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濤
摘 要:我國公路的相關工程建設的歷史是悠久的,公路建設在整個交通網建設中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近幾年,伴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高速發展,以往的公路設計已經無法滿足日益發展的交通文化需求,所以公路的建設改造工程的發展變化是迅速的。在我國公路建設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本文筆者結合我國公路建設施工的具體實例對我國公路施工技術改造的要點和趨勢進行深入分析,從而為我國公路建設質量的提高和設計的發展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公路施工技術;技術改造;公路質量
前言:我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歷程,我國公路已經形成一定規模,其形式貫穿我國的東西南北。伴隨著汽車產業的興起和發展,以及其相關聯的物流行業的高速發展,我國公路的設計形式已經無法滿足日益變化的車流量的承載量的需求。公路施工技術的改造成為我國公路發展的關鍵。本文筆者通過實例對我國公路施工技術的改造進行深入分析,作出如下論述:
一、我國公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
我國公路在建設的過程中,其最為重要的環節莫過于針對公路的路基和路面的施工環節,公路的質量好壞關鍵在路基的質量。路基是道路的線性主體,路基和路面是承擔汽車負荷的關鍵載體。路基質量關系我國公路的整體使用壽命和穩固程度。由此,路基在建設公路的過程中其質量要進行嚴格的控制。路基主要由路塹和路堤兩個要素構成。建設路基的基本操作大致分為三個方面,其包括挖、運、填三個方面的工序過程。這三個工序在表面上看來是非常簡單的,然而在整個施工的過程來說其復雜程度很高。因此,路基施工的技術能力和管理成為整個建設過程的關鍵。我國目前的公路的路基施工過程中,必須注意聘請專業的施工團隊,并且保持始終用一支施工隊伍,不可隨意更換。不管是何種項目的建設過程,其經常性的更換施工團隊,對整體項目都沒有好處。路基施工的重要一點,要配備先進的機械設備,建立規范的操作制度。從而,確保我國公路路基建設的安全性、規范性,實現優質的路基建設,使公路的使用壽命延長,使公路的穩固程度提高[1]。
二、我國公路施工技術改造的要點及趨勢分析
(一)我國公路路基排水工程的技術改造
水對路基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其對路基的侵蝕作用。所以,針對路基的改造過程,排水是其改造的關鍵。如果路基在施工的過程中不能及時將積水排出,對整體路基的正常施工造成很大的影響。積水沒有及時排出,就會使路基在碾壓的過程中達不到堅實和嚴實的要求,從而,影響整體路基建設的質量。地表水對公路建設也會產生影響,其長時間的沖刷,會使路基遭到損壞。例如310國道某路段曾出現的路面塌陷問題,其原因與水的沖刷作用有很大關系。以310國道出現的問題為例,重點搞好公路的排水系統建設是杜絕水的作用力對路基造成損害的關鍵。對公路路基排水工程的技術改造主要針對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1.路面排水施工技術的改造
以往的路面排水施工的技術主要設計邊溝、排水溝以及截水溝等形式進行排水。這些不同的排水形式要根據不同區域的地形、地貌和地質特點進行技術選擇和施工。盡管邊溝在正常情況下,都將其設置在公路路基的路肩的外側。但是由于路形的變化,邊溝的設置的位置不可一成不變,要因地制宜進行適度改變。由此,針對于山坡形式的路段,將邊溝設置在上坡的一側的坡腳處,此處的邊溝要設計成不透水的形式。邊溝的斷面尺寸要依據南北方的氣候特點進行適度的設置,南方的雨水較多,邊溝的斷面的尺寸要加大;北方雨水相對較少,其邊溝的斷面尺寸也要隨其雨水程度而相對減小[2]。
2.公路地下排水施工技術的改造
公路以往的地下排水施工的技術很少會考慮到公路的地形和地質問題。由于少數公路路面塌陷的問題出現,使道路施工的有關部門針對排水問題提高了關注度。公路的排水問題要綜合考慮地面和地下排水的綜合排水體系的構建,特別是地下排水,其排水設計主要有滲溝和滲井等方式。依據不同地形妥善配置地下排水的設計方案。從而降低地下水量過多對公路路基的侵蝕作用,同時是地下積水得到很好排泄[3]。
3.公路的特殊路段的排水施工技術的改造
我國地緣遼闊,其所占的地域包含各種地質構造的地形特點。例如我國310國道由江蘇連云港市出發,直到甘肅天水,其經過的路段包括凍土區、黃土區、滑坡路段以及鹽潰土地區等等不同的地質區域。這些特殊的地質路段在進行排水施工建設時,要將設置方式與當地的地質形態相適應,從而保證特殊地質的路段的施工質量[4]。
(二)我國公路路基的填土和壓實的改造要點和趨勢
1.我國公路在特殊潮濕地區路基土壓實的要點
公路施工路段遇到有大部分的潮濕地區,本文前部分提到公路路基在碾壓的過程中如果有水分存在,其路基壓實的程度很低。潮濕地區路段的路基的壓實也是因為有水分使其壓實的程度降低,增加了施工的難度。因此,在特殊潮濕地區的路基土碾壓的過程中,不僅要使用靜態壓實和振動壓實技術相結合,而其要對其路基土進行物料的填充,使其路基的性質發生改變。依據當地的土壤質地可以對其加入生石灰和吸水性較強的材料,使其水分減少,增強壓實程度。這種路段的壓實標準要將其在正常路段的標準調低2%-3%,從而按照這種標準可以使公路的路基質量得到提高[5]。
