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鳳梅 王 舒四川省巴中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四川巴中 636000
?
留置氣囊導尿管并發癥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蔣鳳梅王舒
四川省巴中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四川巴中636000
[摘要]目的探討患者留置氣囊導尿管存在的并發癥及原因,尋找護理對策。方法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提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耳鼻喉科住院的156例留置氣囊導尿管的患者病歷,找出記錄患者留置尿管期間和拔管后出現的并發癥共13例,對13例進行并發因素分類后,分析發生原因,制定護理對策并實施。結果歸納總結護理對策并實施后,留置氣囊導尿管各項目并發癥發生率及并發項目例數明顯低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人員應熟悉男女患者尿道解剖結構及導尿管型號的選擇并熟練掌握導尿技術,插管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做好留管期間的護理,可減少或避免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氣囊導尿管;并發癥;原因分析;護理;留置期間
留置導尿管的目的是解除各種原因引起的排尿困難、尿潴留;為休克、危重、大手術等患者記錄尿量、比重,為病情變化提供依據;腹部手術過程中為避免誤傷膀胱而進行尿液引流等。近年來,氣囊尿管已廣泛應用于留置導尿,它具有管壁柔軟、與人體的相容性好、固定方便、引流通暢、流量大、留置時間長、能有效保持會陰部干燥、護理方便等優點[1]。但盡管氣囊尿管有許多優點,如果置管過程中操作及置管后護理不當,會存在很多安全隱患。為了解留置氣囊導尿管致護理并發癥的原因,探討有效的護理對策,本研究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提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耳鼻喉科住院的156例留置氣囊導尿管的患者病歷,找出記錄患者留置尿管期間和拔管后出現的并發癥共13例,對13例進行并發因素分類后,分析發生原因,制定護理對策并實施,現報道如下。
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科住院留置氣囊導尿管患者156例,男96例,女60例,年齡8~76歲,平均45歲。留置導尿管目的:因手術時間長需留置導尿管的患者133例,因其他原因需留置導尿管的患者23例。尿管留置時間:留置24 h以內96例,24~48 h 38例,48 h以上22例。尿道結構特殊性:前列腺肥大32例,尿道狹窄6例,尿道口異位2例。發生并發癥有13例患者,其中發生尿路感染3例、血尿3例、男病人包皮嵌頓3例、尿潴留2例、尿管拔出困難1例、引流不暢1例。
1.2方法
提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科住院留置氣囊導尿管156例患者的出院病歷,閱讀患者病程記錄以及護理記錄,找出記錄患者留置尿管期間和拔管后出現的并發癥共13例,將13例并發因素分類后,分析發生原因,制定護理對策,并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科住院留置氣囊導尿管160例患者中實施護理對策,觀察護理對策實施前后各項目并發癥發生率及并發項目例數。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護理對策實施前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護理對策實施后,并發癥發生率(2.5%)明顯低于實施前(8.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護理對策實施前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2.2護理對策實施前后并發各項目例數比較
陪歡場女子買東西,他是老手了,只一旁隨侍,總使人不注意他。此刻的微笑也絲毫不帶諷刺性,不過有點悲哀。他的側影迎著臺燈,目光下視,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頰上,在她看來是一種溫柔憐惜的神氣。
護理對策實施后并發各項目例數明顯少于實施前,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護理對策實施前后并發各項目例數比較[n(%)]
留置導尿管是臨床上一項基本的操作技術,其不僅有助于治療,也可輔助觀察患者的病情[2],但若其操作不當以及置管期間護理不當,會發生諸多并發癥。為了減少并發癥,降低護理風險,2013年2月筆者對統計出的并發癥因素進行分析,制定護理對策及實施方案,組織全科護士學習并實施,將實施后發生的并發癥例數和發生率與實施前相比,除引流不暢項目沒有差異外,其余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1尿路感染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3.1.1原因①導尿管粗、插管時動作粗暴、膀胱空虛導尿管插入未見尿液時術者反復多次插入等致尿道黏膜損傷;②插管過程中未達到無菌;③留置尿管期間尿道外口不清潔、消毒不到位;④導尿管留置時間長;⑤集尿袋位置過高、擠壓集尿袋、袋內尿液過多未及時清空等導致尿液返流、引流裝置密閉性欠佳;⑥患者機體免疫功能低下、進水量少。
