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岑 馬利多 萬志紅


摘 要:根據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從人口死亡率、嬰兒死亡率等方面分析張灣區的人口死亡水平。最后得出結論為張灣區總人口死亡率為5.93‰,男性和女性的死亡率分別為7.23‰和4.58‰,張灣區的死亡水平較低。
關鍵詞:張灣區;人口;死亡水平
1引言
隨著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落下帷幕,其中人口死亡的相關數據具有極大的研究和探討的價值。人口死亡是人口研究的重要課題,人口死亡水平可以反映人口的健康水平,衡量社會發展程度。
研究十堰市張灣區的人口死亡水平讓我們了解張灣區的人口群體特征及其衛生狀況,醫療水平等等,本文是從粗死亡率、嬰兒死亡率等方面對張灣地區的人口死亡水平進行整體的估計,以便對當地公共衛生事業制定政策提供指引。
2十堰市張灣區人口死亡水平估計
2.1張灣區人口概況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資料得出,2010年十堰市張灣區共計333940人,其中男性170720人,女性163220人。由此可以繪制出張灣區人口金字塔,可以看出其金字塔屬于成年型。從人口年齡結構對今后人口增長速度影響的角度,又可將人口金字塔分為增長型、穩定型和縮減型,張灣區人口金字塔塔頂和塔底基本一致,塔尖在逐漸收縮,所以又屬于穩定型人口金字塔。同時張灣區的中青年人口比重高于兒童與老年人口,中青年78830人,兒童52750人,老年人口42530人。中青年人口集中在45-59歲之間,兒童集中在4-14歲之間,老年人口集中在65-75之間。從性別看,在35-50歲之間差異較為明顯,男性數量高于女性。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思想觀念的改變以及國家政策的引導,張灣區的出生率可能會繼續下降,人口金字塔將會變成縮減型。
2.2張灣區人口死亡率
死亡率本身就是分析一定區域死亡水平最常用的指標,根據人口普查得到的數據用不同的死亡率對某個地區的死亡水平進行分析,比較不同地區的死亡率是十分必要的。得到總死亡率也被稱作一般死亡率或粗死亡率,是衡量一個人口死亡水平常用的指標。所以本文直接使用十堰市張灣區2010的全部死亡人數與張灣區的人口數的比值,用以說明張灣地區在2010年全部人群生命威脅程度的一個統計量。
張灣區總人口死亡率為5.93‰,男性和女性的死亡率分別為7.23‰和4.58‰,以張灣區總人口做標準進行標準化后,男性和女性的死亡率分別為3.69‰和4.58‰,由此可以對比出男性死亡率高出女性0.89‰。
2.2.1張灣區分性別、年齡段死亡率
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張灣區的總死亡人口為1980人,而張灣區的總人口數量為333940人,各年齡段的死亡率在一定程度上的有所差異。總體看來,張灣區的死亡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不斷增大,60歲以后死亡率增加的幅度尤其明顯。從性別上看,男性死亡率明顯高于女性,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這種差別也更加明顯;從各年齡段的死亡率來看,0-59歲的死亡率都相對較低,在這個階段男性、女性及總死亡率最高值分別為7.24‰、3.29‰、3.95‰,從60歲開始,死亡率明顯升高,到85-89歲時,男性死亡率達到73.86‰,而女性死亡率也達到34.09‰。
2.2.2張灣區與十堰市、湖北省人口死亡率差異比較
2010年十堰市的男性和女性死亡率分別為6.06‰、4.3‰,總死亡率為5.22‰;2010年湖北省的男性和女性死亡率分別為4.22‰、3.3‰,總死亡率為3.79‰。
由此可以看出張灣區的死亡率與十堰市的死亡率大致相同,總死亡率都在6‰左右,女性死亡率在4‰左右,但是男性死亡率張灣區較十堰市高2.03‰,這可能與張灣區人口的職業有一定相關性,張灣區是十堰的經濟較發達地區,居民也較多的從事與汽車相關行業,所以男性死亡率出現了略高的情況。
表2-1 2010年張灣區分性別、年齡段死亡率(‰)
與湖北省死亡率相比,張灣區三個指標都高于湖北省,其中總死亡率高出3.53‰,男性和女性死亡率分別高出了1.71‰和1.18‰。
