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動態
2015年,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結合厲行節儉、反對浪費,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和“三嚴三實”活動積極作為,與時共舞,實現了區鎮兩級內部監管的全覆蓋。
一是建立覆蓋區鎮兩級監管網絡體系,實現財政動態監督。2015年,財監局利用信息網絡平臺,構建了“科技+制度”的網絡監管機制,使財政監管工作實現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對區鎮兩級賬務動態監管,對全區財政資金撥付、流動、結余情況進行全過程監控。財監局運用軟件對數據信息進行分類、統計、匯總、審核等處理,排列出監督重點,發現存在的問題,對帶有傾向性、普遍性的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合理化意見或建議,保證財政資金在法制的規范下健康運行。這一網絡監管新模式提高了財政監管水平和工作效率。
與此同時,財監局在全區23個鄉鎮財政所和局業務科室中聘請業務骨干擔任財政監督員,舉辦業務培訓班,邀請知名專家和市局專業人員進行培訓,并在基層財政業務規范化操作大檢查中進行實戰,提高了財政監督員的整體素質。
二是維護財經紀律的嚴肅性,為領導決策提供服務。一年來,財監局對全區涉及財政收支和管理的89個單位的近30個項目開展了專項檢查,內容涉及部門預算管理、財政收入、財政支出、會計管理、內部監督等,查出各項違規資金368.9萬元,處理違規資金280萬元,其中追繳財政資金169萬元,糾正財政違規資金57萬元,按規定專戶管理38萬元。按照省、市嚴肅財經紀律和“小金庫”專項治理的要求,在指導好全區223家行政事業單位自查自糾的基礎上,對9家單位進行了重點檢查,根據檢查發現的問題,分別向各單位領導提出整改意見,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再次進行督查,促其整改到位。結合區財政中心工作,圍繞重大投入和民生支出熱點問題,確定重點檢查項目和單位,先后對區直16個部門進行了部門預決算和會計信息質量的檢查。根據以上檢查發現的問題撰寫專題信息、報告及動態,引起區、局領導高度重視,被各級財政機關、媒體等采用數十篇,實現了監督檢查成果的轉化。同時,增強了被檢查單位領導的財經法紀意識,促進被檢查單位加強內控制度建設,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三是采取多種監督形式,督促基層財政工作向規范化操作邁進。一年來,銅山財政監督根據業務需要,實行常態監督網絡化、專項檢查送審化、聯合督查現場化,有力地將財政監督與各項財政工作結合起來,保證了財政監督的覆蓋面和監督成效。去年7-8月間,財監局與基層局一起對23個鎮級財政業務規范性操作情況進行了全面大檢查。通過對2013-2015年6月各類賬簿、票據的梳理、審核,對各種財務制度建立與執行情況的檢查,發現了當前財會人員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現場詢問、糾正、指導和示范,更正了基層財會人員的錯誤認識,使其掌握規范化操作的要領、程序,強化了依法理財的意識,促進了基層財政業務工作向規范化操作的進程。事后,根據檢查中發現的共性問題,財政局制定并下發了“財政監督約談制度”,進一步強化了財會人員依法理財的意識和自覺性。
為進一步加強財政資金安全管理,全面查堵管理漏洞,逐步建立起規范的財政資金運行管理機制。今年1月-5月,安徽省望江縣財政在本系統開展“五查五看”行動,以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運行效率和安全性。
一是查崗位和人員管理情況,看是否按照不相容職務相分離原則進行崗位設置;是否交叉、重復設置崗位;是否足額配備崗位工作人員;是否建立崗位責任制,明確各崗位職責分工;崗位工作人員是否具備崗位所要求的資質條件;崗位工作人員是否有不良生活情趣或違紀違法行為記錄;崗位工作人員是否按規定實行回避制度;是否建立規范的AB角替崗制度;工作人員離崗是否按規范程序辦理交接等。
二是查賬戶管理情況,看是否按照規范程序開立、變更、撤銷和管理零余額賬戶;是否嚴格執行財政專戶開立核準程序;是否嚴格按照財政部發文規定清理歸并或撤銷財政專戶;是否按照有關政策要求制定財政專戶開戶銀行選擇辦法;是否與財政專戶開戶銀行簽訂銀行結算賬戶管理協議;是否將財政專戶全部歸口財政部門國庫管理機構統一管理;是否將財政專戶資金收付納入信息系統管理等。
三是查財政資金收付管理情況,看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否已推進到位;資金支付流程是否規范;資金支付審核是否實行初審復審多崗審核;支付印章是否按規定啟用、更換、保管和使用;資金收付相關票據和憑證是否按規定領取、保管、使用和核銷;單據傳遞是否實行交接登記制度;是否建立資金支付動態監控機制;實行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的,身份證書存儲介質(UKEY)是否按規定發放、更換、保管和使用,電子簽名、電子印章是否按規定進行系統授權、備案、啟用和核銷,是否建立系統自動對賬及監控管理等。
