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溫,張鳳華
(河北省深州市林業局 河北深州 053800)
深州蜜桃是深州市地方品種,自漢代至今已有1 900多年的栽培歷史,為歷代皇室貢品。它因個頭碩大,味美甘甜,而馳名中外。但是由于多年的栽培,品種的變異等原因造成品質良莠不齊,極大的影響了深州蜜桃的信譽。為了保證深州蜜桃的產量和品質,并達到提前成形早果早豐的目的,經過多年的觀察探討,提出深州蜜桃樹形管理技術要點:
適宜株行距為 3~3.5米 ×4~5米。樹高 3.5~4米,主干高 20~40厘米,或無主干。直接從地面或主干上分生4個勢力均衡主枝,主枝分生角度 15°~20°,主枝上直接著生小型結果枝組或結果枝,小型結果枝組間距20~40厘米。樹冠下部結果枝組主要分布主枝背后或背后斜側;樹冠上部結果枝組和結果枝分布在主枝側方和外側;骨干枝內側基本不留結果部位。成齡樹在樹冠上部用鉛絲相互牽引,樹冠上部相鄰株間和行間均保留1~1.5米的間距,樹冠整體成倒圓錐形。
該樹形樹體結構簡單,成形快,結果早;樹冠高、分枝級次少;樹冠結構穩定,通風透光好,產量高,果實品質好;負載量大,不需支柱支撐。
第一年整形:定植后隨即進行定干,一般干高30~50厘米,選留飽滿芽,以便在發出枝條中選留骨干枝。
當新梢長度30~40厘米時,檢查發枝數量,自主干基部向上選留4~5個健壯新梢,其余再萌發的枝條,影響選留枝生長的提前抹芽,來不及抹芽已長大的用拿枝軟化法或重剪梢減緩其生長勢,以輔養幼樹生長。選留的4~5個骨干枝,不開張角度,任其直立生長,只是調整好方向。選留的骨干枝上發生的副梢除影響枝頭生長的競爭枝加以控制外,其余枝梢均保持自然生長,應注意保持選留骨干枝的生長勢。
定植當年冬剪時,對骨干枝進行調整。選留4個方位合適的分枝做主枝,其余較大的分枝疏除。主枝一般根據生長勢及芽飽滿程度留飽滿芽中短截,剪留長度40~60厘米。為預防主枝開張角度過大和調整主枝方位,應注意主枝剪口留芽方位,一般開張性強的品種選留內側芽或內側斜生芽,直立性強的品種選擇側生芽,各類品種基本不選擇外側芽或背后芽。如當年選不出4個主枝,可對其中的1~2個主枝進行重短截,在其發枝后一分為二。主枝上的二次枝強旺的和內側強枝留橛疏除,較強的側生枝和背后枝重短截,中庸中長果枝緩放,一般每個主枝上重短截3~5個枝,緩放3~5個枝。
第2年整形:第2年生長期保持主枝延長枝頭優勢,控制競爭枝。新梢長到40~50厘米時選留、調整主枝延長枝。該樹形不需有意開張角度,內側枝和副梢前期任其生長,利用內側強枝自然開張主枝角度。對側生強枝運用拿枝、扭梢或重剪梢等手法,培養成中小結果枝組。冬季修剪時骨干枝枝頭繼續中短截,剪留長度80~120厘米,剪口留芽方位同第一年冬剪。主枝上內側強旺枝和枝頭附近一年生枝留橛疏除,較強的側生枝和背后枝重短截,中庸中長果枝緩放。
第3年整形:第3年生長季管理同第2年,重點控制競爭枝,并預防主枝角度過大。為促進主枝枝頭強勢延伸,二年生部位應少留果或不留果,結果以三年生部位為主。第3年冬剪時主枝枝頭進行緩放,如果生長勢弱,也可再中短截1次。其他枝的處理方法同第2年冬季。冬季修剪后同方向小型枝組間距保持40厘米以上,平均每米主枝長度上選留30~35個長中短結果枝,并保持結果枝分布上稀下密,上小下大;主枝中下部結果枝組和結果枝基本分布在背后及背后斜側,主枝上部結果枝組和結果枝以主枝側方和外側為主。
Y字形又稱二主枝自然開心形。適用于株間密、行間疏的寬行密植栽培模式,全樹只留兩大伸向行間的主枝,主枝上依次排列2~4個較大的側生枝或直接著生結果枝組。可根據株間距離大小選留側枝個數和大小。依據栽植密度、側枝有無及選留方式,分為有側枝Y字形和無側枝Y字形兩種樹形。
