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占兵,張立恒,劉健,范佳英,黃炎坤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動物科技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肉種鴿選購與引種管理措施
韓占兵,張立恒,劉健,范佳英,黃炎坤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動物科技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優質禽肉、禽蛋需求的增長,肉鴿養殖業在國內得到了快速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家禽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國種鴿存欄3000多萬對,年產乳鴿總量達到5億只,計重量20萬噸。部分肉種鴿轉化成為蛋鴿生產,專門化蛋鴿年存欄量1000萬對左右,年產商品鴿蛋6億枚。我國各地種鴿存欄1萬~10萬對的大型企業已達百余家,存欄3000~5 000對種鴿的中型企業在各省市農村中已很普遍,肉鴿養殖業已成為我國特種養殖業的支柱產業。肉鴿屬晚成雛、單配制禽類,種鴿的利用年限為5~7年,而且規模場可以自繁、自留、自養,因此搞好引種管理環節對于肉鴿可持續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1.1 引入品種 美國王鴿是國內最早引進飼養的肉鴿良種,該品種體型較大,胸肌發達,屠宰性能好,有白色、銀色、灰二線等、紅褐色等多種羽色可供選擇,繁殖性能一般,逐步退出國內市場。目前國內飼養量較大的是雜交王鴿,也稱東南亞王鴿、落地王鴿,是由深圳光明農場20世紀90年代從香港引進,與純種美國王鴿相比,繁殖率高、母性好、適合我國廣大地區飼養,現在該品種遍布于全國各地,尤其是北方地區。雜交王鴿年產子數8~10對,乳鴿28日齡體重達550g。其他引進品種還有南方養殖量較大的卡奴鴿,江陰市威特凱鴿業有限公司從法國克里莫公司引進的歐洲肉鴿等。
1.2 培育品種 我國肉鴿養殖業發展30多年來,廣東省的肉鴿育種走在全國的前列,先后培育了一些優良品種。如深圳農科集團天翔達鴿業有限公司培育了新白卡鴿、深王鴿、泰深鴿等肉鴿良種。新白卡鴿特點是就巢性好,母性較強,繁殖性能好;深王鴿的特點是乳鴿生長速度超快,4周齡乳鴿體重可達750g以上;泰深鴿實現了羽色自別雌雄,乳鴿階段就可以根據羽毛顏色判定雌雄,解決了肉鴿早期性別鑒定難題,國內有用此鴿進行雙母配對進行繁殖的鴿場,可以大大提高鴿群的產蛋性能,增加商品鴿蛋的上市數量。廣東省家禽科學研究所和廣州市良田鴿業有限公司培育了良田王鴿配套雜交系,生產性能優良,目前存欄量達20萬對以上。
1.3 地方品種 石岐鴿為我國自己培育的品種,具有肉質較好,產自性能高,在我國南方也有一定的飼養量。廣東省中山食品進出口有限公司石歧鴿場目前存欄石歧鴿8萬余對,產品主要出口港澳和東南亞地區。公斤鴿為云南省地方品種,體重1kg左右,適應性強,抗病力強,乳鴿早期生長速快,體型偏長,瓦灰色居多,亦有其他毛色。
