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春華(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 上海 201415)
?
基于多周期合作的物流服務供應鏈質量協調分析
■ 陸春華(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 上海 201415)
內容摘要:在演化博弈論背景下,本文將構建多周期物流服務供應鏈質量協調博弈模型,并結合計算機演算的方式,針對該模型進行深入研究。結果表明,基于多周期合作的物流服務供應鏈質量協調影響因素,包括違約成本、損失分攤系數、協調成本、聲譽損失,以及超額收益與投訴概率等。通過參數大小的調整,有利于優化物流能力,實現LSSC的協調目標,并推動多周期合作的物流服務效果,為未來物流運作提供實踐與理論借鑒。
關鍵詞:多周期合作 物流服務供應鏈質量協調
(一)LSSC質量協調內涵
LSSC,即物流服務供應鏈。在多周期合作背景下,物流服務供應鏈的質量協調,需要采取一系列保障物流集成商與分包商物流服務質量的措施。物流服務水平的層次對于需求企業的名譽、安全與運作保障度,是物流服務的質量,同時也是客戶真實的滿意度與服務標準水平。為了確保多周期合作中的物流服務質量,物流的集成商與分包商需要在每一次物流服務過程中保持良好的行為。物流集成商要給予分包商支持服務,包括服務咨詢、監督與導向等手段。而物流分包商僅需要在倉庫儲藏、流通加工,以及包裝與運輸等環節,即分包環節中,提升物流質量需要投入的優質物流資源。
借鑒協同理論,所謂多周期合作的物流服務供應鏈質量協調,即協調供應鏈上的集成商與分包商,形成統一的鏈條,保持高度一致的目標性與良好行為質量。與此同時,每一個周期的每一個物流服務環節都應該保持配合緊密,推進物流服務鏈從低級向高級,從混亂到有序的動態演化。
(二)多周期合作LSSC質量協調內容
第一,多周期節點質量協調,泛指LSSC集成商與分包商內部各種質量協調行為。集成商質量協調的目的在于確保多周期合作背景下,圍繞服務監督和向導等方面,排除錯誤、確保物流服務質量,穩定企業名譽;分包商的質量協調目的在于通過物流資源的加持提升物流服務品質。
第二,多周期整體質量協調,泛指在每一個周期的每一個物流服務環節中的質量協調,重點是將LSSC作為整體化,同時確保物流服務供應鏈整體的目標,又要兼顧每一個周期節點的質量情況。
第三,保持多周期合作的每一個物流環節,在協調的過程中配合緊密。作為整體化的服務體系,物流服務供應鏈的品質取決于每一個節點的實際表現。企業之間的選擇、供貨商之間的選擇、上下游之間的選擇、全都要基于整體品質的實際表現。唯有每一個周期下的每一個物流環節都能夠緊密的協調在一起,推動LSSC的質量協調,才更有利于提升企業的質量績效與達成供應鏈的整體目標。
第四,動態化的質量協調進程。在LSSC的每一個節點中,理性化的選擇掌握在企業的手中,能夠在不斷延伸的質量協調過程中,把握最佳的選擇。而唯有每一個節點上的企業紛紛提升自身服務質量、改善自身業績,才有助于達成LSSC整體的質量協調,保持更多周期的良好合作。

圖1 系統變化相位圖
(一)假定與支付矩陣
多周期LSSC中擁有兩類主體,即物流分包商與集成商,兩者存在著有限的理性,并且是屬于實力并非對稱的兩家不同規模企業。唯有在集成商與分包商的多周期合作均能夠在最佳協調狀態下,為客戶帶來完善的物流服務,其中一方負責分散決策,給予物流服務質量不同程度的影響。在演化博弈論的基礎上,LSSC中的兩個主體質量協調策略,包括分散與協調,是雙種群演化博弈類別,其結構將是LSSC提高收益、降低風險與提高服務質量的關鍵。
在此背景下,本文將進行如下參數設定:
第一,物流集成商與分包商之間通過契約簽訂的方式,構建LSSC。基于質量協調戰略下,物流集成商與分包商共同協作,共同提高物流服務品質,分散風險性與違約等情況。
第二,在多周期合作背景下,物流分包商與集成商的決策中各自最大化收益,分別為πs、πi;而LSSC質量協調時,將物流集成商的超額收益,設定為△πi,而將分包商所帶來的超額收益,設定為△πs。
第三,需要物流分包商與集成商,共同付出的質量協調成本,主要指在提升物流質量的進程中所花費的成本,代碼分別為Cs、Ci。假定Cs<△πs,Ci<△πi。
