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傳典
再談“藥療不如食療”
方傳典
“藥療不如食療”,這是一個老話題。再次提起,旨在提醒人們在重視“食療”的同時,不要忽視“藥療”的作用,二者各有千秋,應正確處理二者的關系,將其優勢發揮到極致。只有這樣,才能強身健體,益壽延年,保障健康。
藥療;食療;健康
在中醫里,有這樣一種說法,叫“藥療不如食療”。食療作為攝生療疾的一種辦法,經過研討發現,一些食物不只能夠改進公民的身體本質,關于心境的調度也有很大的協助。即是說,食物亦可調情志。
很多人其實并不了解什么是食療,不相信就是平常普通吃飯什么的就能把病治好。相信更多的人只知道,哦,這個菜大補啊對身體好啊要多吃啊之類的,但是實際上并不是很清楚的知道,到底補什么,是不是補就一定能多吃。
食療又稱食治,食療是指把天然藥物和日常食物作為原料,經過烹飪加工制成的一種具有治療作用的膳食。利用的食物如谷類、肉類、水果類、蔬菜類等,以飲食的形式,給人體提供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來維持身體健康,增強抵抗力,強化人體各個器官和機體的防御能力。即利用食物來影響機體各方面的功能,使其獲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種方法。
食療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通過飲食達到調理身體,強壯體魄的目的。源遠流長的食療文化,一種長遠的養生行為就是食療。以前的人經過食療來讓身體調理,目前的人經過食療減肥、護膚、護發。一種健康的健體之道就是食療。
藥療是指用一切有治療或預防作用的物質用于機體疾病,使疾病好轉或痊愈,保持身體健康。包括西醫和中醫等治療手法對人身體各個機能出現的病變癥狀進行針對性的治療,使之恢復正常運作。
藥療的好處在于能夠對癥下藥,速度比較快地使疾病治愈,而壞處則是針對性太強,反而顧及不到身體各個機能的調節。
食物療法和藥物療法有很大的不同。食物治病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對人體基本上無毒副作用。也就是說,利用食物性味方面的偏頗特性,能夠有針對性地用于某些病證的治療或輔助治療,調整陰陽,使之趨于平衡,有助于疾病的治療和身心的康復。但食物畢竟是食物,而不是純藥物。它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主要作用是彌補陰陽氣血的不斷消耗。因此,即便是辨證不準確,食物也不會給人體帶來太大的危害。正如名醫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所說“食療病人服之,不但療病,并可充饑,不但充饑,更可適口,用之對癥,病自漸愈,即不對癥,亦無他患”。因此,食物療法適應范圍較廣泛,主要針對亞健康人群,其次才是患者,作為藥物或其他治療措施的輔助手段,隨著日常飲食生活自然地被接受。
藥物療法主要使用藥物,藥物性質剛烈,自古有“毒藥”之稱。它主要是為治病而設,因此藥物療法適應范圍較局限,主要針對患者,是治療疾病和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如若隨便施藥,虛證用瀉藥,實證用補藥,或熱證用溫性的藥物,寒證用寒涼性質的藥物,不僅不能治療疾病,反而會使原有的病情加重,甚至惡化,危及生命。
食物療法寓治于食,不僅能達到保健強身、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還能給人感官上、精神上的享受,使人在享受食物美味之中,不知不覺達到防病治病之目的。這種自然療法與服用苦口的藥物相比迥然不同,它不像藥物那樣易于使人厭服而難以堅持,人們容易接受,可長期運用,對于慢性疾病的調理治療尤為適宜。當然,由于食物療法和藥物療法各有偏長,故在防病治病的過程中二者都是不可缺少的,應利用其所長,運用于不同的疾病或疾病的不同階段,食物療法與藥物療法相互配合,相互協同,相得益彰。
藥物療法寓治于藥,利用藥物迅速直達病灶,抑制病情發展,解除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比如:抗生素抗感染,降壓藥降血壓,利尿藥利尿,止痛藥止疼等。
“食療”和“藥療”相比具有以下突出優點:
(1)長期使用藥物治病往往會產生各種副作用和依賴性,而且還可能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影響;而食療相對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多食療,少藥療。
(2)食療使用的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價格低廉,讓我們在日常用餐中便可達到調理的目的,這是昂貴的醫藥費所無法比擬的。
(3)以藥為食物還具備沒有痛苦的優點,使人們在享受美食的經過中把病痛祛除,避免了打針、吃藥,甚至手術之苦。有此幾大藥物不能比較的優點,我們又如何不以食物為藥、以食療治病呢?
(4)食療養生,強壯體魄。食療即利用食物來影響機體各方面的功能,使其獲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種方法。通常認為,食物是為人體提供生長發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種營養素的可食性物質。也就是說,食物最主要的是營養作用。其實不然,中醫很早就認識到食物不僅能營養,而且還能療疾祛病。高級均衡營養素能增強細胞營養代謝功能,使細胞獲得強大的能量;同時能激活細胞免疫基因,使細胞免疫活性增加、免疫細胞數量成倍增加;強壯的免疫細胞可直接吞噬病死的細胞和廢棄的代謝物,幫助功能低下的細胞恢復功能,以達到治療疾病,強壯體魄的目的。
綜上,提倡“藥療”與“食療”并舉,常可提高療效,中醫有“藥食同源”的說法。祖國醫學認為藥物與食物關系密切,但是藥物和食物在促進和保持人體健康方面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在大病初愈、人體正氣還沒有恢復到正常狀態時,以食療為主以助康復。但是,在疾病的治療方面,藥物的主要作用是治療疾病,食物治療疾病的作用較弱、較慢。尤其是危、急、重癥患者利用藥物治療能挽救生命,而食物治療則不然。
只管“食療”,不管“藥療”是不對的;只管“藥療”而不顧“食療”,對身體健康也是有害無益的;二者必須兼顧,因時因地而用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孝里鎮中心衛生院)
[1]張貴君.現代中藥材商品通鑒,北京:中國中醫學出版社,2000,33-46.
[2]王冬麗.醫藥商品購銷員[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1,4.
[3]劉燕,吳美珠.優良藥房工作實務[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