肉種鴿利用年限長,能否引進優良種鴿個體是決定養殖肉鴿成敗與盈利的關鍵,因此要慎選引種場家,保證引進優良的品種。引種場最好選擇建場時間在2年以上、積累有豐富養殖育種經驗、有信譽和技術實力的正規良種肉鴿繁育場,供種企業種鴿存欄要求達到1萬對以上規模。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規定,肉鴿供種企業應當取得《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銷售種鴿時,應當出具的種畜禽檢疫合格證明和引種數量證明。肉鴿良種場還應有系統的生產記錄和育種記錄,進行系統的免疫與驅蟲。在考察供種企業有無育種措施的同時,還要實地調查,了解種源地肉鴿疫病發生情況,堅決做到不從疫區引種,特別是不從爆發過新城疫、禽流感等烈性傳染病的地方引種。
種鴿飼養主要目的是生產合格商品乳鴿,在選擇種鴿時要以繁殖指標為主,要兼顧乳鴿的產量與乳鴿上市體重。優良肉鴿品種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如下:
3.1 鴿齡選擇 肉鴿是多年繁殖家禽,6月齡左右進入繁殖期,1~4歲的種鴿生產性能最高。因此引種最好引3~5月齡青年種鴿,這時已經進入性成熟階段,公母容易區分,通過性行為表現以及恥骨特征進行鑒別,嚴格按照公、母1:1比例引種,引入后1~3個月即可配對繁殖,有效利用年限長。30~60日齡是幼鴿成長過程的關鍵時期,較難養,死淘率高,初養者不宜引進。注意不要引進老齡產鴿,年齡太大的種鴿利用期短,而且信譽差的供種企業會將淘汰下的低產老鴿提供給市場。引種時要學會鑒定青年鴿和老齡鴿,防止上當受騙。
首先,3~5月齡的青年鴿完成了第二次換羽,新羽干凈、美觀、富有光澤。而老齡鴿的羽毛粗糙,缺乏光澤;其次觀察種鴿的頭部:青年鴿的喙比較細長,看起來幼嫩而尖,細致有光澤,眼圈裸皮細致,鼻瘤粉紅色并且有光澤;老齡鴿的喙粗而短,嘴角會出現繭子,不光滑,眼圈裸皮粗糙有皺紋,鼻瘤發白、粗糙、無光澤;最后看腳部:青年鴿的腳顏色鮮紅,鱗紋不明顯,趾甲軟而尖;老齡鴿腳的顏色則變成紫紅色,鱗紋明顯,白色鱗片突出,趾甲粗硬而且變曲。
3.2 羽毛顏色 北方市場喜歡白色羽乳鴿,因其皮膚沒有色素沉積,屠體美觀,適合白條鴿銷售。而南方市場對羽色沒有過多的要求,對肉質的要求較高(胸肌發達、肌肉結實)。河北一些市場對有色羽肉鴿有一定量需求,價格反而更高、更好賣,所以在肉鴿養殖要多了解市場,在引種加以選擇。
3.3 體型選擇 良種肉鴿要求結構勻稱,發育良好,額寬喙短,眼大有神,胸寬深而向前突出,背平寬而長,龍骨直而不彎,腹大柔軟,兩腳粗壯且間距較寬,全身羽毛光潔潤滑,緊貼身體;體型較長,而尾不垂地。
3.4 體重選擇 要求6月齡種鴿體重在750~800g,乳鴿1月齡上市體重500g以上。種鴿體重并不是越大越好,體重過大的種鴿在孵蛋時容易把蛋壓破。而且體型太大,產蛋性能相對較差,孵化和育雛能力不理想;體型較小的種鴿,所產乳鴿生長發育速度較慢,上市體重達不到要求。
4.1 做好檢疫 種鴿運輸前15~30d在原種鴿場或隔離場進行檢疫,檢疫合格由檢疫部門出具種鴿檢疫證明書,方可運輸。種鴿裝運時,當地畜禽檢疫部門應派員到現場進行監督檢查。運載種鴿的車輛、運輸籠等工具等必須在裝貨前進行清掃、洗刷和消毒,經當地畜禽檢疫部門檢查合格,發給車輛消毒證明。種鴿運輸前還需要準備《動物防疫合格證》復印件、《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復印件、購種發票和引種證明,證件應隨同種鴿一起,以備路上有關部門檢查。運輸途中,押運員應經常觀察種鴿的健康狀況,發現異常及時與當地畜禽檢疫部門聯系,按有關規定處理。
