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結合在線開發課程建設“適合網絡傳播和教學為基礎,以利于激發學生興趣和提高學習成效為目標,受眾面廣量大的專業核心課程為重點”的要求,構思了《單片機技術與應用》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方案,并提出了“線上線下、交互式”教學模式圖。
關鍵詞:在線開發課程;單片機技術與應用;教學模式圖
基 金: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校級課題,“虛擬現實技術在高職電子產品設計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編號201415,主持
《單片機技術與應用》是電子、計算機、通信、電氣自動化、物聯網等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經對我校《人才培養狀態數據(2015)》分析得知,我校現有6個學院,14個專業,4855人學習《單片機技術與應用》類似課程,符合在線開發課程建設“適合網絡傳播和教學為基礎,以利于激發學生興趣和提高學習成效為目標,受眾面廣量大的專業核心課程為重點”的要求。
表1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單片機技術與應用》
類似課程開設情況統計表
開課合計:6個學院,14個專業,4855人 (數據均來自學校《人才培養狀態數據(2015)》)
結合課程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學生動手實踐能力,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緊密結合應用電子專業的發展需要的特點,參照電子產品裝接工、維修電工、單片機設計工程師的職業資格標準,思考在線課程建設中將本課程的教學活動設計成若干個項目,以項目為單位組織教學,采用“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并以典型設備為載體,通過具體案例,讓學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時,引出相關專業理論知識,使學生在技能訓練過程中加深對專業知識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社會能力的提升。項目選取參考要素如表2所示。
表2 《單片機技術與應用》在線開放課程項目選取參考要素
課程建設模式的設計方面,思考將多年的課程教學中積累的大量不同形式的學習素材,通過在線課程建設,形成“線上線下、交互式”教學模式。包括:實訓教室、知識教室、仿真教室、進階教室;企業工作室、創新工作室、圖書圖書資料室、自學工作室,如圖1所示。
圖1 “線上線下、交互式”教學模式
其創新點就是打破傳統的在教室中學習理論、在實訓室中實驗驗證這種單一教學模式, 建立起了由教室到實訓室、由虛擬到真實、由課內到課外、由學校到企業、由基礎到進階、由進階到創新、由書本到網絡的立體化教學模式,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的學習與實際工作氛圍更加貼近,實現無縫對接。
為了使課程基本資源系統和完整,更好的服務于教師、學生和社會學習者,既能系統反映本課程教學理念、教學思想、教學設計、課程資源配置與應用,又能充分反映課程改革成果,展現課程團隊教學風采,計劃開發匯總以下基本資源:模塊概要、知識點和技能點及注釋、電子教材、教學課件、知識點Flash課件、全程教學微課、教學案例、學習手冊、實訓虛擬仿真、實訓操作演示、在線測試習題庫和試題庫系統;拓展資源:單片機技術資料、常見問題匯編、名詞術語集、視頻資源庫、圖片資源庫、工程案例庫、職場規范集、專家講座資料集等。
具體在《單片機技術與應用》在線課程建設中擬重點考慮:
(1)資源的豐富性
為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了解掌握更多的單片機知識,可以充分利用在線課程網絡化優勢,提供多種形式的資源,讓學生全方位接觸單片機的相關知識和應用。
(2)資源的動態性
網絡的特點是及時性和更新快,為了吸引學生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后期重點加強對在線課程的管理,經常更新內容,及時增加新資料。動態的豐富資源吸引學生更加關注課程網站。
(3)在線課程的應用
考慮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將計劃建成的在線課程應用于更多專業和學校,并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逐步完善課程資源,實現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 胡威;內容可定制的一體化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計算機教育》, 2015(5).
[2] 高艷飛;基于“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包裝結構設計課程改革;《包裝學報》, 2012(2):93-96.
作者簡介:陳學昌(1979—),男,碩士研究生,電路與系統專業,講師,現任職于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應用電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