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冬梅
45 例剖腹產術中出血臨床分析及防范策略
甘冬梅
目的:對剖腹產手術中發生大出血的患者實施治療,并探究出血因素及防范策略。方法:選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進入本院行剖腹產術且發生出血病癥的45例患者,按患者的個體情況施予對癥治療,并評估術中出血的相關因素,歸納出預防出血的有效策略。結果:45例術中出血產婦中,宮縮無力、胎盤方面因素導致術中出血的病例居多,其占比率高過其他因素(P<0.05)。所有病例在接受對癥止血治療后,各項生命指標趨于穩定,沒有出現死亡病例。結論:醫護人員需按每例患者癥狀實情展開正確評估,以選取適宜方法實施止血,同時做好臨床預防工作,為母嬰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剖腹產術;出血;治療;預防
剖腹產術亦稱剖宮產術,即以切開腹部和子宮組織的操作方式達到順利分娩目的[1]。這種臨床生產方式存在一些風險性因素,部分產婦于術中可能發生大出血現象,情況危重者甚至會有生命危險[2]。本文系統回顧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進入本院行剖腹產術且發生出血病癥的45例患者,按患者的個體情況施予對癥治療,并評估術中出血的具體因素,總結出預防出血的有效策略,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進入本院行剖腹產術且發生出血病癥的45例患者,所選病例在施行剖腹產術的過程中發生了異常出血問題,出血量都已超過500mL。當中有29例初產者、16例經產者;此外,11例屬于擇期剖腹生產、34例屬于急診剖腹生產。以上病例年齡在21~37歲,平均(26±3.02)歲,孕周都超出39周。
1.2 方法
1.2.1 預防方法 1)向產婦施予米索前列醇。部分產婦子宮體在生產中出現收縮功能降低的問題,對于這類患者,可向其施予米索前列醇一類藥物,幫助緩解宮縮無力問題。2)向產婦子宮實施手部按摩。運用相應藥物的同時,手術護士可對產婦子宮進行按摩,將子宮體轉移到腹壁術口外,以溫鹽水浸泡紗布及敷料,然后將紗布蓋在產婦子宮腔體上,對其實施節奏性的手部按摩,以消除異常出血癥狀。
1.2.2 治療方法 手術中,對每例患者的異常出血情況作評估,并選取適宜方式展開止血治療。首先選取聯合止血的相關方法實施治療,若無效果,再行其他類型的止血措施。此次回顧調查中,除施行聯合止血的相應操作,還運用到縫扎止血、子宮動脈行支扎縫、紗條填充子宮腔體、縫合撕裂術口等止血方法。
1.3 統計學方法
本文中,全部數據都使用SPSS 20.0版統計軟件予以處理,用χ2檢驗計數資料和t檢驗計量資料,(±s)代表計量數據,(n/%)代表計數資料;P<0.05表示對比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
45例術中出血產婦中,21例因產婦宮縮無力誘發異常出血癥狀,占46.67%;16例因胎盤方面因素誘發異常出血癥狀,占35.56%;6例因凝血功能降低誘發異常出血癥狀,占13.33%;2例因術口撕裂誘發異常出血癥狀,占4.44%。宮縮無力、胎盤方面因素導致術中出血的病例居多,其占比率高過其他因素(P<0.05)。所有病例在接受對癥止血治療后,各項生命指標趨于穩定,沒有出現死亡病例。
3.1 出血原因
本文中,以剖腹產方式完成分娩并發生異常出血的45例孕婦,其出現異常出血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子宮體回縮無力、胎盤方面因素(如胎盤前置、胎盤出現粘連、胎盤內置等)、凝血功能降低及術口撕裂。出現子宮體回縮無力的原因比較復雜,但長期臨床探究證實,這部分患者常合并中度或重度的妊娠高血壓,產子后患者子宮出現回縮無力現象,進而增加了生產時間[3]。此外,子宮回縮無力還和懷孕期間子宮體過度膨脹有一定聯系,例如,胎兒體積大、羊水多等。這些因素使得子宮體的肌層被過度延展,致使腔體肌肉難以有效回縮。胎盤方面的因素和患者過往的流產次數、頻率及婦科炎癥史有較大關系,當胎盤附著組織出現了回縮功能下降時,可能誘發產中異常出血。術口撕裂和切口較小或較低、胎兒體積較大等有關,部分產婦的局部組織有水腫癥狀,這也會增加術口撕裂風險。
3.2 術中出血應對措施
對于剖腹產術中存在潛在出血風險的產婦,護士于術前,要對其施予相應預防措施。于產婦子宮肌層注入催產素20IU,之后采取滴注方式施予催產素20IU。針對失血量比較多的患者,護士可于其清醒時施予米索前列醇200μg,將藥放在舌下;若患者意識不清,可于肛門中塞入米索前列醇200μg。對于出現異常出血的產婦患者可采取以下幾種方式治療。
(1)縫扎止血。以外“8”字及間隔性繞圈縫扎的方式實施止血,此法通常用以治療胎盤出現剝離或滲血面較廣的患者,當聯合止血沒有較大效果時可以實施。本文中有19例施予縫扎止血操作,并已有效實現止血。在實施縫扎止血以后,需向患者局部注入甲氨蝶呤,目的是防止絨毛出現異變,同時密切關注患者是否有不良反應出現6。
(2 )子宮動脈行支扎縫。這種止血法主要用以治療子宮腔體回縮無力的術中患者,本文中9例施予子宮動脈行支扎縫的治療操作,都取得較好療效。這一措施的優勢是能夠正確作用于異常流血部位,且不會影響到產婦的妊娠能力。
(3)紗條填充子宮腔體。該法通常用以治療出血問題比較頑固的患者,若使用上述方式都無法達到止血效果,可于患者子宮腔體內填充紗條,此種方法的操作較便易,且效果顯著。本文中有6例施予紗條填充子宮腔體的治療操作,施予此項措施后,患者免于摘除子宮,保留了再次生育功能。
(4) 縫合撕裂術口。對于部分術口撕裂的產婦,手術護士采取縫合法對撕裂創口實施縫合,一般情況下,患者子宮處的撕裂口不夠規整,縫合過程要格外注意操作手法,避免出現錯縫問題。對于一些子宮深肌層或內膜出現撕裂現象的患者,可能出現漏縫問題,操作者需慎重進行縫合,并認真處理陰道血液,避免出現后遺病癥。
本研究中,45例術中出血產婦中,宮縮無力、胎盤方面因素所致的術中出血病例居多,其占比率高過其他因素(P<0.05)。所有病例在接受對癥止血治療后,各項生命指標趨于穩定,沒有出現死亡病例。由此表示,剖腹產術實施全程中潛在多種引發異常出血的風險性因素,醫護人員需按每例患者癥狀實情展開正確評估,并選用適宜方法展開止血治療,以提升止血療效。
(作者單位:四川省通江縣永安中心衛生院)
[1] 吳力飛,陳麗文,林雪完,等.常見難治性產后出血的五種止血手術療效的比較及止血失敗原因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5,02(12):1029-1030.
[2] 朱俊芹,刁美霞,李小英.氨甲環酸聯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對剖宮產后
出血的預防作用及對纖維蛋白原與血小板的影響[J].中國醫藥,2015,10(10):1521-1523.
[3] 李翠麗,萬俐.B-Lynch縫合術、Bakri球囊填塞術、子宮動脈結扎術在產后出血中的臨床應用[J].實用醫學雜志,2015,31(12):1977-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