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7-9日,第四屆上海國際生物發酵產品與技術裝備展覽會在上海光大國際會展中心召開。隨著國內對土壤改良和修復需求的增加,生物發酵行業對肥料的研發力度也在加大,利用發酵工業中的副產品發展生物有機肥正成為不少發酵企業的發展重點。梅花味精、安琪酵母等多家發酵行業領軍企業在生物有機肥領域已有涉足。日前,山東一家味精企業將企業生產的生物有機肥用于當地上萬畝糧食和蔬菜基地,這一循環經濟案例引起當地政府和央視關注。此外,不少以食品、飼料起家的企業也在開發植物營養類產品,陸續推出氨基酸有機肥、酵母源生物有機肥等。發酵行業十多年前已在探索發酵生物肥,但由于生產的發酵生物肥pH偏低、酸度大,難以大規模推廣。近年來,隨著發酵企業肥料生產工藝提升,已完全達到農業部對生物肥的標準要求。除了傳統生物有機肥,新型農用生物刺激素類產品和技術正成為微生物發酵行業發力的重點。展會期間舉辦的2016年食品與生物工程重點項目推介會上,齊魯工業大學趙林博士介紹,2015年國內海藻肥銷量超過246萬t,海藻提取物在農業中應用日漸廣泛,傳統化學法處理海藻存在能耗高、污染大、得率低等問題,而微生物發酵提取工藝則可有效減少污染、提高得率和降低成本。農用酵素也正在成為發酵企業布局的重點,目前企業已開發出將餐廚垃圾通過微生物處理生產環保酵素。這類酵素產品可明顯改善土壤結構,對作物生長、品質都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