第四,將V作為多周期下物流集成商或分包商所采取的協調策略,而另一方采取分散策略的定金,即V>0,c為違約一方所要支付的違約金。假設v>c,如果v 第五,物流分包商與集成商在單獨行動的情況下,由于可能存在不合格的服務質量,遂將由此引起的客戶投訴概率,設定為p。而將LSSC所引起的經濟或聲譽等潛在損失設為R。在共同承擔潛在損失的情況下,將集成商承擔損失比例設為λ,分包商承擔的聲譽損失比例則為(1-λ)。與此同時,還要假定pR<Δπi+Δπs。 第六,設定x為物流集成商所采取質量協調策略的概率,而采取分散策略的概率是(1-x);那么相對應的物流分包商設定y來代表著協調策略概率,那么(1-y)就是分包商采取分散策略的概率。如表1所示,即LSSC質量協調的多周期合作博弈支付矩陣。 (二)構建進化博弈模型 依照支付矩陣的建設情況,物流集成商在協調與分散策略之下,所期望的收益與平均收益,分別是: ui1=y(πi+△πi-Ci)+(1-y)(πi-Ci+c)ui2=y(πi-c+v)+(1-y)(πi-pλR)-ui=xui1+(1-x)ui2=xy△πi-xCi+xcyc+yv-xyv+πi-pλR+xpλR+ypλR-xypλR 物流集成商的復制動態方程為: dx/d t=x(ui1--ui)=x(1-x)[(△πiv-pλR)y-Ci+pλR+c] 與之類似,物流分包商在協調策略與分散策略之下,所期望的收益與平均收益,也可以表現為: us1=x(πs+Δπs-Cs)+(1-x)(πs-Cs+c) us2=x(πs-c+v)+(1-x)[πs-p(1-λ)R] us=yus1+(1-y)us2=xy△πs-yCs+ycxc+xv-xyv+πs-p(1-λ)R+xp(1-λ)R+yp(1-λ)R-xyp(1-λ)R 物流分包商的復制動態方程為: dy/d t=y(us1-us)=y(1-y){[Δπs-v-p (1-λ)R]x-Cs+c+p(1-λ)R} 設F1(x)=d x/d t,F2(y)=d y/ d t,使F1(x)=0,則F1(x)的均衡點為x1=0,x2=1或y=Ci-c-pλR/△πiv-pλR。在此情況下,物流集成商所占LSSC群體中采用協調策略的比例,是最為穩定的。而設定F2(y)=0,則可得F2(y)的均衡點為y1=0,y2=1或x=Cs-c-p (1-λ)R/△πs-v-p(1-λ)R。那么在此基礎上,物理分包商在LSSC群體中,所采用質量協調策略是最為穩定的。 而根據多周期合作的博弈演化理論,在M={(x,y)|0≤x,y≤1}的平面上,LSSC質量協調博弈系統的五個局部均衡點,分別是O(0,0)、A(0,1)、B(1,0)、C(1,1)、D(xD,yD)。 其中:xD=Cs-c-p(1-λ)R/△πsv-p(1-λ)R(1) yD=Ci-c-pλR/△πi-v-pλR(2) 在多周期合作背景下,LSSC的質量協調穩定性決定著整體物流服務體系的品質優劣。在LSSC質量協調過程中,無論是分包商還是集成商,都會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取得共贏的效果。合作模式的形成應是上下游企業之間保持一種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同時采取相對應的動態協作過程。通過各種公式化的計算,可以得出局部穩定狀態的平衡點,如表2所示,即系統平衡點的局部穩定性結果。 通過表2可得,唯有C(1,1)和O(0,0)是五個平衡點中進化穩定的策略,分別對應著集成商分散、分散,有分包商協調、協調的兩種戰略。為了更為深入的理解表格中所演示的進化性過程,本文將結合相位圖(即圖1),來深入分析相關問題。如圖1所示,其主體為物流集成商與分包商在多周期合作之下的質量協調動態博弈演化進程。包含了兩個不平衡點A(0,1)和B(1,0)。但出現ADBC區域的初始情況下,系統將在平衡點C(1,1)收斂,即LSSC的集成商和分包商都在使用質量協調策略。而處于初始狀態的ADBO區域,系統將收斂于平衡點O(0,0),即物流分包商與集成商會共同采用分散策略。在LSSC系統的不斷演化進程中,演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必然會存在分散策略與協調策略共存的情況。 表1 分包商與集成商博弈的支付矩陣 表2 平衡點的局部穩定性分析 通過最佳的LSQ(物流服務質量)獲得整個LSSC系統的最大化效果,是推動演化的最終目標。