2.我國公路在黃土路基壓實要點
黃土路基的土質特點是含水量很低,其土壤的密度相對較小,增加了碾壓的難度。由此,在進行黃土路段的碾壓過程,要加入些水分,使其在碾壓的過程中容易粘合,增加土壤密度,提高路基的壓實質量。針對黃土路的路基進行施工時,除了對其土質的關注,還要對其填和挖做好結合工作。如果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填挖結合面相對陡立的情況,是沒有具體方法進行臺階的挖填,所以要采用土工釘的運用。施工過程中經常出現路基土層強濕陷性,在路基允許承載小于自身的自重壓力時,可以使用重錘對黃土路基進行夯實,重錘的使用可以將路基出現的土層強濕陷性的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使黃土路基的土層密度加大。并且提升黃土路基的壓實質量[6]。
三、我國公路路面的加固與防護
(一)我國公路路面的施工加固要求。
伴隨著我國各大、中、小城市的發展,車流量不斷增加。近幾年,物流行業飛速發展,使重載車輛不斷的增多。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也提高了人們對行車路面的舒適性的要求。瀝青路是我國公路主要形式之一。人們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給瀝青路的建設的技術質量的發展提出了高要求。我國公路在選用瀝青時,要進行多方面調研,針對地區不同的氣候類型以及瀝青物料是否具有良好的抗沖擊性的特點。瀝青在鋪設的過程中,要與一些填料進行混合,主要的混合料為礦粉。礦粉的選擇主要注意其干燥和潔凈的特點。瀝青混合料的配置比例要特別注意,其料的配比不可使一方的料量增加或者減少,而是采用科學比例的馬歇爾設計的瀝青混合料。瀝青混合料的拌制需要多種條件配合,才可以使其使用效果達到最佳,拌合過程中要選好拌合的溫度,不能使其在拌合過程中出現不均勻和結塊的情況。瀝青混合料的運輸和裝卸的要點,主要是在運輸時盡量避免在炎熱的夏季,且運輸的時間盡量選在陰天和夜晚進行。運載瀝青混合料時,其車廂要進行涂油水混合液,以免瀝青粘結在車廂內。瀝青混合料的鋪設過程,要注意在鋪設之前,路面不可存有任何雜物,使瀝青混合料在鋪設過程能與基層表面能夠很好的粘合。對瀝青混合料的碾壓要進行三個階段,分別是進行初壓、復壓和終壓這三個重復碾壓階段,以使瀝青混合料得以堅實,從而實現路面成型的質量提高[7]。
(二)我國公路路面的防護
我國貨車的運載量逐年加大,致使路面被超重的貨車碾壓出現坑槽、車轍等問題。我國公路在施工過程要根據不同路段其過往車輛的特點進行施工。如有大量貨車通過的公路,其路基和路面的施工要求是極高的。但是為了保證駕駛員的安全和路面的平整度以及公路的使用壽命,應對貨車承載量進行限制,使貨車盡量不要超載。我國各大城市的市區里是很少有大型車輛進入的,所以在公路施工建設的過程,對其要求和大貨車通行的要求是不同的,市區內部更強調道路路面的平整度。要保證我國小型車輛使用的公路的使用壽命增長和平整度提高不受到影響,應對不同路段進行高度和承載量的設限,從而實現對我國公路路面的防護作用[8]。
結論:我國公路施工建設的關鍵要素是不斷對技術的改造和創新。我國公路的施工過程要秉承探索和創新的精神,對我國公路的施工建設不斷完成對其技術的改造的歷程。我國公路的施工建設離不開我國高速發展的科學技術。大量的公路施工技術要依賴各種高科技原料的注入和高水平機械工具的加入。我國公路建設的環節較多其需要的技術能力要求較高,應積極培養高技術水平的公路施工建設設計的人才,使公路在建設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能得到科學技術的融入。我國不同于其他國家,我國地域遼闊,公路修建的歷程即是我國公路建設人才對我國各種地質問題攻克的過程,建立良好的各個環節技術配合機制和人才培養的科協體系,是建設和完成優質公路路基和路面設置的前提。
參考文獻:
[1]陳浩.公路路橋加固改造施工技術要點探析[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4,11(10):127.
[2]楊慶波.探究公路路橋加固改造施工技術要點[J].山西建筑,2015,05(18):173-175.
[3]顧文華.芻議公路路橋加固改造施工技術要點[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12(27):118-119.
[4]邱宏.公路路橋加固改造施工技術要點探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03(08):259.
[5]李兆軍.公路拓寬改造施工技術要點[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06(17):113-114.
[6]張春磊.公路路橋加固改造施工技術要點淺談[J].科技創新導報,2014,10(11):30.
[7]吳建明.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城市建筑,2013,13(06):243.
[8]蔡寶成.公路路橋加固改造施工技術要點探析[J].科技與企業,2013,03(17):15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