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陽


摘 要:設備安裝工程過程中,通常臥式設備運輸到現場需要翻身,而設備本身經常屬于薄壁類結構,或設備吊耳不能滿足翻身需求。本文論證一種常用的翻身工裝,并進行有限元計算校核。
關鍵詞:翻身 工裝 有限元計算
1、簡介
在安裝過程中,臥式設備運輸到場后,經常有需要翻身的情況存在,而由于設計或廠家制造因素,往往會出現設備吊耳的分部不能滿足設備翻身要求,或由于設備本體是薄壁結構,不存在可供翻身的吊點,在這種情況下,往往需要制作專門的翻身吊具,不僅費時費力,成本較高,而且不能二次利用,造成巨大的浪費。本文從現場的實際情況出發,設計一種專門用于翻身的工裝,并且根據所翻身設備的規格尺寸不同,進行工裝內部相關尺寸的調整,繼而減少施工成本,降低施工難度。本文論述翻身工裝的額定載荷為100T,安全系數取3。
2、工裝結構設計
本文所描述工裝制作采用Q235B碳素結構鋼,規格為寬翼緣H型鋼HW400×400,制作時采用雙面坡口,角度45°,皆為滿焊,且需注意焊腳高度不低于母材厚度的70%,工裝外形尺寸為10000×5000×5000mm。在制作完成后,需要進行噴砂、油漆等防腐處理,避免結構出現銹蝕等情況。工裝在使用之前,根據翻身設備的實際尺寸與重量進行設備上部吊耳的設計,進而將吊耳與工裝進行焊接。翻身工裝結構的具體尺寸如下:
圖1 翻身工裝平面圖
3、工裝制作與使用注意事項
工裝在制作時,注意H型鋼相互之間焊接時,由于之間的焊縫較多,且工作面較為狹窄,容易出現漏焊的情況。工裝制作完成后,應注意及時進行防腐處理,并且使用防雨布等防護措施進行保護。由于工裝翻身時存在瞬時的慣性力,故在在作業時要注意放慢速度,并且適當放大吊車噸位,避免使用接近極限噸位的吊車進行施工。由于工裝底部與地面的接觸面積較小,如果使用時地耐力不理想,可能會導致歪斜、傾覆等情況出現,進而發生危險,所以建議將工裝布置在吊車專用的路基板上,然后再進行翻身施工。使用工裝進行翻身前,應使用栓緊帶等緊固工具將設備固定在工裝上,避免設備在翻身的過程中發生脫落等危險。工裝每次使用之前,都應當進行目視檢查和關鍵焊縫的無損檢測。
4、設備翻身注意事項
設備在翻身時,人員需實時監控,避免因翻身過快而引發瞬時慣性力。設備本體為薄壁結構或其他容易出現損傷的結構時,應當將設備連同運輸鞍座分別固定在翻身工裝上,方便設備的吊裝就位。在翻身之前,翻身工裝底部應當鋪設木板等緩沖物,使設備平穩的由臥式狀態轉變為立式狀態。設備在翻身過程中,可以使用錨點與倒鏈等起重工具與工裝上的連接點固定,進而增加設備翻身的安全系數。
5、工裝的有限元校核
本次計算校核使用100T的力施加在結構件上,得到如下圖所示的應力與形變云圖:
圖3 應力云圖
由上圖可知,在經過100T的力下,構件的最大型變量為0.000431mm,最大應力為60.2Mpa,滿足Q235B材料的使用要求。
6、結束語
此種翻身工裝的設計,經過有限元軟件校核后,安全系數大,能夠在不同情況下滿足現場特殊設備的翻身要求。且工裝本身結構空隙較大,可以在翻身工裝上添加測量儀器、纜風繩錨點等結構,以滿足不同設備翻身的施工要求。本文所論述的工裝尺寸較大,能夠進行尺寸小于10000×5000×5000mm的設備翻身作業,進而降低成本,為薄壁臥式設備的安裝提供便利。同時,在工裝底部增設萬向輪或其它行走機構后,能夠運輸體積較大的薄壁式電氣箱柜,實現庫房的二次倒運,或現場安裝區域內設備的倒運,最大限度的實現工裝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