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湘子
摘 要:醫院是一個特殊的場所,經常聚集著很多患者和非患者,病原體隨著這些人的出入而潛入醫院,進行繁殖。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尤其是隨著醫療器械、治療技術的進步而伴隨著排出多種廢水。醫院污水主要是醫院的診療室、化驗室、病房、洗衣房、X片照相室和手術室等排放的污水。本文主要介紹某縣中醫院污水進行處理并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的工藝設計。
關鍵詞:醫院污水;工藝設計;排放標準
1概況
某縣中醫院是一個綜合性的大型醫院,該醫院污水主要來自門診、病房、化驗室、注射室、食堂等,該污水中含有病菌、病毒和寄生卵,這些微生物在環境中有一定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如直接排放會對水體產生污染,對人畜產生危害,因此,必須進行達標后才能排放。因此,將廢水進行處理后達標排放,將會大大改善環境質量?
1.1處理水量
醫院的用水量和排水量根據醫院的規模、性質、所處地區的生活習慣和醫院設施情況是有很大不同的。根據中醫院的現有排水情況及國內同類醫院的排水量狀況,確定中醫院污水處理站的設計規模如下:?
綜合污水排放量:床位1000張,設計污水排放量200m3/d。
1.2進水水質
CODcr:300mg/L,BOD5:160mg/L,SS:100mg/L,PH:7-8
1.3排放標準
排放標準執行《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標準。CODcr≤60mg/L,BOD5≤20mg/L,SS≤20mg/L,PH:6-9。
2工藝設計
醫院污水經院區已建化糞池沉淀大顆粒物及糞便后自流進入格柵井,通過格柵去除漂浮物等雜物后進入調節池,進行水質水量均衡調節,再經污水提升泵提升至水解池進入接觸氧化池,通過好氧生物處理降解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后進入二沉池,沉淀后進入消毒接觸池,在進入消毒接觸池前用二氧化氯水射器投加在二沉池出水管上,消毒處理后的污水,其物化指標及生物學指標均達到排放要求,可直接排入市政管網。沉淀后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接觸氧化池,剩余污泥排入濃縮池進行污污泥池,經消毒后由環衛部門運至指定地點進行處理。
2. 1格柵井
院區污水自流進入格柵井。格柵可起到攔截廢水中大的懸浮物的作用,降低后續處理構筑物負荷的作用,格柵上截留的雜物采用人工定期清除。
格柵井尺寸:3.0×0.6×1.7m,結構類型:地下鋼筋混凝土結構。選用人工格柵一臺,格柵間隙δ=5mm,柵寬600mm,材質:不銹鋼。
2.2調節池
格柵井出水進入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后由潛水提升泵提升到后續處理單元。
停留時間:t=6.0h,有效水深:2.0m,工藝尺寸:5.0×5.0×2.5m,結構類型:地下鋼筋混凝土結構。設污水提升泵2臺,1用1備,性能參數:Q=10 m3/h,H=10m,N=0.75kw。
調節池內設置預曝氣系統,所需曝氣量為1.0m3/min,由接觸氧化池鼓風機提供。池底曝氣裝置采用穿孔管曝氣。調節池設置液位計,在處理站中心控制室監測調節池水位,并據此自動控制潛水泵開停。
2.3接觸氧化池
接觸氧化池通過好氧生物處理降解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采用二沉池污泥回流以提高接觸氧化池污泥濃度,污泥回流比為50%-100%,共設置2座。
停留時間:t=6.0h,有效水深:2.0m,單座工藝尺寸:5.0×5.0×2.5m,結構類型:地下鋼筋混凝土結構。設污泥回流泵2臺,互用互備,,性能參數:Q=10m3/h,H=10m,N=0.75kw。污泥回流泵置于設備間內。池內設置填料。池底曝氣裝置采用可變微孔曝氣器。
2.4二沉池
二沉池采用斜流式沉淀池,共1座。表面負荷:2.5m3/m2·h,單座工藝尺寸:3.0×2.3×2.4m,結構類型:地下鋼筋混凝土結構。
二沉池污泥排入儲泥池,經污泥回流泵提升一部分回流至接觸氧化池,剩余污泥經消毒后定期外運。這種污泥處理方式運行管理很方便,節省了設備和基建投資,適合小型污水處理站。
2.5消毒接觸池
二沉池出水自流進入消毒 接觸池進行消毒處理。停留時間:t=1.0h,工藝尺寸:3.0×2.0×1.4m結構類型:地下鋼筋混凝土結構。
消毒劑采用二氧化氯,設一套二氧化氯發生器,水射器投加在二沉池出水管上,投加量不小于25mg/L,然后進入消毒接觸池。二氧化氯發生器有效氯產量1250g/h,功率0.3kw。
2.6儲泥池
儲存二沉池排出污泥,經污泥回流泵提升一部分回流至接觸氧化池,剩余污泥經消毒處理后定期外運。工藝尺寸:2.0×2.0×1.5m,結構類型:地下鋼筋混凝土結構。
2.7除臭裝置
在格柵井、調節池、接觸氧化池等建構筑物中易散發臭氣,在本工程中,將這些構筑物加蓋,并用引風機將這些廢氣通過管道收集系統輸入活性炭吸附罐內進行處理,處理后廢氣通過新建綜合樓煙道高空排放,消除臭氣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選用離心通風機兩臺,1用1備,性能參數:風量Qs=1200 m3/h,全壓P=990Pa,功率N=1.5kw。除臭除味采用活性炭吸附裝置,選一臺活性炭吸附罐,直徑φ=1.0m,高度3.5m。
2.8鼓風曝氣系統
接觸氧化池供氧通過鼓風曝氣來提供,氣水比取10:1,所需曝氣量為8.33m3/min,調節池預曝氣系統所需曝氣量為1.0m3/min,則總需風量為9.33m3/min,選兩臺鼓風機,1用1備,性能參數:風量Qs=9.33 m3/min,風壓P=49kPa,功率N=15kw。
2.9設備間
內放鼓風機、污泥回流泵及除臭裝置等。工藝尺寸:8.0×3.0×4.2m,結構類型:地下鋼筋混凝土結構。
2.10輔助用房
本項目輔助用房有化驗室、值班室、控制室及消毒間。工藝尺寸:10.0×4.5×3.0m,結構類型:磚混結構。
參考文獻
[1]《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
[2]《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