而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物流分包商與集成商的服務質量投入情況,直接關乎于LSQ的質量優劣。相反,LSQ產出的分配,也會潛在地影響物流集成商與分包商的質量投入積極性。所以在LSSC中,想要確保最大化效用,就要構建物流集成商與分包商的Nash均衡的博弈,形成兩者戰略性的合作伙伴關系,這樣才能夠達成真正最優的利益回報性。 結合圖1所展現的相位圖,本文將針對各種參數變化對系統演化的影響,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討。如圖1所示,LSSC質量協調的效果,與區域ADBO的面積SADBO和區域ADBC的面積SADBC的大小表現有著緊密關聯。若SADBO (一)協調成本 在多周期合作背景下,依據公式(1)(2),協調成本Ci、Cs的減少,將會導致xD、yD的減小;而根據系統鞍點的位置移動方向,可以看出ADBO的面積減小后會進而導致區域ADBC的面積增大,路徑DC系統向著C(1,1)全面協調方向演化的概率將逐步加大。客觀情況下,代表著物流分包商與集成商在多周期合作中的協調成本越小,其質量協調的概率就越大。所以LSSC中的分包商與集成商要選擇質量協調策略,降低協調成本。 (二)違約的額外收益 根據公式(1)(2)的計算,可以得知違約的額外收益v的減小,將會引起xD、yD減小;而根據鞍點位置的左下方移動,可以看出伴隨著ABDO面積的縮小,區域ADBC的面積則會增大,系統將沿著路徑DC,向C(1,1)協調方向全面演化概率激增。在此背景下,代表著物流分包商與集成商在質量協調概率極低的狀態下,兩者因為違約獲得的利益就減少。所以想要推動LSSC質量協調,就必須保持分包商與物流集成商之間相互降低物流服務的訂金成本。 (三)違約成本 根據公式(1)(2),LSSC中的不同企業群體之間所存在的違約成本,如果出現不斷上漲的情況,則會引起xD、yD的減小;而鞍點D(xD、yD)的初始位置,向左下方移動,引起ABDO面積縮小,相反ADBC的區域面積則會增大,系統將沿著路徑DC,向C(1,1)協調方向,全面演化并擴大概率。簡而言之,即在圖標和現實的結合反饋下,一旦企業之間質量契約的違約成本不斷提高,那么包括物流的集成商和分包商在內,都會選擇質量協調策略,作為最佳選項。所以,在推進LSSC質量協調的進程中,必須要構建集成商與分包商的質量契約,制定一個高標準的違約金額,防范風險于未然。 (四)超額收益 根據公式(1)(2),物流分包商與集成商,兩者所獲得的超值收益分別設定的△πi、△πs增加,那么結果將會導致xD、yD的減小;而系統鞍點位置D(xD、yD),也將會向坐標的左下方移動,進而導致ABDO的區域面積縮小,反而ADBC的區域面積則會增大,系統將沿著DC路徑,向點C(1,1)的協調方向,全面演化,使得選擇概率隨之增加。客觀來說,即如果物流集成商和分包商在選擇質量協調策略的情況下,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超值利潤,那么兩者在做出選擇之時,會更大概率的選擇質量協調策略,并且會不斷推進系統全面向協調的方向持續演進。 (五)投訴概率 根據公式(1)和公式(2)所示,客戶投訴率p的增加,將會導致xD、yD的不斷減小;而系統鞍點位置D(xD、yD),在相位圖中,將會向左下方移動,從而減少區域ABDO的面積,影響區域ADBC的面積增加,隨后系統將沿著路徑DC向C(1,1)協調發展、全面演化,提升概率。當客戶增加對物流服務的投訴,那么物流的分包商與集成商就會相應的調節強化質量協調策略的概率,并不斷推進系統演化的全面協調進程。 (六)聲譽損失 根據公(1)(2)式,物流分包商與集成商的聲譽損失R的加大,會導致xD、yD的減少;而結合圖1所示,系統鞍點位置D(xD、yD),也將會向左下方移動,從而減少區域SABDO的面積,增加區域SADBC的面積,隨后系統將向C(1,1)沿著路徑DC協調方向發展,增大全面演化的概率。在此期間,如果物流的分包商與集成商由于共同選擇分散策略,而導致自身聲譽的損失不斷擴大,那么未來將會促成物流分包商與集成商更高概率的選擇質量協調策略,在多周期的合作背景下,全面推動系統的協調化發展。 根據對質量協調演化以及多周期合作的LSSC進行討論,可以看出LSSC質量協調在多周期合作背景下影響較為嚴重的因素。而下文將通過一系列的深入探討,得出推進LSSC質量協調均衡發展途徑的結論。 第一,預期收益。