3.1.2護理對策①導尿管型號要合適,一般男性12~14號尿管,女性16-20號,小兒8號,尿道狹窄、前列腺增生10~14號帶導絲的氣囊導尿管[3];③插管前用利多卡因膠漿潤滑導尿管前段且男患者在插管前5~10 min用碘伏消毒尿道口后從尿道口注入10 mL利多卡因膠漿,可降低泌尿道刺激癥狀;③插管時嚴格無菌操作,動作輕柔,插管過程中有阻力切忌強行插入,以免損傷尿道黏膜;④穿棉質寬松且清潔的病員褲,保持床單及會陰部清潔。有研究[2]顯示,尿道口進行徹底的清潔消毒護理是減少尿路感染的一項舉措。為此,每次大便后及時清潔會陰和尿道口,每日清洗會陰及尿道口3~5次,用碘伏消毒尿道口、導尿管等處每日2~3次;⑤長期留置尿管者按不同材質定時更換。有文獻[4]報道,高危尿管堵塞類患者(尿液pH>6.18),每2周更換一次。非堵塞類(尿液pH<6.17),每4周更換一次,尿液混濁有沉淀時,3周更換一次;⑥保持引流通暢和引流裝置密閉,避免尿管受壓、扭曲、堵塞等致泌尿系感染,引流裝置應低于膀胱位置,避免擠壓集尿袋,及時清空袋內尿液,防止尿液返流;左亞沙等[5]認為保持導尿管和集尿系統密封不打開前提下,將集尿袋更換時間由1次/d延長至2次/周。張愛琴等[6]認為引流袋更換頻率影響引流尿液的細菌污染狀況,應以3 d更換1次為宜。有文獻[7]報道,每次打開排尿閥放尿時,袋內應留5~10 mL尿液,以免空氣進入袋中,減少菌尿的發生;⑦在病情允許情況下,指導患者多活動,多飲水,確保每日飲水量達2500 mL以上,以達到沖洗膀胱的目的[8]。若尿液混濁、有結晶時,在加大進水量的同時遵醫囑指導患者口服碳酸氫鈉片以減少泌尿系統黏膜分泌,堿化尿液,減少鈣鹽沉積,必要時在嚴格無菌條件下遵醫囑用NS行膀胱沖洗,2次/d,不適用含抗菌藥物的生理鹽水進行膀胱沖洗或灌注來預防泌尿道感染[9];⑧80%的院內泌尿系感染與留置導尿管有關[10],因此盡量縮短導尿管留置時間;⑨對機體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加強營養攝入或經靜脈供給營養;⑩對擇期手術需導尿的患者,指導患者導尿前2~4 h不排小便;對導尿時膀胱空虛的患者,插入尿管適當長度(估計已進入膀胱內)后,可向尿管內注水,如尿管在膀胱內,注水可大部分抽出,如未在膀胱內,注水會從尿道口流出。
3.2血尿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3.2.1原因①尿管插入時見尿后即向氣囊注水可因氣囊仍位于前列腺部尿道內、導尿管過度牽拉、氣囊變形嵌頓于尿道內撕裂傷致出血;②膀胱高度膨脹時第一次持續放尿導致膀胱黏膜急劇充血;③使用尿探協助強行插入過程中損傷尿道黏膜;④氣囊內液體未抽完而強行拔出尿管;⑤尿路感染;⑥導尿管粗或反復插管。
3.2.2護理對策①尿道長短與身高、體型、陰莖長短、氣囊注水量多少有關,老年前列腺肥大者后尿道延長,因此尿管插入見尿后應再前送約10~15 cm后再注水,注水后牽拉導尿管,感覺稍有阻力后將管再次輕輕送入0.5~1 cm。氣囊內注水應適量,一般成人注入10~15 mL、兒童5~8 mL、前列腺增生患者8~10 mL;②放尿時要囑咐患者有意識排尿,產生排尿感或排空感[11],對膀胱高度膨脹且極度虛弱的患者,成人第一次放尿量不得超過1000 mL;③盡量避免反復多次插管,對需使用尿探協助的患者需請泌尿專科醫生進行插管,出血者,遵醫囑靜脈用止血藥和用止血藥膀胱沖洗止血;④做好泌尿系感染的預防措施,對已出現的感染應對癥處理;⑤妥善固定尿管,留出足以翻身的長度,用通氣的膠布將導尿管呈“Ω”形固定在大腿內側,使尿管始終在恥骨聯合下,以避免或減少尿液返流的機會,從而預防感染,也可防因過度牽拉部分滑出致氣囊嵌頓在尿道內口。
3.3引流不暢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3.3.1原因①尿管口位置高于尿液(氣囊位于尿道內)、膀胱內有血凝塊等異物向外引流時經過導尿管而堵塞引流腔、導尿管拉力過大而致導尿管變形、外露的尿管或引流管受壓、扭曲等致尿液引流不暢;②氣囊注水不適宜,若注水過多壓迫刺激膀胱三角區,引起膀胱痙攣,造成尿液外溢,注水太少,外露尿管牽拉易致尿管滑入尿道內無法引流尿液或氣囊懸浮而致漏尿;③尿管夾閉未開放致膀胱高度膨脹。
3.3.2護理對策①有膀胱痙攣者,遵醫囑指導患者口服魯本辛或顛茄合劑等解痙藥物;②隨時觀察患者尿管開關是否開放,特別是全麻術后麻藥未消失排尿反射未回復前不能夾閉尿管;③盡量避免損傷尿道及膀胱內黏膜而導致出血,從而避免血凝塊產生;④氣囊注水后稍牽拉導尿管,使氣囊與膀胱頸緊密貼合,不要使氣囊漂浮于尿道內口之上以防漏尿[12];⑤妥善固定尿管;⑥尿管插入深度要足夠,注水要適宜。
3.4男患者包皮嵌頓水腫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3.4.1原因①導尿時包皮上翻未及時復位或導尿后患者自行將包皮上拉后未復位(多見于小兒)而形成狹窄環勒緊龜頭,陰莖靜脈回流受阻,引起局部水腫;②護理教材中未提及對男患者導尿后需行包皮復位致操作者在導尿中無復位意識;③導尿后對患者陰莖的觀察少且對存在潛在包皮嵌頓水腫及龜頭損傷的危險重視不夠,導致處理延遲而致包皮嵌頓水腫。
