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東
摘 要:煤礦安全是煤炭工業持續、穩定的發展的根本保證,煤礦生產的主要問題就是安全問題。但是,近幾年來煤礦安全事故卻時有發生,這就成為我國煤礦生產安全管理工作所面臨的一大難題。本文立足于我國煤礦安全管理的實際情況,通過論述我國煤礦在生產過程中暴露的突出問題,并且探討煤礦安全管理的改進對策。
關鍵詞:煤礦;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
在中國的能源工業中,煤炭約占中國的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的70%,預計將繼續占到50%以上,到2050年。因此,煤炭在很長一段時間將是中國的主要能源。目前,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對煤炭工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煤礦井下作業,生產環境惡劣,生產過程復雜,水,火,瓦斯,煤塵和頂板垮落等各種自然災害的威脅,導致煤礦安全問題比其他行業更重要,更復雜,更難以解決。所以,煤礦安全問題一直是煤礦生產的重中之重,與國家和集體財產、煤礦職工生命安全與身心健康息息相關。
1 我國煤礦安全面臨的問題
1.1 煤礦安全特重大事故頻發
目前,我國企業,特別是煤礦企業的安全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例如2004年10月20日平頂山煤礦發生瓦斯爆炸事故,-280水平煤與瓦斯突出的瓦斯、流逆行到上水平運輸大巷,多處瓦斯濃度超限報警,導致電力機車運行到巷道拐彎處引起瓦斯爆炸,造成148人死亡的重大事故。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煤礦安全問題,制定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以控制和減少煤礦事故。
1.2 安全監察技術手段落后
煤礦安全監察是一項高技術性工作,需要技術標準、技術法規、檢測儀器、儀表等來支持設備的運作,確保工作的科學性和精確性。煤礦災害事故的調查分析,事故仿真驗證,責任認定也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技術裝備的幫助。然而,目前還缺少對煤礦安全監測技術和設備的大量研究與開發。例如,在處理事故時,缺乏技術分析手段,無法準確還原事故發生經過,無法確定事故責任人;救援和救濟缺乏救災通訊設備和快速救援設備。因此,迫切需要對高新技術和設備進行研究。
1.3 煤礦安全資金的投入較少
安全科研投入對煤礦安全生產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國家對安全生產科技工作的直接投入不足,就會影響煤礦安全科技的發展。由于煤炭工業部和國家煤炭工業局的撤銷,行業性科技攻關和原煤炭基金隨之取消,這使得煤礦安全科技的投入明顯下降。安全科技投入的嚴重不足,影響了對煤礦自然災害防治技術的研究,所以一些自然災害也會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頻繁發生。
1.4 大多數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素質較低
由于煤礦工作勞動強度大,環境惡劣,工作時間長,并且全行業的工資收入差,在全國二十幾個行業中排名倒數第二,這導致了大量的人才流失,出現了“工程,技術,管理人才缺口多,愿意在煤礦長期工作的一線人才少”的現象。
對于很多煤礦工人來說,缺少安全文化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由于煤礦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煤炭生產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多,本應該是高素質人員從事的工作,由高素質人員來應對生產過程中出現復雜局面。但實際情況是:由于工資低,工作條件差,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加之目前獨生子女較多,很難招到足夠的高素質煤炭工人。因此,我們只能招收外來務工人員,既沒有受過專業技能培訓,也缺乏安全意識。不具有安全知識和技能的工人,在這個高風險環境中工作,很容易產生安全事故。
2 煤礦安全管理的改進對策探討
2.1 擴大安全技術的研發投入
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和技術改進是息息相關的,為此,企業要加大安全管理的技術研發力度,通過設立安全專項資金,使安全技術開發獲得較可靠的資金來源,并對資金的運用狀況加以嚴密審查,保證將每一筆資金運用到技術研發中。另外,組織技術團隊深入研究礦井災害性事故的成因,尋求事故預防的突破口,著力為安全管理注入強大的技術動力。還要積極購置先進的生產設備,積極嘗試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提高抵御安全風險的能力。
2.2 加強宣傳和職工培訓工作,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
煤炭生產企業要著力改進管理員工的作風和態度,自覺配合安全監管的進度。管理者要積極主動地投身于職工安全教育培訓中,克服安全培訓形式主義的不良傾向,創新培訓形式,可組織職工在工作之余收看安全教育警示片,提高職工安全防護意識;可以舉辦“安全生產心得交流會”,請每位職工現身說法,根據生產任務的分工,結合實際談下個人要注意和采取的各種安全生產措施,以及在井下所遇到的一些情況,供大家分享,促進經驗的互相交流和溝通,防止類似事故的發生;舉行“安全生產先進工作者”的評選活動,激發廣大職員安全生產的積極性和干勁。除此以外,企業高層領導要將生產人員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盡全力為其提供安全可靠的作業環境,努力改善作業條件,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為職工送去溫暖和關懷。
2.3 強化基層班隊建設,強化安全管理制度
煤礦安全管理在制度上要取得創新和突破,由監管型朝著自主型方向前進,探索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安全管理新模式,積極搞好安全巡檢,對礦井作業點開展明確地職責分配,落實責任到個人,事先確定每個生產環節潛在的安全風險,并通過責任人牽頭控制和預防。
強化班隊建設,提升促使各項安全法律法規落實到位,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增強執法團隊的綜合素養,形成領導班子戮力同心、有規必循、照章辦事的工作態度,調動執法團隊的力量服務于安全管理。
3 結論與展望
做好煤礦生產安全管理,預防和控制煤礦事故的發生,在保障員工生命安全的基礎上,確保煤炭工業的發展,是煤炭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世界上一些主要的煤炭生產國,如美國,澳大利亞,南非等國家,在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實現煤礦安全事故的有效控制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比之下,我國煤礦生產安全管理工作不盡如人意,煤礦安全生產形勢十分嚴峻,煤礦事故頻發,每年有數千人死于煤礦事故。要探究事故原因,關鍵在于人。據統計的煤炭企業由于人為失誤造成的事故約占事故總數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為了有效地控制和預防煤礦事故的發生,提高我國煤礦的安全生產,我們應加強對作業人員的安全培訓,加強安全意識。
煤礦安全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不斷完善和發展。隨著我國安全管理工作的日益完善,可以實現煤礦安全事故的有效控制,防止煤礦事故的發生,保障煤礦工人的安全,促進煤炭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安全評價[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12.
[2]王以功.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理念及實踐研究[D].山東泰安:山東科技大學,2013.
[3]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M].中國安全生產年鑒2012,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