上文中湖北省死亡率情況由湖北省原始統計數據所得,其中湖北省總死亡率僅為3.79‰,但查看湖北省統計局統計年鑒,我們可以發現,湖北省總死亡率為6.02 ‰,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為在利用原始數據進行計算時并未對原始數據進行修正,由于經濟水平、衛生條件以及人們思想觀念的差異原始數據存在著較大程度的死亡漏報、重報和錯報的情況。
2.3嬰兒死亡率
嬰兒死亡率是一個地區居民健康水平的衡量標準,也是評價一個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婦幼保健工作的指標。由于它的重要性,所以它也是衡量一個地區死亡水平的重要指標。十堰市張灣區的嬰兒死亡率較低僅為3.62‰,從側面反映出張灣區的醫療衛生水平較好。
我國嬰兒死亡率地區分布不均衡,呈現出從沿海到內地再到邊遠地區依次遞增的特征。十堰市張灣區在我國中部地區,死亡率卻低于沿海地區,這可能是因為張灣區經濟發展較快,同時政府加大了相關醫療衛生資源的投入,使嬰兒死亡率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2.4張灣區人口死亡模式分析
死亡概率是一批人活到確切年齡x歲之后,在活滿x+n歲之前可能死亡的比率。即在確切年齡x歲與x+n歲之間死亡的人數與活到確切年齡x歲的人數之比。是說明死亡水平的一個指標。死亡模式則是某一地區人口的由死亡概率所呈現出來的形式。能夠更加具體和形象的顯示出一個地區的死亡水平,如圖2-1所示。
由圖2-1可以看出,十堰市張灣區在2010年的死亡模式有較為明顯的特點,總體上看嬰兒死亡概率較低,1-50歲的死亡概率都維持在較低的水平波動范圍,在50-60歲這個區間內,死亡概率在慢慢升高,但是線條較為平緩,升高的幅度并不明顯,但60歲以后死亡概率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增高,線條逐漸變得陡峭,說明隨著年齡的增高死亡概率增加的幅度也更加明顯。
圖2-1 張灣區2010-2011年男、女及總死亡模式比較
從性別上看,男性的死亡概率普遍高于女性,但在60歲以前,男女的死亡概率相近,沒有明顯差異,從60歲以后差異開始逐漸顯現,隨年齡的升高而差異越大,其差距甚至高達204.42‰。
3結論
張灣區總人口死亡率為5.93‰,其中嬰兒死亡率為3.62‰,男性和女性的死亡率則分別為7.23‰和4.58‰,以張灣區總人口做標準進行標準化后,男性和女性的死亡率分別3.69‰和4.58‰,男性死亡率明顯高于女性,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這種差別也更加明顯。不同年齡段死亡率存在較大區別,0~59歲的死亡率都相對較低,60歲開始,死亡率明顯升高。張灣區嬰兒死亡率為3.62‰,處于較低水平。
參考文獻
[1]聶富強,宋國軍.中國嬰兒死亡率控制:地區差異、實證分析與政府干預[J].中國人口科學,2005,27(4):1-2.
[2]翟振武,路磊,羅茂初,曲海波.現代人口分析技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120-158.
[3]王倩.山東省人口死亡水平估計和死亡水平差異及死亡原因析[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0,3-4.
作者簡介:易思岑(1990.7-)女,漢族,四川達州人,在讀碩士研究生,單位:云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研究方向: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馬利多(1990.1-)女,漢族,云南文山人,在讀碩士研究生,單位:云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研究方向: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萬志紅(1992.12-)女,漢族,云南昆明人,在讀碩士研究生,單位:云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研究方向:醫藥衛生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