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恩 趙洪俠
摘 要:職業教育事業快速發展,體系建設穩步推進,部分中職院校升格為高職院校,這種升格不能僅是等級和規模的升格,更重要的是辦學質量的升格。本文從課程定位與目標、課程設計、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及考核評價5個方面淺析了急危重癥護理的課程標準建設,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可供參考。
關鍵詞:急危重癥;高職護理;課程標準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事業快速發展,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培養培訓了大批中高級技能型人才。[1]隨著職業教育發發展及社會對人才要求的提高,一些地方中職院校采取合并或并入高一級院校升格為高職院校的情況已屬常態。濰坊護理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學院)是由原益都衛校和濰坊衛校合并組建而成。2011年3月經省政府批準,5月教育部備案。合并前,兩所衛校都是國家級重點學校、衛生部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基地、省級文明單位。為了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培養更高素質的護理人才,我學院重新制定了人才培養方案及專業課程的課程標準。在此謹以我學院護理系急危重癥護理課程標準為例進行淺析,以供參考。
1課程定位與目標。
1.1課程定位:《急危重癥護理》學是護理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專業拓展課,是一門關于各類急性病、急性創傷、慢性病急性發作及危重患者的搶救與護理的跨學科綜合性應用課程。[2]計32學時2學分,主要開設于三年制高職護理專業第二學年第四學期。這一時期,學生已經學習了英語、計算機、思想政治等公共基礎課、護理學導論、基礎護理等專業基礎課及內科護理、外科護理等專業核心課程,已經掌握了比較豐富的醫學護理理論知識,這為學習《急危重癥護理》等專業拓展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急危重癥護理這門課程也為下學期的見習實習奠定了基礎,本課程具有承前啟后的橋梁作用。
1.2培養目標:掌握急危重癥護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對危重病人進行應急處理和配合搶救的能力,能對急危重癥病人進行整體護理;畢業后能獨立地從事臨床急救護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護理人才。目標護理崗位:院前急救、急診科、ICU專科護士。
2課程設計
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創傷及災難事故等意外傷害的發生率不斷提高,以及急診科、ICU專科護士的要求,都要求我們改變傳統課程模式,進行課程設計。我們課程設計總的原則為: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以急危重癥崗位需求為依據[3],重點培養學生在急危重癥護理崗位必備的職業能力,目的在于使我們的學生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上獲得可持續發展。基于此,我們采取了與醫院護理專家共同開發設計課程的思路。
具體來講,首先我們學校教師通過與醫院護理專家進行崗位調研,明確醫院哪些崗位需要專業人才、勝任這些崗位需要具備哪些能力,然后針對這些能力,我們教師再開發相應的學習情景,構建學習領域。一句話,那就是醫院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就設計什么樣的課程來培養這樣的人才!
根據崗位調研所獲得的崗位需求信息,來制定我們的教學目標,主要包括知識、能力、素質目標三個方面。知識目標重點在于使學生掌握:常見急危重癥病人的救治原則和護理措施。能力目標:能對急危重癥患者進行正確病情評估與護理,運用急危重癥護理知識與技能進行現場急救及監護。素質目標:具有良好的醫療護理職業道德,牢固樹立“生命至上”、“時間就是生命”的搶救觀念。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識和護理安全意識,自覺遵守有關醫療衛生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護患溝通和團隊合作能力;具有從事護理工作的健康體質和健全人格,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
3教學內容。
我們依據“必需、夠用、貼近學生、貼近臨床護理”的原則來選取教學內容,將專業課程內容與護士執業資格標準相銜接。具體過程來講仍是院校合作的方式,那就是根據院前急救、急診科、ICU目標崗位群的典型工作過程和工作任務所要求具備的職業能力,結合護士執業資格標準來選取具體教學內容。
根據所處的醫療服務場所,具體教學內容分為3個模塊:院前急救、急診科救護和重癥監護。每個模塊以典型案例為載體,下設若干個具體情景,提出相應的護理任務,供學生學習。這是校內具體教學內容章節。
4教學實施。
大二學生知識儲備較豐富,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較好,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對專業知識技能有較強渴求。但融會貫通能力差,缺乏系統的臨床思維,動手能力欠缺。針對學生的這些特點,我們采用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方式方法組織教學,以期達到鍛煉學生系統的臨床思維、提高動手能力的目的。
我們有專兼結合的“雙師”教學團隊,所有的教學內容是分階段完成的,第4學期在學校通過專兼職教師“教學做一體”的教與學及嘗試開拓翻轉課堂、慕課等現代信息教育技術,使學生重點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及基本的實踐能力,5-6學期在醫院通過臨床護理帶教老師指導見習、頂崗實習來鍛煉臨床思維及實踐動手能力,完成崗位任務,提升職業能力,通過這種螺旋遞進式能力培養,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高層次的技能型人才。
我們有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的校內實訓基地,能夠滿足對常見急危重癥病人的模擬急救及監護護理。同時我們學院與60余所國內各級醫院建立了穩定的合作辦學關系,學生第三學年奔赴醫院進行頂崗實習,在實習中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進一步強化理論知識,提高動手能力,為成為高端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礎。
我們正在試驗著“院校雙證融通”。常規來講學生畢業獲得學歷證書,而醫院需要的是具有護士資格證的護士,基于此,我們在學生在臨床護理頂崗實習至少8個月之后至畢業之前,給予學生護士資格證考試輔導,爭取使我們的學生在畢業的時候就通過護資考試,獲得護士職業資格證書,從而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力。
5.考核評價
5.1考核包括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性考核2種,過程性考核成績由平日表現成績、實踐技能(實驗實訓)考核成績組成;[4]終結性考核成績采用期終筆試成績。平日表現成績占20%,由隨堂測驗、提問、作業、考勤、學習態度、課堂紀律、人文素養等構成,由任課教師根據構成要素自行評定;實踐技能考核成績占30%,由實驗實訓態度、實驗實訓操作技能、實驗實訓報告成績、實驗實訓單項或整體考核等構成(各小項所占比例:實驗實訓態度15%,實驗實訓報告成績25%,實驗實訓操作技能及考核60%,在課程實驗實訓項目結束后,根據每個實驗實訓項目考核的成績進行平均,得到該學生該門課程實驗實訓的成績);期末考試成績占50%。
5.2頂崗實習學生成績采用出科考核的形式,出科考核由所在科室的臨床帶教老師進行,包括理論和技能操作兩部分,采取筆試、口試和現場操作等方式,成績評定采取百分制,實習的所有科室出科考試的平均成績為頂崗實習成績。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6/22/content_8901.htm.
[2] 王慧珍.急危重癥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1-3.
[3] 金玉忠,王衍,田賓,等;《護理專業開設崗位職業能力綜合訓練課程的嘗試》[A];第八屆全國護理高職高專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張桂香.基于信息技術環境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質量評價[J].繼續教育.2011.(7):34-37.
作者簡介:姓名:李發恩,男,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醫學護理教育。單位:濰坊護理職業學院,郵編:26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