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航
加強社?;鸸芾砉ぷ鞯膸c建議
●魏航
社?;鹗巧鐣kU制度的經濟基礎,其安全管理問題關系著社會保險制度的穩定運行,與每個公民的切身利益緊密相連。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保制度覆蓋面的擴大,社?;鹪谝幠?焖倥蛎浀耐瑫r,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一是保值增值面臨挑戰。一些地方將社?;鹨曰钇诖婵钚问酱嫒脬y行,收益率遠低于通貨膨脹率。二是安全性受到嚴重威脅。個別地方挪用社?;鹩糜诨A設施建設,甚至市政廣場、旅發大會等形象工程。三是專戶開立存在明顯漏洞。社?;饘糸_設過多,且在同一銀行開設多個社?;饘簟I绫;鸷谩皠印钡母矗紫仁侵贫仍O計存在基金管理分散,法律法規還不完善,主管部門間關系未能理順等;其次是當地政府存在片面的政績觀,法治觀念淡薄,注重短期利益,偏離發展實際等;再次是財政部門未能履職盡責,抗壓能力不足,內控流于形式;最后是監督管理存在上級監管缺位和公眾監督缺失的情況。社保基金管理工作事關民生、責任重大,稍有不慎就會影響到參保人員的切身利益。社?;鹗歉邏壕€,也是人民群眾的生命線,做好社保基金管理工作意義重大而深遠。近期,財政部駐貴州專員辦就社?;鸸芾磉\行情況進行了調研,研究探討加強社?;鸸芾淼膶Σ叽胧?,以期對促進社?;鸸芾砉ぷ魈峁﹨⒖?。
(一)提高統籌級次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涉及全國統一市場規則和管理應歸為中央事權。遵循外部性和激勵相容的原則并結合國際慣例,占社保基金六成以上的養老保險基金應上劃為中央事權,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統籌調節。如果將養老保險基金提高到中央層面進行管理,不僅可以減少管理環節和成本,提升社保基金投資運營收益,也有利于規避安全風險、降低監督成本和難度,充分發揮養老保險統籌調劑、互濟互助的特點。可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打破各地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分割現狀,先實現省級統籌,再過渡到全國統籌管理。同時創新養老金發放方式,嘗試運用網上銀行、支付寶、微信錢包等網絡支付金融服務平臺,突破時間與空間的制約,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
(二)創新管理模式
科學有效的機構設置是實現制度目標的組織保障,建議在提高養老保險基金統籌層次的同時,建立與之匹配的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垂直管理模式。先實現省級垂直管理,逐漸過渡到中央垂直管理。將決策級次上收,有效避免各區、縣各自為政的局面。一是提高工作效率。通過統一標準、規范流程,實現崗位職責明確、層級少、程序簡化、協調合作的扁平化管理,也便于養老保險關系在省內的無障礙轉移接續。二是實現獨立運轉。垂直管理的模式脫離基層地方政府管理序列,直接由上級主管部門統籌管理“人、財、物”,相對獨立性增強,也可擺脫地方政府插手干預,保證上傳下達、政令暢通。通過管理權的層層上收,逐步建立起全國網絡化的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服務體系,實現社保關系全國續轉,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統籌和發放,為全民提供方便公正的社會養老服務。
(三)加強預算管理
社?;鹨幠>薮?,存儲期限、檔次選擇對社?;鸨V翟鲋档挠绊懞艽?。應不斷完善社?;痤A算管理制度,準確完整地掌握社?;鹗罩ЫY存的詳細情況,科學全面地預測未來3-5年的結余趨勢,及時編制社?;鸫鎯τ媱?,認真執行社?;疸y行存款優惠利率政策。在社會保險費征收中要做到應收盡收,爭取早日進入基金專戶,減少活期存款余額,轉存定期存款計算利率,精打細算,合理安排。建立一個良性循環存儲機制,真正做到基金存儲科學安排,及時轉存,能長則長,長短結合,統籌兼顧,結構合理。
(一)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深刻認識全面依法治國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提高針對社?;鸬牧⒎▽哟魏头杉s束能力,實現法制化管理。應結合《社會保險法》的貫徹實施,修訂完善《社會保險基金財務制度》、《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管理暫行辦法》等規章制度,吸收現行行政規章中的合理成分,補充完善最新政策內容,盡快制定出臺《社會保障基金監管法》,明確和規范社保基金安全監管運營的法律責任,提高權威性和威懾力。對各級管理機構進行職責分工,進一步規范基金征繳、管理、支付、運營等行為,明確規定有關機構違法行為須承擔的相應法律責任,同時規定監督檢查機構的職責和義務。
(二)加大違法行為處罰力度
社?;鹗谴_保公民基本生存權益的重要資金保障,是社會安全網的最后一道防線。只有提高違法犯罪成本,才能讓想動、能動基金的人不敢輕易動,真正起到震懾作用。讓社?;鸪蔀椴豢捎|碰的“高壓線”,其實質是對權力的約束,通過觸及違法違紀人員的根本利益,輕者紀律處分,重者降級撤職,直至受到法律的制裁,使之付出沉重代價。同時,“高壓線”要全天通電,電力不可時有時無、時大時小,必須一以貫之,不因客觀原因變化而變化。