3.4.2護理對策①導尿后及時將包皮復位,對因未復位而導致嵌頓水腫的,戴手套后涂抹石蠟油行手法復位;②隨時觀察龜頭有無嵌頓水腫。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宣教,告知包皮嵌頓水腫的危險性,預防患者自行將包皮上拉后未復位的現象發生;③護理教材中未提及到而臨床中又存在相關問題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可通過護理講座、護士例會等形式進行講解,做到人人知曉并引起重視。進行導尿操作示教時應給予重點強調。
3.5導管拔出困難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3.5.1原因①氣囊內NS結晶或其他異物堵塞埋藏于導尿管壁內的細管或氣囊通道異常只能注水不能回抽致氣囊內液體抽出困難;②氣囊內注入液體過多,抽出氣囊內液體后氣囊皺襞加深致氣囊回縮不良致導尿管拔出困難;③尿垢形成使尿管與尿道緊密粘貼,氣囊表面附著尿垢后表面粗糙,拔管時阻力增大;④氣囊嵌頓在尿道內致局部組織水腫、出血、粘連而影響拔管;⑤導尿管牽拉變形、管腔狹窄,中斷了氣囊通道,使氣囊液體無法抽吸;⑥患者極度精神緊張,尿道平滑肌痙攣。
3.5.2護理對策①導尿前認真檢查氣囊的注、排氣情況;②每次放尿前按摩下腹部或囑病人左右翻身5~10次使沉渣浮起后隨尿液一同排出。每日用無菌石蠟油潤滑尿道及尿道口,以減少尿垢沉積;③拔管前夾閉尿管,待膀胱充盈、排尿反射弧產生時抽出囊內液體,邊排尿邊拔出尿管;④尿管拔出困難時不宜強行拔出,尋找原因。對氣囊阻塞的患者,先剪斷靠近導尿管的Y型分叉處,若囊內液體流出,可拔出尿管;若未流出,在靠近尿道外口4~6 cm處剪斷,若繞過阻塞部位,囊內液體由于壓力的作用可自動噴出,但在剪斷尿管前,一定要固定好近端尿管,以防導尿管縮入尿道;如囊內液體還不流出可能是在氣囊入口處阻塞,需在B超引導下用無菌鋼絲刺破囊內液體后拔除尿管;若尿垢形成附著于氣囊外壁,按無菌操作原則自尿道內注入無菌液體石蠟油50~100 mL,將尿管向膀胱內輕輕插入少許并左右轉動,使尿管前端氣囊外壁起到充分潤滑作用[13],抽盡囊內液體后再向氣囊內推注0.5~1 mL液體,待氣囊外部的皺襞消失后拔出尿管;⑤對極度精神緊張者,拔管前將尿道口用碘伏消毒后逆行注入利多卡因膠漿5~10 mL,待5~10 min后,尿道呈麻醉松弛狀態再拔管,必要時適當給予鎮靜劑或阿托品解除平滑肌痙攣;⑥觀察外露尿管留置的長度,在尿道口外露尿管處做好標識,發現尿管外滑且患者主訴尿道脹痛時及時抽出囊內液體后拔出,對有水腫或出血者遵醫囑及時用藥。如尿管留置導尿時間較長,可每隔2 d用注射器將球囊中的水完全抽出,再將其充盈,以分離內外兩層早期的粘連[14]。⑦妥善固定尿管,避免過度牽拉尿管。
3.6尿潴留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3.6.1原因①導尿管對尿道黏膜的壓迫致充血、水腫、排尿困難、括約肌敏感性增加,發生痙攣;②導尿管過粗或尿道解剖結構異常者插入尿管后導致尿道黏膜缺血壞死,引起尿道狹窄;③長期留置導尿管開放引流,未間斷夾閉尿管訓練膀胱功能,導致膀胱功能障礙;④氣囊注液少尿管稍牽拉向外滑脫離開膀胱不能引流尿液;⑤排尿環境不隱蔽或不習慣臥床排尿而致拔管后尿液不能及時排出。
3.6.2護理對策①選擇適宜的導尿管;對已出現尿道狹窄者行尿道擴張術;②做好泌尿系感染的預防措施,對已出現的感染應對癥處理;③對長期留置尿管的患者,指導患者進行骨盆底部肌肉鍛煉,以增強控制排尿的能力,可采用間歇性夾管方法,促進膀胱功能恢復[15];④掌握拔管指針,盡早拔出尿管;⑤拔出尿管后提供隱蔽的排尿環境,酌情調整體位和姿勢,手術患者術前訓練床上排尿,對膀胱充盈又不能自行排尿的患者采取誘導排尿如聽流水聲或用溫水沖洗會陰、熱敷,輕輕按摩放松肌肉促進排尿,經誘導排尿無效者可遵醫囑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 mg,必要時再次行導尿術。
綜上,臨床上使用氣囊導尿管留置尿管已很普遍,患者置管后存在的并發癥直接關系到患者健康、生命安全,關系到護理質量、治療效果。為此,護士在操作和護理過程中,只有提高業務技能,加強責任心,掌握導尿及拔管指征,熟悉預防及護理對策,重視插管、留管、拔管的每一個過程,才能將可能存在的并發癥消滅在萌芽狀態。
[參考文獻]
[1]應霞艷,俞立農.氣囊導尿管留置方法的改進與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0,18(1):72.
[2]鄭惠霞.導尿管留置導致尿路感染的臨床分析及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35):184-187.
[3]孫旭震.留置尿管減輕尿道疼痛的護理措施[J].臨床合理用藥,2014,7(4B):156.
[4]李曉燕,瞿麗,王曉靜,等.運用循證護理探討留置導尿管的更換時間[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10):47-48.
[5]左亞沙,羅盛鴻,楊光.泌尿道插管患者集尿袋更換頻率的探討[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3):478-480.
[6]張愛琴,方穎,曹鳳,等.引流袋更換頻率對引流尿液細菌污染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2B):273-275.
[7]鄭鳳英.氣囊導尿管留置尿管并發癥的預防及處理[J].實用臨床醫學,2008,8(12):64.
[8]王寶枝.我院留置導尿管致尿路感染狀況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7):59-53.
