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高壓輸配電線路專業信息化建設整體方案進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多維度專業信息化建設的建設思路,通過實踐證明,專業信息化建設可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同時也為高職院校相關專業的信息化建設提供較好的借鑒。
關鍵詞:高壓輸配電線路專業;專業信息化;多維度信息化;解決方案
基金項目:本文系高壓輸配電線路施工運行與維護廣西優勢特色專業建設項目及2013 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創建高壓輸配電線路施工運行與維護專業共享型教學資源庫的研究與實踐”的研究成果。
0 引言
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高壓輸配電線路專業是廣西特色專業及課程一體化建設專業、廣西優勢特色專業、中央財政支持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建設專業,近年來,在專業人才培養上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一定成果,尤其在專業信息化建設上,大膽創新,推出了專業“多維度信息化”的建設理念,即專業網站、實訓教學項目、教學評價系統、教學資源庫、在線課程、教學管理等多維度推進了信息化建設,在同類專業的信息化建設中,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
1.專業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類社會進入了知識爆炸年代,信息化是各行業發展的趨勢,為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職業院校在專業建設中,也必需要推進信息化建設。高壓輸配電線路專業教學有著其獨特性,主要體現為:專業的一些實訓存在項目很大型、不可重復、實訓耗材費用高等特點,例如線路施工中的張力放線、施工測量、線路檢修等,跨越范圍廣;鐵塔基礎施工,包括基礎開挖、模板的安裝和基礎的澆制,在實際施工中,基一旦澆制完成,再也不能重復了;導線連接訓練用的壓接管,電纜終端頭制作等實訓耗材費手高,這些困難使得很難在實訓室或實訓場地完整的實施,借助于信息化手段,采用虛擬的生產工藝過程,可解決這些難題。另外,專業建設、教學評價活動、教師的課程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大量的數據進行處理,且要求及時準確,信息化的建設,就可以實現這些目標。
專業的信息化建設不僅解決了專業實訓所遇到的難題,同時也解決了學生學習的難題, 還解決了教師在教學中的評價及學生管理的問題,隨著專業信息化建設的推進,人才培養質量將得到較大提高。
2. 高壓輸配電線路專業多維度信息化建設整體方案
高壓輸配電線路專業多維度信息化建設整體方案包括“四結合” 信息化實踐教學、專業網站、教學評價系統信息化、教學實訓項目的遠程監控、教學資源庫、在線課程及教學管理信息化。目前,這些信息化建設內容已經在推進建設之中。
2.1 實訓教學項目的信息化——“四結合”的實訓教學模式
在實訓教學項目上,創新性地提出了“四結合”的信息化實踐教學模式,通過與電力建設公司、電網公司、超高壓輸電公司等企業合作共建高壓輸配電線路實訓基地,通過虛實結合,解決了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作業面廣、耗材大、不可重復的困難,滿足了人才培養的需要。
所謂“四結合”,就是引入信息化技術,在線路施工實訓教學中,采用了“虛”與“實”兩種項目的融合,在輸電線路運行與檢修實訓教學中,采用了 “虛”與“實”兩種任務的融合,在電力電纜技術實訓教學中,采用了“虛”與“實”兩種過程的融合,在線路設計實訓教學中,采用“虛”與“實”兩種崗位的結合,通過真實的工作環境與虛擬工作場景相結合實施實踐教學,破解實踐教學難題,使專業學生技能得到了有效的訓練,實現與工作崗位技能的零對接。
2.2 教學評價系統的信息化
2.2.1 教師評價的信息化
在教師的評價上,以往的做法是比較單一的,就是以學生評教師為主,對教師的評價不全面,也缺少客觀性。對教師的評價應當是全方位的,包括同行評價、領導評價,以及科研、競賽、項目建設等方面獲得的成績,這些才是對教師的綜合客觀評價。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教師評價系統,設定較為詳細的評價指標,可較好地實現對教師的評價,評價結果可作為教師評優和晉升的依據。
2.2.2 課程評價的信息化
高壓輸配電線路專業的實踐性課程所包含的實訓項目或任務較多,課程的評價以過程性評價為主,每個項目的權重不同,要對學生完成的每個實訓項目進行教師評價、小組自評、項目小組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然后根據各個評價的權重,統計出一個項目的成績,課程結束,完成所有項目后,如果沒有綜合測試,就會直接得到課程成績,如果有理論測試或綜合測試,則再加上這部份成績。沒有信息化的建設,過程考核會是一個復雜的工作,教師工作量非常大,難以完成。在實施課程評價信息化后,教師和學生在完成一個實訓項目后,可立即通過手機對項目進行評分,提高了課程評價的實時性。
