助所有的學生養成健全的人格。然而要想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實施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卻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 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并不斷培養學生的危機干預能力。而學校相關部門和專業人員,要通過經常的研究大學生心理檔案資料,來知悉學生危機干預處理過程的心理,同時為以后的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不斷積累經驗,提高心理危機干預的能力和水平。加強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對陷入心理危機的大學生采取快速而有效的干預,這將會大大地促進穩定和諧校園環境的建設。
參考文獻:
[1] 宋英.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探索與實踐[ J]. 遼寧師專學報(社科版), 2006 , 26(5):60.
[2] 洪鵬鵬.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研究綜述[J].教育教學論壇,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