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松
摘 要:進入新世紀之后,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新媒體迅速發展,網絡視頻、點播視頻、各種社交網站如微博和微信等將人們從電視機前挪走,將受眾分流。隨著智能手機、便攜電腦的迅速普及,引發了移動互聯網的新的發展高潮,這給傳統有線電視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關鍵詞:視聽新媒體;有線電視;產業鏈;競爭格局
引言: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迅速發展,視頻技術發展的更加多元化,手機終端、平板電腦實現了實時收看,愛奇藝、土豆、優酷的興起,在這興起的視聽新媒體的迅速發展下,給傳統的有線電視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我國電視臺是一個很復雜的混合體,既不是行政單位也不是完全的事業單位,沒有市場化的需求阻礙了電視產業的發展。
一、新媒體的產業特征以及發展趨勢
互聯網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發展,至今已經涌現多種新興媒體形式。從早期的新聞門戶網站到后來的社交網,從單一的手機報到后期形式多樣的APP,新興媒體慢慢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視聽新媒體給用戶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對用戶而言,新媒體帶來了新的信息,新的通訊途徑和新的傳播效率。
(一)視聽新媒體產業的涵義
新媒體誕生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這個詞匯成文出現在書籍中是在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最為一個新概念的新媒體,馬歇爾?麥克盧漢認為媒體可以脫離于內容而獨立存在。它以一種獨立的媒介形態存在,與傳統的廣播電視形成了互相競爭格局,以其內容多樣化、形式多元化和溝通胡東華的優勢打破了傳統媒介的緩慢傳播方式,打破了時空的限制。
視聽新媒體的產業鏈有幾個組成因素:研發商、運營商、程序員和用戶。視聽媒體和一些互聯網產品相互融合、相互聯結。技術創新帶來的微信和微博的發展,制造出了網絡電視、手機電視、電子雜志等。
而有線電視主要指的是內容的提供商和網絡運營商合作給用戶提供視頻服務、增值服務以及互聯網的服務。有線電視一般都是直播電視頻道,這種節目形式一般都是公益性服務的節目,價格是國家制定,用戶只需要繳納基本的有線電視維護費,確保受眾的公共文化的權益[1]。
視聽新媒體和有線電視的競爭主要表現在內容上。視聽新媒體的內容有很多網絡自制的內容,如樂視TV自制劇《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有人氣的明星組合和時下最流行的故事題材和書籍,這些都是受眾關注的熱點。受眾其實最喜歡的內容主要還是: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娛樂節目。對于傳統媒介廣播來說,受眾比較單一,受眾主要還是關注新聞和一些生活資訊以及情感類的傾訴節目。在視聽新媒體時代下,很多網站也會自己制作一些收聽節目提高自己的人氣和關注度。還有很多國外的電影電視劇也是內容提供商必爭的資源,比如《來自星星的你》、《權力游戲》等。
視聽新媒體在網絡體驗上的競爭。廣電總局一直掌控電視內容的播出和控制,造成電視業一直都是一頭獨大的局面。后來出現了樂視傳媒、小米機頂盒等其他電視機構,手機TV也是越來越方便,這些平臺運營商就自己制作一些節目,自我編輯和播出,還能采取點播、直播和下載,多種形式的電視體驗服務。
二、視聽媒體時代下運營商的競爭格局
現在有線電視的受眾正在逐年銳減,有線電視的收視受眾一般都是中來年人,年齡集中在四五十歲,年輕人數量較少。傳統觀念中,家長怕孩子迷戀電視減少少兒看電視的時間,而為了以身作則很多家長也會不看電視,手中的手機、平板電腦或者是電腦代替了看電視這一需求。我國互聯網用戶在2013年就已經突破六億,其中手機網絡用戶更是占據了大部分,手機視頻用戶更是以每年的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長。收看有線電視的受眾就更少了,新興的新媒體成功分流了傳統電視用戶[2]。
(一)有線電視運營商
現在的有線電視處于一種被動的模式,在互聯網電視競爭中占據劣勢地位。目前全國數字電視用戶只有一億多用戶,這和互聯網的繁榮有很大關系。有線電視的播出方式是粗放型的,每一次換頻道花費的時間較長,并且不能隨心所欲點播,并且節目很多但是卻沒有什么特色,有了互聯網之后,人們接受更多的資訊也希望自主選擇定制一些喜歡的信息,
有線電視網絡現在主要依靠收視費、廣告費以及安裝費這種單一的收入支持運營,利潤較低。其實有線電視的用戶穩定而且運營成本也比較低,其實可以在網絡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的,比如在廣播電視的節目制作和創意推廣上改變;利用多網互動,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機遇進行發展業務和添加增值業務,繼續發揮自帶的高清化、立體化以及互動的優勢,把有線電視網絡打造成全面業務中的最高性價比的網絡。
(二)直播衛星通信
中國的電視直播衛星一般主要覆蓋在農村和邊疆地區,在一些經濟發展欠發達的地區,比如: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幾個省區覆蓋安裝。直播衛星通信和有線電視互相形成了競爭關系。
(三)三大電信運營商
中國移動、聯通、電信在新媒體網絡運營方面處于壟斷階段。中國移動專注于移動視頻產品的運營,一般是以內容的多樣化和豐富性被用戶接受,并且還創立了廣播,在手機隨時收聽給用戶個性化的優質體驗。目前中國移動的用戶已經超過8億用戶,并且一直處于高速增長的狀態。
中國電信占據了寬帶網絡的大多數用戶,而且電信用戶一直在不斷增長,并且以較快的速度增長,在短短的幾年,迅速發展了一億寬帶用戶,并且電話費以低廉的價格被用戶所接受,電信的業務一直在不斷拓展,在寬帶化。智能化的道路上將會越走越遠。
中國聯通開展手機業務可以同時收看多個電視頻道的節目,并且流量十分穩定,觀影效果也很好,現在中國聯通主要的收入在寬帶上,中國聯通的網絡寬帶用戶是最多的,每年盈利可以達到上百億。三大運營商的網絡之爭一定會加劇固網寬帶的競爭,這樣有限電視的生存空間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所以有線電視產業發展計劃亟待完善。三大運營商都很重視手機電視未來的發展前景,一直在不斷研發新的網路環境,給用戶更多的優質體驗[3]。
這些都會在改變人們的收看習慣,搜索和定制的形式都在影響著傳統電視觀眾的選擇。現在的有線電視一般都是一個負責內容把控和制作以及把關,另一方負責網絡運營達到利益共贏的目的,并且開展在線購物、在線娛樂的全方位的業務。
結語:在視聽新媒體時代中,有線電視面臨著新的競爭和挑戰,一定要改變過去的格局,發展新的技術做出改變,利用網絡、技術和平臺的優勢轉變經營模式,發展互動電視和高清電視的業務,憑借著穩定受眾基礎,積極發展手機業務和網絡業務,實現有線電視和網絡的共贏發展。
參考文獻:
[1]肖葉飛.媒介融合語境下廣播電視經濟性規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
[2]沈向軍.三網融合背景下中國有線電視發展的戰略選擇[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
[3]張玲.OTTTV帶來的視頻發展趨勢及市場格局對傳統電視業的影響[D].重慶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