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兵
摘 要:就當前的現狀來看,政府職能在現代服業領域發展過程中逐漸凸顯出失靈現象,因而在此基礎上,我國中央機構在實施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著重提高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并致力于創新規制,即提高政府規制現代服務業的效率,繼而在此基礎上營造良好的社會發展環境,規避服務供給不足問題。本文從現代服務業特征分析入手,并詳細闡述了現代服務業發展中政府職能發揮措施,旨在其能推動當代服務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現代服務業;政府;職能
前言:電子信息、現代管理理念是現代服務業領域發展的支撐條件,同時,我國服務業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亦將信息服務、移動通信、網絡服務逐步融入到自身經營活動中,繼而達到了最佳的發展狀態。但由于政府職能的履行關系著現代服務業的進一步推進,為此,應著重提高對此問題的重視。以下就是對現代服務業發展中政府職能的詳細闡述,望其能為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參考。
一、現代服務業特征
政府職能又稱行政職能,即表示政府機構作為國家管理執法機關,在權利實施過程中應注重服務于國家經濟、政治、公共事務等領域,同時,在職能效用發揮過程中亦應注重保障人民民主利益及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步伐[1]。因而,從中即可看出,政府職能關系著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推進。此外,就當前的現狀來看,現代服務業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現代服務業發展過程中對服務人員學歷、素質等層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就美國統計數據表明,其服務業發展過程中,人力資源領域的投資占據了總投資的53%左右,而我國人力資源投資數額僅達到了10%。為此,我國政府部門在職能發揮過程中應著重提高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第二,網絡控制、品牌主導等高科技手段在現代服務業發展過程中逐漸成為其支撐條件,并影響著服務業產業秩序;第三,現代服務業特征亦體現在其在發展過程中增設了咨詢、創意、研發等附加值,并以規模化、信息化的形式對自身形象進行系統化的包裝[2]。
二、政府在現代服務業中的政策導向
(一)壟斷性現代服務業
政府在壟斷性現代服務業中的政策導向首先體現在由于完全壟斷性業務關系著國計民生、安全,因而政府部門在實施管理工作過程中將設置相關規制,即增設國防服務、郵政服務等,并對其實施完全壟斷監管措施,從而在此基礎上維護人民群眾自身利益。同時。完全壟斷性服務業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更為注重對國家戰略的衡量,并嘗試借鑒現代管理制度,以此來提升整體服務效率,滿足人民群眾生活需求。其次,政府在非完全壟斷業務中的政策導向主要體現在,鐵路路網、航空網絡、國家電信骨干網絡等服務業務在發展過程中基于政府主導的基礎上,以競爭模式來推進自身整體收益的提升。但同時,非完全壟斷業務在發展過程中亦逐漸凸顯出“價高質次”的現象,為此,我國政府部門應強調對此問題展開行之有效的處理。再次,在非自然壟斷業務發展過程中,國家政府部門將針對涉及國家安全、民生等行業進行主導,繼而達到最佳的政策導向目標[3]。
(二)競爭性現代服務業
就當前的現狀來看,政府在競爭性現代服務業領域的政策導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由于多數現代服務業隸屬于競爭性業務,因而政府部門在實施導向工作的過程中將把競爭性業務置入到市場環境下,且通過硬件環境、軟件環境對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狀況進行監管。例如,張家港市政府部門在實施監管工作的過程中即建構了一體化市場網絡監控系統,繼而實現對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引導,且就此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發展環境;第二,政府部門在政策導向實施過程中強調了對公平、公正行業環境的營造,同時以國民資本、海外資本國民待遇的實行機制來確保服務市場環境的流通性,且就此提升整體服務效率,滿足當代社會發展需求;第三,基于現代服務業逐步發展的基礎上,我國政府機構依據其發展現狀,逐步建構了宏觀指導政策及引導方向,從而便于我國現代服務業在發展過程中調整自身戰略發展體系,遵從政府規制;第四,現代服務業標準體系的建構亦是政府部門導向政策發揮的體現,即最終實現了對群眾利益的有效維護[4]。
(三)轉型性現代服務業
由于我國經濟處在發展中時期,因而對轉型性現代服務業的規制成了政府導向重點。為此,我國政府部門在實施導向工作過程中致力于將現代服務業類型進行劃分處理,如,確定某行業是否隸屬于競爭性業務。繼而在此基礎上對其實施有針對性的規制,引導現代服務業在發展過程中將“以人為本”作為自身發展理念,并配置轉型過程的基礎條件,達到最佳的發展狀態。此外,由于我國政府部門在轉型現代服務業發展過程中承擔著相應的職能,因而要求其在實施監管工作過程中應摒棄“休克療法”的管理理念,以適度的規制方法來激發市場活力,并基于保障競爭與規制動態平衡的基礎上完成政策導向目標。另外,政府部門在對完全競爭服務業進行規制過程中,應注重削弱市場壟斷及政府職能失效現象,從而在此基礎上,營造良好的規制環境,引導服務業在良好的市場環境下提升自身服務效率,服務于廣大群體[5]。
三、現代服務業發展中政府職能發揮措施
(一)界定政府職能邊界
在現代服務業發展過程中為了避免政府規制失靈現象的凸顯,要求政府部門應對自身職能邊界進行界定,即著重強調對市場供給制度的制定,并規避任意干預、不適當規制等問題的凸顯,達到最佳的行業監管狀態。同時,由于當前行政壟斷現象愈發嚴重,因而在此基礎上我國中央機構在實施管理工作過程中應注重安排專業人員對政府市場秩序及競爭保護行為實施監督,繼而及時發現其規制過程中存在的損害經濟自由的行為,遏制規制失靈現象。此外,基于政府職能邊界界定的基礎上,要求政府部門在導向工作開展過程中應借鑒法律、價格信號等規則,繼而為企業自由經營、自由競爭等行為的展開提供良好的空間環境,規避“市場失靈”現象。同時,在政府職能界定過程中亦應注重結合市場需求及市場均衡性,從而在此基礎上明確規制政策目標、工具,最終達到良好的服務業規制狀態,且就此提升整體服務效率。從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現代服務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界定政府職能邊界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應強化對其的有效落實[6]。
