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繼強 姜明松
摘 要:文章簡單介紹了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概念,以及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發展和意義,提出了建筑管理工作創新的一些措施,并著重介紹了施工現場管理和施工隊伍素質建設管理創新辦法。
關鍵詞: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創新與實踐
1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概述
工程項目管理就是運用系統的觀點、理論和方法對工程項目的組織、控制、協調和實施等活動的總稱。所以項目管理即是用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進行管理,項目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證項目目標按計劃順利的完成。
2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發展和意義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在我國自1984年實行施工項目招標承包制后,建筑業管理體制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1987年國務院提出推廣和學習“魯布革”工程經驗的活動中,建設部提出了在全國推行“項目法”施工的理論,要求建筑企業圍繞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搞好“兩制建設”:一是完善“項目管理責任制”、二是“項目成本責任制”。兩制建設實質上就是項目法施工的重要內容,也是工程項目管理的組成部分。為了不斷豐富和完善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理論,以指導項目管理實踐的進一步深化與發展,建設部也于1996年以“建工[1996]27號文發布《關于進一步推行建筑企業工程制度項目管理的指導意見》,”總結提出了19條規范性意見,這對施工項目管理的進一步推進產生了重大的作用。
近幾年,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工程項目管理也更值得我們去研究。工程項目管理的好壞更直接影響到國民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更直接的是企業生產效益。所以研究工程項目管理就是研究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研究市場經濟,研究技術進步,提高管理效率,意義十分重大。
3建筑管理工作創新的探討與實踐
3.1更新觀念,轉換機制
通過向廣大職工反復深入進行形勢與任務教育,促進廣大職工樹立市場、競爭、效益觀念,清除計劃經濟影響。以此為基礎,改革機構設置與部門職能,按照建立市場經濟體制,轉換項目管理經營機構。從機構上,設立市場合同部、工程技術部、施工管理部。市場合同部集合同管理、計劃管理、財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結算管理于一體,有利于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強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克服合同管理與資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脫離的弊端。對于施工管理部,賦予其在合同約束下對現場施工進度、技術、質量、安全、資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組織實施與協調管理職能,有利于形成現場施工管理與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協調一致的管理機制,解決現場調度長期存在的重進度、輕管理,重投入、輕核算的問題,改變“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業經濟效益。專設工程技術部,以適應工程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新的需要,加強對重大施工技術問題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關,為建設一流工程和創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實踐證明,機關報的機構設置和職能界定,與我們預期的目標基本一致,新的管理體制及其運行機制已初步實現轉換,并顯示出強大的生機與活力。
3.2提高計算機應用水平
提高的管理水平,實現現代化管理,必須應用計算機,計算機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重要工具。工程從中標到交工驗收,除必須具備較高的施工技術水平外,還應采用先進的現代化施工管理手段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這些管理手段則必須依靠計算機來完成。實踐證明,利用計算機輔助管理是提高施工企業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筑工業圍繞著縮短工期、降低造價、提高工程質量和投資效益引入了許多現代化管理方法,如網絡計劃技術和計算機輔助管理的普遍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種現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逐漸融入施工企業的日常管理活動中,對施工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投資效益的改善、工程質量的保證等都起了積極的作用。
3.3施工現場管理和施工隊伍素質建設管理創新
3.3.1項目實施規劃一旦批準運行,施工現場的管理就變得至關重要。現場工程管理就項目管理而言屬于戰術問題,而就企業管理而言,又屬于戰略發展問題。發展戰略是建筑企業成功的堅實基礎,但不少企業常常失敗在戰術方面。所謂戰術失敗,就是施工現場的問題沒有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從而使相關問題層出不窮,并導致戰略上的失敗。施工現場常見問題:①作業流程不順暢;②工程實體質量控制績效差;③現場施工設備、機具維護保養不到位,故障多;④異常事故重復發生,返工,事故增加,工程成本失控。一般來說,建筑業企業管理,尤其是工程管理所出現的矛盾和沖突大部分來源于責任部門的權責規定不清晰,部門間存在著利益沖突,以及過于繁瑣的表單記錄等多方面因素。為了解決以上問題,避免沖突的發生,企業可以考慮從流程分析和改善的角度出發,不斷改進現場管理。現場管理是通過對施工場地的安排、使用和管理,以及施工隊伍的組織和運行,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同時按照ISO9000體系和HSE體系文件的要求,搞好過程控制,減少事故,減少污染,保護環境,達到業主與各有關方的滿意。
3.3.2現場文明施工是現場管理的延伸,是體現現場管理水平和品牌文化的關鍵標志,也是企業核心能力培養的重要內容。換言之,施工企業若想在日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應得份額,就必須按照項目實施規劃,優化現場管理,不斷創新,不斷提高水平。下面筆者以施工隊長或班長的工作為例來進行分析。
第一步:在周計劃里,今天的施工任務是什么?需要調動哪些部門、個人和設備,以及材料和其它資源;涉及到的部門和人的素質及狀態如何,需要誰幫助按時、按量、按既定的方式和地點辦理;然后開始分派任務,并立即組織開展工作。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整理”。即明確區分需要的和不需要的材料、設備及其它物件,在現場保留需要的,清除不必要的物品,把“空間”騰出來以利于有效的組織生產;二是“整頓”。即對所需材料、設備及其它物件有條理地定置擺放,使現場所需物品擺放整齊,有標示,以便在開始作業后不用浪費“時間”找東西;三是“清掃”。使生產現場處于無垃圾、無灰塵的整潔狀態,創造一個干凈、有序的現場。如現場施工機械的設置應當按照施工總平面布置圖規定的位置和線路設置,不得侵占場地道路。施工設備進場必須經過安全檢查,以檢查合格的方能使用。施工機械操作人員應當建立機組責任制,并依照有關規定持證上崗,禁止無證人員操作。
第二步:開始完成作業任務,并開展組織和協調工作。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常常會碰到“窩工”現象。所以,隊長、班組長要堅持在現場運用目視管理。目視管理就是把現場管理中潛在的問題顯現出來,讓任何人一看就知道異常情形的所在,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要積極開展“清潔”活動,就是不斷地進行整理、整頓和清掃。這里涉及到場容管理問題,即施工現場,特別是主現場的現場面貌管理問題,包括入口、圍護、場內道路、堆場的整齊清潔,也包括辦公室內環境及現場人員的行為。這一方面與項目經理部的工作,與企業綜合管理工作構成一個體系,同時也代表著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
第三步:下班前的工作。施工隊長或班長要就以上幾個方面的工作情況(工作進展的情況,人員的工作狀態,設備的運轉情況)簽署確認表,第二天的工作任務,記下并布置第二天工作的建議和想法。在進行清理活動時把需要的留下,不需要的拉走。施工隊長若能夠天天都這么做,就是開展了“自律”活動。“自律”就是自覺執行現場的規定和規則,其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質”,養成工作規范、認真的習慣。
結語
項目施工管理創新責任制度的推行,使我單位在建項目效益顯著提高。項目經理在既在壓力又有動力的狀態下工作,效益意識、開源意識增強,項目人員積極性得到發揮,效果明顯。推行責任制后,公司利潤有了較大增長,項目市場意識普遍增強,核算意識明顯增長,項目成本得到控制,同時使一批懂技術、善管理、會算帳的管理人才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