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作為高知識人群的大學生將會受到各方帶來的壓力,并給他們的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有關大學生的心理危機方面的干預研究成為了教育界最為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而這一課題的研究應當建立在了解大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危機類型和特點的基礎之上。文章將充分探討大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危機以及其心理危機所存在的特點,進而從預防和干預兩個方面提出針對大學生的心理危機方面的干預方案構建。
關鍵詞:心理危機;大學生;干預;類型特點;方案構建
我國大學畢業生的人數成逐年上升的趨勢,而在他們的學習生活中,除了會受到家庭、情感、交往等各方面所帶來的壓力之外,還將面臨嚴峻的就業市場所帶來的競爭壓力,給他們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據調查統計,我國近有一半的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不健康或者是亞健康的問題,甚至其中會出現自殺的現象,因此,有關大學生的心理危機方面的干預研究成為了教育界最為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
一、大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危機的類型及特點
大學生在社會中屬于一個特殊且獨立的群體,他們不僅要完成學生學習的工作,還需要如社會人群一般為自己將來的就業考慮,因此,他們的心理狀況會產生的巨大的變化。
1.大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危機的類型
大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危機的類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1)發展危機。人的成長過程處在一個不斷變化和發展的空間中,而這個空間所產生的變化往往會對人產生一定的影響。大學生所存在的發展危機就是由于無法適應他們所成長空間的變化和發展,如初入校園在學習生活方面的適應問題、年齡層變化所存在的情感方面的問題、思維模式轉變所存在的家庭宏圖問題等。
(2)情境危機。發生一些突發性事故或者是無法預測的事件,對人的心理健康所造成的傷害,被稱之為情境危機。對大學生而言,遭受或是目睹交通意外、經歷自然災害、突發疾病等等這些負面、不好的體驗都可能成為大學生產生心理危機的因素。
(3)存在危機。當人因為思考有關人生的重要問題如生存價值、生活目標等時所產生的焦慮、悲觀等消極情緒對人的心理健康所造成的影響,被稱之為存在危機。大學生面臨著人生的多種選擇,因此在心理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而心理危機就是由于這些矛盾激化所產生的心理問題。
2.大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危機的特點
大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危機具有突發性、緊急性、痛苦性、無助性和危險性的特點。其中,突發性指的是心理危機所產生的不可控性;緊急性指的是心理危機就如同疾病一般在發現時要緊急采取應對措施;痛苦性指的是心理危機產生時帶給人不同于疾病卻超乎于疾病的痛苦,往往是精神上的折磨;無助性指的是心理危機產生時帶給人的無力感;危險性指的是產生心理危機時可能所造成的危害,這種危險性有時甚至會危害生命,這也是心理危機中最為重要的一方面特點。
二、有關大學生在心理危機方面干預方案的構建
根據大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危機的類型和特點,可以將有關心理危機方面的干預方案構建拓展為預防和干預兩個方面,并根據大學生成長和自我認知的實際情況制定與之相關的具體方案。
1.有關大學生在心理危機方面的預防方案
(1)開展有關心理危機方面的宣傳教育
通過宣傳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人們對心理危機在認知方面的錯誤觀念,進而促使人們能用一顆包容的心對待存在心理危機的人。在大學校園中進行有關心理危機方面的宣傳教育可以通過多樣化的途徑如,利用廣播的形式通過聲音來宣傳、利用板報和校刊通過文字和圖片的形式來宣傳、利用電視和電腦通過多媒體的形式來宣傳等等。通過這種多樣化的宣傳方式可以有效宣傳心理危機所產生的危害,并使廣大師生提高在心理危機方面的辨別能力,了解相關發現心理危機后的應對方法。同時,對于心理危機方面的宣傳教育也是一個大學生在心理危機方面干預意識的有效方式,并有利于各高校針對大學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危機建立強有力的外圍干預系統。
(2)開展有關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普查工作,并建立檔案
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普查并建立檔案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就一般情況而言,大學生所做出的具有一定危害性的行為除了受到外部因素影響之外,還有一點原因就是自身在心理素質方面的缺陷。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普查并建立相關檔案,其目的就是為了充分了解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心理狀態的變化,以便能及時發現他們潛藏的心理危機。因此,各班級的輔導員以及心理委員要能夠定期對班級學生進行相關的心理狀況普查,并及時更新檔案,來預防班級學生的潛在心理危機。