2.1.1 無側枝Y字形株行距1.5~2.5米×5~7米。樹高 3.5~4米,主干高40~80厘米,每株樹選留兩大伸向行間的主枝,主枝長度4~5米,兩個主枝間夾角 60°~80°,開張角度與行距有關,行距大,開張角度可大一些,行距小,則開張角度宜小,通過調整主枝角度使相鄰兩行樹枝頭相距1.2米以上。
該樹形樹體結構簡單,骨干枝少,著生的結果枝組和結果枝多;樹冠通風透光好,特別是株間通透性好;整形容易;骨干枝平行延伸,便于規范管理和機械化輔助作用。缺點是幼樹整形修剪量大,骨干枝尖削度小,結果后易下垂和易劈裂。
2.1.2 有側枝Y字形株行距2.5~4米×5~7米。樹高 3.5~4.5米,主干高40~80厘米,每株樹選留兩大伸向行間的主枝,兩個主枝間夾角60°~80°,主枝長度 4~5 米。主枝上配置 2~4個側枝,側枝角度 60°~80°,第一側枝距離地面 1.2~1.5米,在第一主枝的對側選留第2側枝,第2側枝距離第一側枝60~70厘米,分別在第一側枝、第2側枝同側,培養第3側枝和第4側枝,同側兩個側枝間距為1.2~1.5米,第一側枝和第2側枝在主枝背后斜側,垂直夾角60°左右,與主枝水平夾角45°~60°,3、4 主枝水平夾角 30°左右。在主側枝上均勻分布中小型結果枝組和結果枝。
該樹形樹體結構較簡單,樹冠通風透光好,整形較容易;骨干枝平行延伸,便于規范管理和機械化輔助操作。缺點是幼樹整形修剪量大,技術性強,骨干枝易劈裂。
第1年整形:苗木定植后隨即定干,干高50~90厘米,萌芽后新梢長到30厘米左右時,檢查發枝數量,選留整形帶內生長健壯的3~5個新梢,抹除其余新梢,長到40~50厘米時,選留2個新梢做主枝,調整方向使其垂直行向伸向行間,分枝角度30°左右,并保持優勢生長狀態。選留的兩個主枝在主干上保持15~20厘米的間距。其余新梢可采取重剪梢或拿枝、扭梢等技術減緩生長勢,保持兩骨干枝迅速生長。對其后長出的二次枝,除用做延長枝頭的,其余的作減緩生長勢處理,以便成花。
冬剪時主枝在飽滿芽處中短截,疏除競爭枝、背上直立枝和強旺枝,留兩側枝和背后枝,并選留側枝或側生枝組,當年選不出側枝的,可在第2年生長季選留和培養。輔養枝處理應見花留枝,除非有大空間的留營養枝短截,培養中大型枝組,同側結果枝組間距不應小于30厘米。
第2年整形:第2年生長期保持主枝延長枝頭優勢,控制競爭枝。新梢長到40-50厘米時選留、調整主枝延長枝。按樹形要求在二年生枝段或利用當年二次枝選各主枝的第一側枝或大型枝組,其余枝條應運用拿枝、扭梢或重剪梢等手法,培養成中小結果枝組。第2年桃樹生長快,如果枝頭自然延伸形不成理想的樹體結構,可對主枝延長枝和選留側枝進行摘心,也可提前選留第2側枝。冬季修剪時骨干枝枝頭繼續中短截,枝頭不留結果枝以保持旺盛生長勢,以便第3年選留第2、3側枝。已選出的側枝適當短截,保持生長優勢。其余結果枝組在不影響樹形情況下盡量多留花,以增加第3年產量。短果枝結果品種、無花粉品種及梗洼深易發生采前落果品種應對結果枝組緩放,待結果后再回縮形成穩定的結果枝組。
第3年整形:經過兩年整形,樹體基本成形,二、三側枝未選出的,夏剪時,注意其選留。生長季加強剪梢、疏枝技術運用。冬剪時,主側枝延長枝可適當留結果枝,減緩樹體外延勢頭,防止后部枝組衰弱,留果多少應視空間大小,生長勢強弱而定,空間小、生長勢強多留果,反之應少留或不留。第3年冬剪時如果主枝基本達到要求高度,枝頭即不再短截,留橛疏除枝頭附近的二次枝,少留結果枝;視空間大小緩放或中短截側枝及大枝組枝頭;疏除各級枝上的強旺枝、競爭枝,緩放長果枝,中、短結果枝盡量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