在LSSC中分包商和集成商選擇質量協調戰略的預期收益增加時,依據相位圖的情況,鞍點會持續向右上方位置移動,加大SADBO的區域面積。此時,物流分包商與集成商共同選擇質量協調的概率也會隨之而增加,系統會向著兩者共同協調的方向,加速去演化。在此基礎上,強調物流分包商與物流集成商之間的合作理念是十分必要的。當兩者能夠建立互利互惠的合作關系,并且構建起長效的合作機制,那么兩者必然會獲得長足的發展。當然,兩者的共同協作發展還需要透過關系與效率管理等角度,全方位的提升系統協同成果,進一步降低物流分包商與物流集成商之間的交易成本。 第二,協調成本。根據圖1所示,當物流分包商與集成商都因為選擇協調策略并降低成本的情況下,鞍點的位置會向右上方移動,增加雙方選擇協調策略的概率,系統向著雙協調的演化方向發展。在此過程中,物流集成商與分包商將面臨的成本包括:交易成本,即雙方構建質量協調關系的基本費用與溝通交流費用等;風險成本,雙方將為了降低風險成本,構建良好的聲譽機制,降低敗壞道德的行為發生。 第三,質量契約。在質量契約之下,物流集成商與分包商通過違約成本條款的簽訂,同時降低物流服務中的訂金額度。基于提升的違約成本,會導致額外收益的降低,如圖1中的鞍點位置會向著右上方移動,導致物流集成商與分包商增加選擇協調戰略的幾率,促使系統朝著(協調,協調)的方向進行演化。 第四,公平機制。在單周期的情況下,LSSC由一個物流功能分包商和集成商組成兩極化結構,分別構建了由決策能力協調的約束匹配模型,存在著無約束能力更具利潤與成本優勢的優點。而在多周期合作的背景下,LSSC系統存在著較低的協調成本與較高的超值收益,導致系統向質量協調方向發展的基礎十分牢靠,然而最終的結果還是要取決于物流分包商與集成商的損失分攤比例,以及兩者的投入產出比率。要堅持“公平、合理”的原則,進行對超值收益的分配,以及對損失的分攤。與此同時,還要制定科學化的利益分配機制,讓雙方都可以獲得合理回報。一旦出現與預期相悖的情況,則需要集成商與分包商共同采取有效的補償機制,針對性地去彌補其中一方所受的實際損失。 第五,聲譽機制。在現代化的市場經濟環境體制下,對于任何企業而言,需要建立良好的聲譽,這代表著品牌未來的影響力。而對于物流企業來說,在現代社會的市場經濟背景下,更應該注重自身聲譽問題,聲譽不僅決定著未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同時也關系著未來企業在行業內的發展前景,關系著供應鏈上下游合作的具體情況。基于多周期合作的LSSC質量協調研究,聲譽系統的存在十分必要。在LSSC中,物流分包商與集成商之間,應該保持良好聲譽的多周期穩定性發展,強化企業之間的合作度與信任度,推動LSSC的企業可以向協調,協調方向演化。 綜上所述,LSSC質量協調策略的實現,對于現代物流企業而言,是提高企業服務質量與客戶滿意度的重要途徑。在物流服務中的精準定位需要LSSC中的節點企業,包括物流集成商與分包商,在多周期的合作背景下,為了確保LSSC中企業的質量行為策略更傾向于質量協調方向演化,并明顯大于收斂策略,那么必須要對協調成本、投訴概率、額外收益、違約成本與聲譽損失、預期收益等系數情況做好全方位的把控。 參考文獻: 1.謝冬.基于質量承諾的物流服務供應鏈協調研究[D].天津大學,2014 2.崔愛平.基于供應鏈契約的物流服務供應鏈能力優化與協調研究[D].上海海事大學,2009 3.朱衛平,劉偉,高志軍.物流服務供應鏈的質量協調研究[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2(11) 4.郭玉杰.大數據對消費行為的影響與商業模式的演變[J].商業經濟研究,2015(20) 5.梁悅.淺議降低采購與供應管理成本的途徑——以NH公司采購與供應鏈管理為例[J].輕工科技,2014(9) 6.郭鵬.企業物資供應鏈管理[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5) 7.徐錦程.供應鏈管理與物流管理的共生關系解析[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5(4) 中圖分類號:◆F253 文獻標識碼:A多周期合作下LSSC質量協調的穩定性


演化結果的影響因素
多周期合作模式下的LSSC質量協調均衡發展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