(二)規劃現代服務業發展方向
基于現代服務業發展背景下,規劃現代服務業發展方向措施的落實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在政府職能發揮過程中應注重將“創造寬松環境、降低交易成本”打造為政府對服務業的規制方向,繼而在此基礎上配置資金、土地、勞動力等發展條件,最終營造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同時,由于現代服務業在發展過程中對人才、市場空間需求較大,因而政府部門在規制管理過程中應著重強調對專業服務人才的培養,并以素質培訓的形式來滿足當代服務業發展需求,且就此提升整體服務質量,達到良好的發展目標;第二,為了推進現代服務業領域的逐步發展,要求我國政府部門在對其進行規制過程中應致力于緩解政府公共服務、社會誠信等問題,并結合服務業處理市場交易的功能、作用降低整體交易成本,繼而提升綜合服務效率;第三,由于我國服務業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工作內涵增加、人手不足的問題,因而在此基礎上,政府部門應調動社會力量扶持服務協會,繼而在此基礎上滿足服務領域發展條件[7]。
(三)規范相關制度體系
就當前的現狀來看,現代服務業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統計數據調查不科學等問題影響到了其整體發展步伐,因而在此基礎上我國地方政府部門在實施監管工作過程中應注重參照國家慣例、通行法則對現代服務業統計方法、內容、目的進行改進,繼而在此基礎上實現本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狀況的真實反映,并制定有針對性的發展細則,達到最佳的發展狀態。此外,為了強化政府規制工作的有序開展,要求我國政府部門應注重建構“有限政府”,即引導政府部門將精力投入到信息搜集等領域中,同時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對現代服務業發展進行統籌規劃,達到高效的規制目的。另外,基于現代服務業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強調其“自我規制”體系的落實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我國政府部門在發展過程中應構建內部監督激勵機制,同時,在制度內容完善過程中鼓勵內部成員參與到其中,繼而由此營造良好的自我規制發展環境,引導被規制者,即現代服務行業提高自身內生性、自組織性,最終由此為自身產業發展贏得更大的經濟效益[8]。
(四)張家港市政府職能案例分析
張家港市在發展過程中居民消費結構、城市化為服務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為此,政府部門在對其進行規制過程中出臺了一系列消費政策,從而有效擴大了非銷售商品整體銷售量。同時,在資金、土地、能源、環保等條件的制約下,張家港市在服務業領域發展過程中逐步將“以人為本”理念貫穿于其中,并就此建設“協調張家港”、“第二個率先”等示范區發展對策,從而實現產業模式的逐步優化。此外,為了充分發揮政府職能效用,張家港市政府部門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若干政策措施》、《張家港市現代服務業總體發展規劃(2007-2020)》鼓勵政策,繼而由此引導該地區服務領域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不斷擴大自身發展規模,如,擴展交通運輸、倉儲、郵電通訊業等服務領域等,滿足人民群眾服務需求,達到高效企業發展狀態。但就2013年調查數據顯示,張家港市地區生產總值僅停留于1250億元,且吸納的服務人員比例占據了總人數的15%,同時服務產業的固定投資僅達到了3160397萬元,因而從中即可看出,張家港市政府規制工作仍然存在著拉動力不足的問題,為此,應對其展開有效處理[9]。
結論:綜上可知,我國地方政府部門在對現代服務業進行規制過程中仍然存在著某些不足之處影響到了服務業整體服務效率,因而在此基礎上為了推進現代服務業領域的進一步發展,要求地方政府部門在實施監管工作過程中應從規范相關制度體系、規劃現代服務業發展方向、界定政府職能邊界等途徑入手來應對傳統政府規制模式下凸顯出的相應問題,達到最佳的服務產業發展狀態,且就此迎合當代社會發展需求,實現對人民群眾利益的有效維護。
參考文獻:
[1]韓進.鄂爾多斯市會展業發展中的政府職能研究[D].內蒙古:內蒙古大學,2014.
[2]王佳寧,羅重譜.都市功能區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管理體制:理論因由與現實操作[J].改革,2014,21(10):54-64.
[3]李秀榮,楊芳,焦玉志.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東省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綜合評價[J].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12,12(03):100-108.
[4]吳軍.論政府規制現代服務業的職能邊界[J].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2(02):5-8.
[5]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課題組,宋則.我國商貿流通服務業戰略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2,45(32):3-48.
[6]周波.河南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對策[J].河南農業,2014,24(22):17-18.
[7]卓志,孫正成.現代保險服務業:地位、功能與定位[J].保險研究,2014,23(11):21-32.
[8]張清正,李國平.中國科技服務業集聚發展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5,14(07):75-93.
[9]鄒坦永.河南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思路與對策[J].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5(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