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樞
摘 要:本文闡述了建立和完善招投標信用體系的重要性,針對目前招投標市場存在的誠信危機、危害和困難,提出了建立招投標信用體系的想法,并提出只有建立和完善招投標信用體系,才能真正有效地遏制招投標活動中的無序競爭、信用缺失行為。
關鍵詞:建設工程 招投標市場 誠信體系建設
一、市場經濟秩序呼喚著招投標信用體系建設的加強
市場信用體系是市場經濟體制中的重要制度,它對于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促進市場健康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招投標信用體系是整個社會信用體系的組成部分,目前的招投標領域中,規避招標、虛假招標、圍標串標等違規違法行為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招投標體制的嚴肅性和公信力。導致這些失信行為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就是信用評價機制不健全、信用監管體系不完善。由此可見,構建完善的信用評價和監管體系,日益成為規范招投標市場秩序的當務之急。2008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聯合印發《招標投標違法行為記錄公告暫行辦法》,正式建立招標投標違法行為記錄公告制度,這是加強制度建設,推動招標投標信用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對于健全招標投標失信懲戒機制、凈化招投標市場、創造公平競爭的招投標市場環境、促進行業自律、規范招投標行為具有重要意義。
二、招投標市場中的誠信危機表現及不誠信行為造成的不良后果
(一)建設工程招投標市場體系中的主要行為主體有:招標人、投標人、招標代理人、評標專家等,他們存在的失信行為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業主失信行為表現為:立項審批時故意少報面積及壓縮投資估算,以規避招標;工程款不到位,要求投標人墊資;簽訂陰陽合同;在招標過程中事先內定中標人等。
2、投標人的失信行為表現為:投標報名時,串通投標和圍標,掛靠和租借資質施工時,工程偷工減料合同承諾不兌現等拖欠農民工工資等。
3、招標代理機構的失信行為表現為:在制定招標公告、資格預審文件時,過分迎合業主意愿,為個別投標人“量體裁衣”;為承接業務,故意壓低價格;與業主串通,明招暗定,暗箱操作。
4、評標專家的失信行為表現為:一味迎合招標人或帶有嚴重的主觀傾向性,不能客觀、公正的對投標文件進行評審與比較等等。
(二)招投標市場如果失信行為頻繁發生或失信者不受處罰將直接影響招標投標事業的健康發展,妨礙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不誠信行為對招投標工作的危害有以下幾點:
1、破壞競爭機制,抬高交易成本。大量失信行為使市場競爭機制受到扭曲。一是加劇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對稱,一方面加大信息搜索成本,另一方面造成資源浪費,抬高成交價格;二是由于欺詐等不誠信行為,增加了招投標雙方討價還價以及維護誠信等方面的費用。
2、破壞公平機制,導致腐敗滋生。在招標過程中事先內定中標人,串通投標和圍標、評標專家的主觀傾向等現象,嚴重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一些市場主體因為有利可圖而更加變本加厲,競爭成了關系的競爭、回扣的競爭,導致腐敗滋生。
3、破壞市場效率,導致社會資源浪費。一是導致招標失敗,帶來投標準備、編制標書等無效勞動而帶來的直接損失;二是如果前期手續不完備或資金沒有保證,就是簽訂了合同,也有可能不能開工或影響工期,從而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
4、破壞工程建設秩序,給工程建設質量安全事故的發生埋下隱患。招標人任意地肢解工程導致工程管理不善,從而引發質量事故;施工能力不足的投標人掛靠高資質企業投標,導致合同無法完成,甚至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投標人壓報價中標后,靠偷工減料贏得利潤,直接影響工程質量;監理單位把關不嚴,對工程質量事故隱患同樣負有直接責任。
三、關于強化招投標市場誠信體系建設的基本對策和措施
綜上所述,招投標市場的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建立招標投標信用體系,不應僅局限于工程招投標環節,而應著眼于工程建設全過程,乃至于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招標投標違法行為記錄公告暫行辦法》的頒布實施,為建立失信懲戒機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們應以此為契機,統一誠信評價標準,建立誠信應用的保障機制,建立起“一處受罰,處處受制”的招標投標誠信體系,以創造公平競爭的招標投標市場環境,規范招標投標活動。
1、建立招投標信用體系,增強各方誠信意識。建立招投標信用體系涉及到各方交易主體的行為,因此,應充分引入招標人、投標人、評標專家、招標代理機構、政府管理部門等機構的廣泛參與,積思廣益,盡可能獲得更多、更科學的招投標信用評價體系和各種評標考核指標。以建筑市場各方責任主體資質管理數據庫為基礎,建立信用檔案管理系統;以網絡監管系統為主要載體,建立信用信息記錄系統;以建設工程信息網為窗口,建立信用信息發布系統。
2、加大執法監督力度,維護招投標市場秩序。行政監督機構要嚴格依照法定程序對招標投標活動實施監督,防止政府部門和個人直接參與和干預具體的招投標活動,并聯合有關部門開展執法檢查,加大執法力度,建立嚴格的懲戒機制,施工現場出現違規,必須與招標投標活動掛起鉤來,通過聯動機制全部反饋到有形建筑市場的招投標系統,作為能否進行招投標的一個重要依據,提高行政監督、行業監督和社會監督效能,有效遏制招投標市場的無序競爭。
3、建立招投標行業協會,引導招投標行業自律。因為招標投標協會是跨行業、跨地區的招標投標社會團體,主要從事加強行業自律、協助政府監管、促進統一招投標市場的工作。要進一步促進目前招投標市場健康發展,關鍵是建立招投標行業協會,因此,協會應當成為招投標信用體系建設的主體,充分發揮招標投標協會作用,積極構建統一、規范的招投標市場。
4、利用信息化手段,規范招投標行為。采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實現招投標全過程網絡化、信息化運作,逐步推行電子化招投標、計算機輔助評標,減少招投標過程中人為因素的干預。
5、依托公共資源有形市場,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加強對各方主體誠信行為的檢查、收集、審核、記錄工作,建立市場各方主體誠信檔案,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建設市場主體、監管信息資源的統一管理,為誠信在招標投標、工程建設中發揮作用提供保證。嚴格落實招標投標違法行為記錄公告制度,對誠信等級低和不良行為性質惡劣的從業單位和人員要重點監管,在招標代理機構資格認定、依法必須招標項目投標人資格審查等方面提出限制條件。對誠實守信的從業單位和人員給予鼓勵,使工程建設市場形成誠信光榮和守信受益的良好環境。
6、提高招投標從業人員執業素質,推進行業自律。招投標從業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整個行業能否健康、快速發展。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是加強行業自律的重要內容之一,行業協會可以結合會員單位的要求和行業發展需要,通過資格認證考試、繼續教育培訓、開展調研活動等方式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構筑統一平臺之上的行業自律機制和信用機制。
參考文獻:
[1]謝棟華,關于對加強建設工程招投標市場信用體系建設的思考[J].建筑市場與招標投標,2011年04期.
[2]《招標投標違法行為記錄公告暫行辦法》(發改法規[200811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