四是查會計核算管理情況,看是否采用信息系統進行賬務處理;是否及時審核原始憑證,據此生成記賬憑證,復核無誤后登記相應的會計賬簿;是否按規定保管會計檔案,是否配置了保險柜、專用檔案室等會計檔案管理設施;是否建立并嚴格執行對賬制度;各級財政部門內部國庫機構與業務管理機構之間,上下級財政部門之間,財政部門與本級預算單位、與征收機關、與同級人民銀行國庫、與財政專戶開戶銀行及其上級單位是否按規定對賬等。
五是查會計集中核算向國庫集中支付轉軌情況,看會計集中核算機構是否按規定實行轉軌;資金支付是否按照規范化要求實行國庫集中支付管理;是否恢復預算單位會計核算權和財務管理權;仍然保留核算中心為預算單位代理記賬的,是否明確界定預算單位與核算中心的委托代理記賬關系和雙方職責;代理記賬員是否與財政部門國庫集中支付機構資金審核、支付崗實行崗位分離等。逐筆檢查代理記賬的國庫支付中心與預算單位2012年1月-2015年12月底資金賬是否保持一致。
(金君梅胡葉琦)
為進一步規范縣鄉兩級財政資金運行管理機制,有效提升財政資金運行效率和安全性,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吉林省永吉縣于年初啟動財政資金安全專項檢查,做到邊查邊改,以查促改,促進各項制度的貫徹落實。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永吉縣財政局成立全面開展財政資金安全專項檢查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苑玉建任組長,兩位主任科員任副組長,國庫科、監督檢查科相關人員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國庫科,具體負責全縣全面檢查財政資金安全工作的協調指導和組織實施。
二是制定實施方案。局里召開局長辦公會,詳細制定實施方案,方案中明確這次檢查的內容,主要對崗位和人員管理、賬戶管理、財政資金收付管理、會計核算管理、會計集中核算向國庫集中支付轉軌落實情況工作要求等作出了具體規定。
三是強化責任落實。在檢查中不允許弄虛作假,敷衍塞責,有問題不查,查出問題不報、不處理,主要負責人和相關工作人員要負法律責任。
四是抓好建章立制。財政資金安全是財政管理的生命線,也是保護區財政干部安全的屏障。要求縣鄉財政部門充分認識確保財政資金安全的極端重要性,牢固樹立安全管理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以這次專項檢查作為完善制度、加強管理的重要契機,深入分析存在問題,全面查找制度和管理漏洞,以健全內部管理制度為抓手,形成規范管理機制。
(李玉峰)
為進一步做好社保基金決算編報工作,提升社保基金管理水平,云南省富源縣財政局多舉措做好社保基金決算的編審及分析工作、重點做好收入支出預算執行情況分析、資產負債情況分析、重點經濟指標分析工作,嚴格按照數據真實、編報準確、內容完整、報送及時的總要求,以提升決算編報質量。
一是嚴格分工協作。按照“財政牽頭,部門配合、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財政部門主動對接人社、衛生、民政等部門,分口把關,相互協調,形成合力,確保從編制、審核到報送等各個環節規范有序、相互銜接。
二是落實多方對賬、提升編報水平。從制度和機制上規范社保基金管理部門的財務對賬行為,該縣財政、地稅、社保經辦機構、社保專戶銀行的社保經辦人員年末后3個工作日之內對收繳的社會保險費、財務收支數據進行核對,確保在同一口徑下數據一致;同時,還狠抓財政業務科室對賬、核對無誤后方可編制決算報表。
三是規范編報程序,確保上報及時。按照財政部等部委統一下發的編報口徑、報表格式和軟件組織編審,確保數據科學合理、內容完整,編報說明清楚。社保經辦機構按時填制完成決算報表,由縣人社、衛生等部門審核后,送縣財政局匯總審核,按時上報市財政局。
四是加強數據分析,強化執行監管。結合社保基金預算情況和社保基金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審核各社保經辦機構年初預算安排,與上年對比情況及增減變動原因、年度執行中調整情況、調整原因。分析預、決算差異情況、差異原因。收入支出結構分析,各項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各項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強化基金預算執行監管,切實抓好專戶財務管理,加強內控制度建設,規范基礎工作,從而防范基金安全風險,確保財政社保資金和社保干部“雙安全”。
(張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