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中
摘 要:城鄉一體化發展進一步推動了醫療制度改革,近年來基層醫療機構的工作質量得到明顯的提高,工作范圍也逐漸擴大,但是不可忽視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藥物管理的安全性與規范性等,為了提高藥事管理工作的水平,基本藥物制度得以提出并實施。文中將根據基本醫療制度的內容分析該制度的提出對藥事管理工作產生的影響,然后提出在該制度應用的背景下基層醫療機構開展藥事管理工作的途徑與方法。
關鍵詞:基本藥物制度;基層醫療機構;藥事管理
基本藥物制度是醫療制度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實踐的進一步加深,我國已建立起了基本藥物制度,該制度能夠為藥事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使基層醫療機構的運行機制回歸正常軌道,但是與此同時該制度的實施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因此對該制度下基層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工作的探究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
1基本藥物制度對藥事管理工作的影響
對于基本藥物制度的指導作用應當辨證看待,其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消極的方面,具體來說受到影響的藥事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1.1藥品采購工作
基本藥物制度對藥品的選擇與采購工作予以了嚴格的規定,基層醫療機構所選用的藥品必須是國家或地方基本藥物制度所規定的目錄中的藥物,不可隨意選擇。負責藥事管理的委員會沒有權力自制處方集或者選擇藥物引進渠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會對臨床用藥治療工作會造成一定的阻礙,使可供使用的藥物品種大大減少。有研究顯示[1],實施該制度后,基層醫療機構的藥品配備率僅能達到88.93%左右。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在基本藥物的指導下,藥物采購環節得到了簡化,藥物采購平臺由省級或市級的有關部門進行直接管理,無論是藥物的產地還是品種與規格都是有限的,醫院選定藥品后無需直接付款,付款方式為財政轉移支付,從這些方面來說藥品采購的復雜性與工作量都得以降低。
1.2藥學服務質量
對用藥錯誤、藥物所致不良反應、藥物損害等事件的監測是藥學服務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醫護人員要對用藥情況進行檢測、評估以及適當的干預,在基本藥物制度的指導下,醫師在選擇藥物時需遵循安全有效、防治必需以及使用簡單等原則,保證藥物使用的有效性與安全性,避免發生嚴重的ADRs。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新制度下在臨床治療中醫師一般不會選擇使用未經過大量臨床實踐檢驗的新藥,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藥物檢測與評估工作的順利進行,影響藥學服務質量的提升[2]。
1.3藥品質量管理
藥品質量管理工作的水平因藥物制度的提出而有所提升。以往藥品市場不合理的招標模式,嚴重影響藥品的質量,甚至存在較多的假藥與無效藥,這種情況極大的限制了基本藥物制度的落實,針對這種情況,藥監部門出臺了《醫療機構藥品管理監督辦法》等文件,規范了藥品從引進到使用的整個過程,同時醫院內部也建立起了相應的藥物質量管理體系,使藥品從驗收到使用的環節都有專人負責并進行質量管理[3]。很多醫院還對醫護人員進行了工作培訓,保證藥品質量管理與監督工作的順利展開。
除此之外,在藥物管理中還實施了電子監管碼這一制度,以不同的代碼來標示藥品,從而對藥品進行實時的監管與跟蹤,這一措施從技術上保證了監管部門與社會公眾在藥品信息方面的知情權,為藥物的安全性與質量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1.4藥物使用
基本藥物制度的提出與實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規范醫師的用藥行為,由于可選用的藥物范圍被縮小,大量未經臨床實踐證實的新藥不能夠投入到臨床治療中,因而藥物選擇錯誤、藥物相互作用、藥物配伍不當等不合理用藥情況明顯減少。但是應當注意藥物品種不規范、藥品市場惡性競爭、人為因素導致的不合理用藥情況仍然存在。
1.5藥劑科地位
在基本藥物制度提出并實施以前,藥品銷售收入是醫院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醫院在藥劑科建設方面的投入較多;而在基本藥物制度下,醫院的藥物銷售實施零差率,醫院很難從藥品方面獲得收入,因此醫院在分配資源時往往會忽略藥劑科的建設,影響藥劑科設備的更新與人才的發展。
2基本藥物制度下基層醫療機構藥事管理的方法
2.1細化管理制度
在醫改進行前,我國并未對基層醫療機構在藥事管理方面的工作予以嚴格的規定,尤其是對基本藥物管理方面的關注度明顯不足。隨著醫改的推進,國家在基本藥物制度中明確了基本藥物這一概念,這為藥事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同時國家還出來了關于抗菌藥使用與藥品監管等方面的規定,使基層醫療機構的各項工作能夠順利展開[4]。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基層醫療機構應當根據現有的管理規定,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細化工作環節,并有針對性的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管理制度,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展開。
2.2提高信息化水平
藥物制度的指導下,藥物均匹配了對應的監管編碼,為了提升藥品監管質量,藥監部門與基層醫療機構都應當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從藥監部門的角度來說,應建立起監管數據庫,將基本藥物目錄等信息錄入到數據庫中以備查詢,所有藥品的編碼均應錄入并進行有效的追蹤,保證其流入市場過程的規范性;而從基層醫療機構的角度來說,應當對藥物從購買到使用的整個過程進行跟蹤,并將藥物使用情況鏈接到患者個人的電子病歷,保證有源可溯[5]。
2.3加強政策宣傳
醫院內部應當加強對相關政策的宣傳,如基本藥物政策,保證制度能夠深入落實。醫院內可設立咨詢窗口,專門用于解答醫護人員與患者在基本藥物方面的疑問,在窗口黑應當設置反饋意見欄,讓患者與家屬有機會提出意見與建議,從而使藥物制度能夠不斷得到完善。
2.4對藥物使用進行評估
為了促進新藥的開發與使用,促進藥物檢測與評估工作的順利進行,相關部門應當在與醫療機構進行協調、溝通的基礎上確定基本藥物的類型與種類,將探討結果整理成藥物目錄,保證藥品收集的全面性。另外,管理部門需按照相關規定組織基層醫療結構檢驗、評估藥物的使用情況,根據患者的反饋對藥物信息進行整理,使藥物目錄能夠不斷得到完善與補充。
2.5拓展藥師職能
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的發展,人們對藥學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藥師應當根據實際需求轉變自身職能,即從供應型轉變為服務型,醫院可設置用藥咨詢臺,安排具有高素質的藥師輪值,負責解答患者在用藥等方面的疑問,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醫患糾紛的發生,減少患者的投訴。在臨床用藥過程中藥師應當主動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服務方案,規范其用藥行為,提高藥物服務的質量。
結語:
隨著醫改的深入進行,基本藥物制度得以提出與完善,這一制度的實施既為基層醫療機構的發展提供了契機,但是也不可否認其中有很多的問題,一方面基層醫療機構中的基本藥物這一理念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其工作質量與水平有所提升;但另一方面新藥的研究、藥劑科發展等都受到了一定的阻礙,因此需加強醫改的力度,促進制度的完善與實施。
參考文獻
[1]沈美,張慧敏.基本藥物制度下基層醫療機構藥事管理的思考[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2,12(06):422,430,437.
[2]王金榮.基層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與中藥合理用藥現狀[J].中醫藥導報,2012,18(05):122-123.
[3]周穗梅,吳釗華.基層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與合理用藥的研究[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2,04(04):465-466.
[4]張勝安.試析如何加強基層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水平[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7):245-246.
[5]王婕鵬.基層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工作的現狀調查及建議[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2,10(1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