(三)規范社保基金投資運營
2015年8月份國務院頒布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辦法》,從“立法”層面保障百姓“養命錢”的保值增值目的。隨著社?;鸾y籌級次的提高,投資運營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投資渠道將更加市場化、多元化、專業化。要形成確保養老基金投資的受托機構、托管機構、投資管理機構始終堅持全面性、獨立性和制衡性的風險控制原則的體制機制,防止系統性投資風險。近期股市的異常波動證明,要時刻關注投資動態,防范無良基金公司在股市制造“老鼠倉”蠶食社?;穑婵疾熘贫?、管理、運作、投資管理等各個環節風險點,建立風險控制措施和約束機制,審慎投資,控制風險,避免冒進,安全至上。
嚴明的財經紀律是做好財政工作的內在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保障。財政部門是財經紀律的制定者、執行者和監督者,“打鐵還需自身硬”,不僅要學習領悟,更要貫徹好、執行好新《預算法》和財經紀律,加強對預算收支的管理,做到敬畏法律、忠于職守,切實肩負起財政資金安全規范有效使用的責任。加強公職人員職業道德培訓和基金管理業務培訓,真正樹立為民理財的理念,摒棄“只要沒裝進個人口袋,再大的事都沒問題”的狹隘認識。同時,財政部門要規范財政專戶管理,嚴格履行審核職責,建立定期檢查督導和考核機制,及時督促整改、跟蹤問效。在制度建設方面,強化公務員責任意識,破除“執行命令”與“堅持原則”的兩難選擇困境,提升公務員依法行政的能力。
地方政府部門要切實樹立科學的政績觀,干事創業應量力而行,要強化“紅線”意識,堅守“底線”思維,樹立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不能強壓財政部門超越底線、踩踏紅線,摒棄超能力追發展、鉆空子謀發展的片面政績觀,加大財政預算績效考核力度,將社會發展事項和民生保障項目納入政績考核指標,努力提升百姓幸福指數。控制財政風險,著眼地區長期發展,嚴格遵從國家各項財經法規和制度,切實維護國家財稅政策的統一和市場經濟的公平。將一些政績考核指標固化做實,設定最低收益率下限,作為保值增值績效考核評價標準。
截至2014年底,我國各項社保基金滾存結余規模已達4.5萬億元。加強對社保基金實施監督,不僅是黨和國家的一貫要求,也是參保單位和參保人員的迫切要求,更是完善社會保險制度的需要。總體思路應以效益監督為總覽,以社保制度運行過程為主線,以社保資金的安全、規范為切入點。
(一)強化內部監督
充分發揮社?;鸸芾聿块T作為第一責任人的內部監督職能。一要建立完善規章制度。部門內部要建立健全行政責任制、經濟責任制和執法執紀責任制,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權、用制度管錢、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把依法管理、嚴格監督、透明運行貫穿于基金運作的全過程和各環節。二要科學合理設置崗位??茖W設立科室、配備人員,做到征繳、撥付、記賬、審批、管理等不相容職務相分離,職權明確、相互制約。三要充分依托信息管理。充分利用電子計算機管理軟件儲存數據的功能,將社保基金運行中的有關數據輸入儲存,全程留痕以備隨時監控和查驗。四要高度重視內控體系。內控要從業務經辦控制、財務會計控制、信息系統控制、稽核監督控制等方面入手,對內控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進行定期檢查和評估,針對發現的薄弱環節和廉政風險點,及時查漏補缺。建立起一套管理科學、運轉規范、監控有效、考評嚴格的全覆蓋內控體系。
(二)嚴格上級監督
對基層單位的業務和財務工作開展檢查監督是省、市級主管部門不可推卸的職責。應充分發揮主管部門熟悉業務、貼近基層的優勢,通過定期核算、分析、檢查,對基層社?;疬\營過程的規范性和安全性進行監督。根據社?;鹈抗P收繳、撥付、存儲業務都要反映到財務上的特點,嚴格按社保政策和財務管理制度實施監督。定期對社?;鸬你y行存單、對賬單、會計賬目進行清理、檢查。對違紀者嚴格依法依紀從重從快處理,做到有令則行、有禁必止。
(三)加強外部監督
各級人大、審計、監察等其他政府部門應嚴格依照新《預算法》、《會計法》、《審計法》等法律法規履職盡責,一旦發現問題,一要敢公開,督促相關部門公開基金總量和管理運營情況,提高社?;鹜该鞫?,主動接受來自各個渠道的監督;二要敢追查,無論是什么單位、哪個環節,只要是違紀違規,都應主動去追查,絕不姑息遷就;三要敢糾正,對違法違紀的人和事要嚴格問責、限期整改,發揮威懾作用,做到警鐘長鳴,使之不敢違法、不能違法、不想違法。
(四)引入社會監督
一要完善基金管理信息披露制度。將制度予以法制化、強制化,使其具備法律的權威性,在相關法律規定中要對基金管理信息披露制度的相關要求予以明確化、具體化、可操作化,保障參保人的知情權。一旦發現刻意隱瞞,堅決追究法律責任。二要充分運用銀行、工會、繳費單位和個人的監督力量。發動社會、輿論、群眾對社會保險政策執行和基金管理情況實施全面綜合監督,使整個社?;鹪谏鐣鹘缂跋嚓P部門的監督下“陽光運行”。
(作者單位:財政部駐貴州專員辦業務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