(2)在校園中建立一套關于心理危機方面的預警管理方式
建立相關的危機預警,有利于幫助大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正確地對待心理危機,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并且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培養大學生養成在克服困難方面決心,使困難逐漸成為大學生成長的推動力。因此,關于大學生在心理危機方面的預警管理,學??梢砸詫W生的管理工作和素質教育為基礎,建立專業的管理機構并設計一套有效的危機預警的管理流程,使校園內部形成一套專業的反饋學生心理信息的系統,從而及時準確的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狀態,預防心理危機的形成。
(3)設計相關的心理危機指標體系
要有效的干預大學生可能產生的心理危機首先必須要有一套劃分心理危機的指標體系,以便教育工作者能對大學生的心理變化做出及時準確的判斷。學校可以根據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大學生的年齡層出發,分析可能會引發他們心理狀態產生變化的因素,如:學習、情感、生活、家庭、就業等,依據不同因素的特性制訂一套科學的指標體系,同時可以理性先進的網絡技術獎這一套指標體系制作成電子板塊,從而提高學校在心理危機工作處理方面的效率性。
2.有關大學生在心理危機方面的干預方案
關于大學生在心理危機方面的干預工作,學校可以依據大學生產生心理危機的不同原因以及不同心理危機所存在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干預。而針對大學生所產生的不同的心理危機所進行的干預工作,從另一方面講就是充分利用社會信息資源形成一套由社會所支持的應對大學生存在心理危機的系統。關于大學生在心理危機方面的干預工作可以從以下的兩個方面進行:
(1)朋輩互助的方式
以朋輩互助的方式來實施大學生在心理危機方面的干預工作,指的是學校選擇具積極陽光的學生進行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訓,并讓他們在學生中實施相關的心理健康咨詢服務,同時為其他學生平時的學習生活提供幫助的一種利用同齡人之間年齡層相同、受教育相同能夠進行平等交流的危機干預方式。這種同學、朋友之間相互幫助、相互輔導的方式有利于更加有效地解決學生在大學生活中因某些因素產生的心理困惑,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在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方面的能力。
(2)學校家庭共同干預的方式
造成大學生產生心理危機的因素有很多,家庭是其中一項較為主要的因素,因此,心理危機的干預工作不能忽視家庭的重要性。在當今社會,單親家庭的數量逐漸增多,而這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因此關于大學生在心理危機方面的干預工作應當與學生家庭之間緊密相連。一方面,學校可以通過建立關于學生家庭狀況方面的檔案,來充分了解大學生的家庭狀況,將單親家庭的學生納入心理危機產生的預防范圍內;另一方面,學校應當保持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除了讓家長充分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之外,還要想家長了解學生與家長之間溝通交流的狀況,以便更加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同時,學校還應當及時將已經產生心理危機的學生的狀況與學生家長之間進行及時的溝通與交流,讓學生家長能為學校對學生所產生的心理危機的干預工作提供幫助,同過學生家長與學生之間的親情力量幫助學生打敗心魔。
時代的飛速變化使大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往往會面臨許多無法預測的困難,如果不能及時幫助大學生解決這些困難,很可能造成他們心理上的問題產生,因此,學校應當及時做好預防和干預工作,在最大程度上幫助大學生實現身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章明明,饒東方. 大學生心理危機成因特點及預警機制的構建[J]. 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8).
[2] 王瑤. 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策略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 2015(25).
[3] 臧凱. 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系統研究[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29).
[4] 陳肖東,王常有. 構建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機制初探[J]. 學園. 2015(22).
作者簡介:張晶,性別:女,民族:漢族,出生年月:1981年11月,籍貫:湖北省京山縣,工作單位: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歷:本科,職稱: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