[9]駱安德,蘇美茹,梁瓊.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標準操作規程的臨床應用效果[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311-313.
[10]徐敏,徐榕.留置導尿與泌尿系醫院感染的關系[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3):478-480.
[11]王秀艷.留置導尿管的常見并發癥及護理措施[J].臨床合理用藥,2013,6(8C):143.
[12]邱華英,余紅芳,徐萍.氣囊導尿管留置并發癥的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J].全科護理,2014,12(24):2217-2219.
[13]丁竹青.留置氣囊尿管拔管困難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1,13(12):106-107.
[14]張云霞.留置導尿管拔管困難原因分析與處理[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3):132-133.
[15]李卓文.某社區老年患者留置氣囊導尿管漏尿的原因及對策[J].上海醫藥,2015,36(6):32-33.
Cause analysis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of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indwelling balloon catheter
JIANG Fengmei WANG Shu
Department of ENT, Central Hospital of Bazhong City in Sichuan Province, Bazhong 636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mplications and the causes of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balloon catheter, and to find the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Used retrospective study method,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3 in our hospital department of ENT, 15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balloon catheter were extracted, a total of 13 cases of complications occurred during and after extubation were found and recorded, 13 cases were classified by concurrent factors,analysis of the causes, formulate nursing measures and implement. Results After summarizing the nursing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the complication rate and the number of cases of the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balloon catheter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implementati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Nursing personnel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the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with urethral anatomy structure and catheter types selection and skilled grasp of catheterization technique.aseptic operation strictly when intubation,the remaining period of nursing, could reduce or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Balloon catheter; Complication; Cause analysis; Nursing; Retention period
收稿日期:(2015-09-11)
[中圖分類號]R472.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9701(2016)01-01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