4.2 運輸籠具準備與裝車 種鴿運輸籠具采用直徑 3mm鍍鋅鐵絲焊接而成,長、寬、高分別為60cm、50cm、20cm,每根鐵絲間距2cm,底部鋪塑料網片,防止鴿頭、腳爪伸出擠傷,每籠裝20只。運輸工具多為汽車,應帶有頂棚,減少運輸中風雨的影響。運輸前車輛及運鴿籠可用百毒清噴霧消毒,晾干后使用。
種鴿裝車前不宜喂的過飽,每只鴿20~30g飼料即可,飲足清潔飲水。抗應激方面,運輸前2~3d飲水中添加多種維生素。采食后休息半小時后抓鴿、裝籠、上車。裝籠時相鄰籠與籠之間要留10cm左右通氣空間,以防通氣不暢悶死種鴿。寒冷天氣運鴿最好白天行車,注意用汽車帆布遮好車廂,留通風孔,但注意不能出現賊風直沖鴿身,以防種鴿受寒感冒。
4.3 運輸途中管理 種鴿抵抗力和適應性強,可以長距離運輸,長途運輸死亡率控制在0.1%以下。種鴿運輸應按下列要求做好各項工作,以減少種鴿傷亡或嚴重應激造成的損失:①炎熱天氣可利用早晚及夜間行車,避開高溫時間;②寒冷的冬季,要利用白天暖和的時間行車,并關好車門車窗,只留通風孔,注意防止穿堂風,以免引起種鴿不適或呼吸道疾病;③駕駛人員休息餐飲時間不能太長,防止停車空氣流通差造成中間缺氧、溫度太高;④運輸過程中每2h檢查一次種鴿的動態,發現種鴿張口呼吸、羽毛潮濕,說明溫度偏高;若種鴿縮頭、打顫,可能溫度太低,都應及時采取措施調節;⑤還應注意不要急剎車,防止擠堆造成傷亡。
4.4 種鴿到場處理 種鴿到達目的地后,應及時卸車,將周轉籠放入已經消過毒的隔離鴿舍內,立即組織人員在最短時間內安置到飼養場地或種鴿籠,在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緩解種鴿在運輸過程中的應激或不良反應。供水過后開始喂料,飼料要保證營養全面。保健砂應每天供給1次,并適當增加甘草、穿心蓮和龍膽草粉等的供給量。青年種鴿每欄飼養數量50~100對為宜,以離地網上飼養為最佳。種鴿到達目的地后,根據檢疫需要,在隔離場飼養,經檢查確定為健康動物后,方可供繁殖、生產使用。
4.5 隔離期的飼養管理 新進種鴿必須單獨隔離飼養,至少觀察4周,以防引入疫病傳入大群。在此期間應及時根據免疫程序補種疫苗,若發現異常情況或發生傳染病,應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并與引種場家技術人員或當地有關畜牧部門聯系,請有經驗的獸醫來診斷治療。特別是童鴿,正值生長發育階段,對外界環境改變的適應能力差,改變飼養環境容易產生應激反應,而降低對疫病的抵抗能力。有的種鴿可能是某些疫病的病原攜帶者,引種后經過長途運輸,這些病毒或病菌會乘虛而入,引起疾病的發生。
隔離期為了促使種鴿盡快恢復體況,要加強種鴿營養,精心管理,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具體措施:可調整飼料中蛋白質飼料和能量飼料的比例,保持飼料營養充足,即蛋白質飼料占20%~25%,能量飼料占75%~80%,飼料原糧種類應多樣化。飲水中加入速溶多維、金霉素或紅霉素等抗生素。當氣候暖和,鴿群精神狀態好轉時,可每周2~3次藥浴,以驅除體外寄生蟲。若種鴿原為地面平養時,可用左旋咪唑或驅蟲靈等驅除體內寄生蟲;若原為離地平養,可推遲至種鴿配對前半個月驅蟲。
S839.2
C
1673-1085(2016)06-0025-03
201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