2.3 共享型教學資源庫建設
在專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共享型教學資庫建設必不可少,2013年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高壓輸配電線路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已列入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重點研究課題,建設的目標就是打造南方電網區域輸電線路工程領域的技術交流互動平臺,為專業教師、學生、企業員工和學會學習者提供行業標準、職業信息、專業課程培訓學習以及專業素材等資源,為提升行業從業人員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提供有效的幫助。
高壓輸配電專業教學資源庫分為3層4庫12子庫,二層分為專業、課程、培訓、競賽四個大庫,每個大庫又可分為多個子庫,通過兩年多的建設,資源庫建設目前已初具規模,以學院專業教師團隊為主導、企業行業參與,進行了資源庫運行機制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4在線課程
在線路開放課程即慕課,也是近年來專業建設的重點,是衡量專業建設成效的重要指標之一。為此,高壓輸配電線路專業信息化建設時,也集中優勢資源,與專業群共建公共平臺課程,專業團隊教師重點打造骨干核心課程。公共平臺課程包括電路基礎、電機技術、電子技術、電氣工程CAD、高電壓技術,這些課程專業群采用同一標準,由課程負責人進行統一建設,加強了資源的整合。專業團隊教師集中精力進行輸電線路施工、輸電線路運行與檢修、輸電線路設計、線路帶電作業技術、電力電纜技術等專業骨干課程。在線課程使用成熟的課程平臺如超星泛雅平臺,較為友好的界面,使課程建設變得更為簡單和輕松,在制度上引入激勵政策,把課程建設成效列入年終考核,促使專業教師人積極參與,也使得在線課程建設不斷獲得新進展。
2.5 教學管理信息化
2.5.1 教學管理平臺
在教學管理上,學院有統一的教學管理平臺,平臺可實現學生學籍管理、學習成績登記、課程安排、成績查詢、評教等功能,教師個人可通過平臺進行每個學期教學任務書和課表的下載、成績錄入及輸出,學生可通過系統進行評教、成績查詢等,專業負責人可通過系統錄入每個年級的專業教學計劃,教務系統可為每學期的教學安排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是專業信息化的組成部分。
2.5.2 專業建設項目管理信息化
隨著專業建設的不斷向前推進,專業及專業群所獲得的建設項目經費逐年增長,對項目建設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為了提高項目建設的質量,高效完成項目建設任務,項目管理的信息化必不可少。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項目建設管理由過去的終期考核逐漸過渡為過程考核,每完成一項內容,都要及時記錄,通過項目管理系統,很容易掌握項目建設進展動態。
教改項目管理系統分為項目管理模塊、成果管理模塊和信息管理模塊。項目管理模塊收錄歷年教改項目數據庫信息,可實現項目查、統計、經費管理、項目跟蹤等功能,成果管理模塊可實現項目驗收、成果展示、成果獎查詢和成果獎統計等功能;信息管理模塊主要用于實時發布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立項、結題和評獎等信息,加速管理信息的傳遞和反饋袁實現網絡信息實時更新和溝通交流。
3.結束語
專業信息化建設是目前我國高職教育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通過對高壓輸配專業信息化建設方案的探討,明確了專業信息化建設的方向,為高壓輸配電線路專業信息化建設奠定理了論基礎,對推動專業教學改革的深化和教育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甘瑤瑤,高校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信息化管理的研究與探索——以廣東海洋大學為例,課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23期.
[2] 馮騫等,江蘇省高校品牌專業信息化建設現狀分析與策略研究,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7.6 第3期.
[3] 李盛林等,輸配電工程人材培養模式的探索,硅谷,2008,(23),168、196.
[4] 李盛林等,高壓輸配電線路專業虛實結合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23).
[5] 黃姍姍,大學校園信息化建設方案,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