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仁福,謝家聲
(1.甘肅省甘谷縣畜牧獸醫局,甘肅 甘谷 741200;2.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蘭州 730050)
“康毒威”治療雞新城疫扭頸的效果
張仁福1,謝家聲2*
(1.甘肅省甘谷縣畜牧獸醫局,甘肅 甘谷 741200;2.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蘭州 730050)
“康毒威”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研制的純中藥制劑,主要由丹皮、葛根、桂枝、白芍、白芨、五味子、甘草等組成,主要用于緩解非典型性新城疫引起的腹瀉、呼吸障礙等癥狀。使用過程中發現該藥對新城疫后期發生的扭頸等典型神經癥狀也具有良好治療效果。2006年將其專門用于新城疫扭頸病雞的治療,先后在天水市興旺商品蛋雞場共收治新城疫扭頸病雞165只,效果良好,現予報道。
該場飼養商品蛋雞共約20000余只,分為四棟雞舍,雖然按照免疫程序及時接種了新城疫疫苗,但新城疫或非典型性新城疫時有發生。育成雞群發病后,不僅能引起大量死亡,而且耐過的病雞大多數發生扭頸癥狀。規范化管理的雞場,扭頸病雞必需及時清除,以免長期在雞群中或雞場散毒。因為這類病雞的存在是導致雞場新城疫免疫失敗或非典型性新城疫發生的主要隱患。由于該雞場管理不嚴,病雞未死亡前一直混群飼養或單獨飼養,因此,即使免疫雞群新城疫仍然時有發生。
新城疫扭頸病雞主要發生于新城疫病后期的雞群,數量約占全群的1%~3%。零星死亡增加,每天死亡2~3只不等。病雞糞便稀薄,偶見綠色或蛋清樣稀糞。個別雞只單側翅、腿癱瘓。主要癥狀表現為扭頸的病雞增多,通常雞群中的扭頸病雞,在未受到外界因素干擾時,頭頸略向一側歪斜,而且飲食基本正常。一旦受到驚擾,常常扭頸伏地旋轉或頭向一側極力偏轉,其狀十分痛苦,但稍久則可逐漸恢復,甚至可以覓食。病雞如果不予隔離或單獨飼養,在大群中因受到其它雞只或其他因素的經常性驚擾,扭頸次數隨之增加,病情加重,另外受其它雞只踩踏,采食飲水受限,死亡率增加。病雞幾乎喪失生產性能,也無商品價值,因此大多以死亡告終。
剖檢突然死亡而且體況較好的雞,主要病變為喉頭出血,并有灰白色粘液,氣管粘膜也可見出血,且刮之不去,嗉囊積液,倒提時有大量水液流出,腺胃乳頭、肌胃角質膜下有條狀出血,尤其十二指腸出血嚴重。盲腸扁桃體、直腸粘膜均可見不同程度的出血。但新城疫扭頸病雞多不具備新城疫喉頭、腺胃、十二指腸、直腸的出血性典型病變,也少見嗉囊積液以及呼吸困難等表現。大部分扭頸病雞可見內臟萎縮,尤其是腸管變細,腺胃萎縮、腺胃乳頭變小或消失,偶見腺胃局部陳舊性潰瘍病灶。
根據以上臨床表現和剖檢病理變化,可診斷為非典型性新城疫。
5.1 治療方法 將“康毒威”用少量開水浸湯,水分含量以能將藥物捏成團塊為宜。藥物晾涼后,按每只雞1g劑量將藥捏成適宜團塊逐只喂服,每日3次,連續7d。
5.2 治療效果 所有病雞經上述方法治療7d后,其中131只扭頸病雞完全恢復,治愈率為80.0%(131/165);癥狀減輕或改善(扭頸消失,受驚擾時只表現輕微偏脖癥狀)的為22只,占14%(22/165);未改善或無效的4只,占治療雞數的3%(4/165);死亡8只,死亡率為5%(8/165)。總有效率為93%(153/165)。
新城疫是雞的主要傳染病之一,按程序進行疫苗免疫接種是預防本病的有效防治措施。中小規模養雞企業由于技術力量不足或管理相對落后,實施程序化免疫過程中,少免、漏免或免疫不及時等問題仍然普遍存在,甚至一些疫苗質量存在嚴重問題、免疫技術極不規范,諸如種種都可能導致免疫失敗而發生新城疫或非典型性新城疫。新城疫發生后,以扭頸為主要神經癥狀的病雞數量相對也較多,此類病雞并不很快死亡,養殖戶也不作處理,常常單獨長期飼養,無疑加大了飼養成本,也不利于雞場新城疫的控制。"康毒威"對各種原因導致的腹瀉效果良好,組方中的葛根、桂枝解肌、和營、舒筋,白芍、甘草緩急、解痙、止痛。因此,應用于臨床治療新城疫扭頸也有良好效果。
S858.31
:C
:1673-1085(2016)05-0034-02
2016-04-08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