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動態
近期,安徽省望江縣開展了財政資金安全檢查,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績。
一是加強崗位與人員管理。根據《財政總預算會計管理基礎工作規定》,按規定業務流程設置了滿足財政資金安全管理需要的崗位,完善內部制衡和糾錯機制,重新定位崗位職責權限,對不相容職務設置實行嚴格分離;強化人員培訓,推行回避制度和AB角替崗制度。
二是加強賬戶管理。財政專戶由局國庫股統一管理,建立財政資金專戶管理檔案制度和財政資金管理年度報告制度;加強賬戶管理,對零余額賬戶的開立、變更、撤銷均經同級財政部門批準,并已按財政國庫管理制度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執行;所有財政資金納入國庫集中支付單一賬戶體系,資金的收付納入信息系統管理,信息系統相關操作環節設置了安全密碼并由專人保管;專戶的開立核準程序嚴格按《財政專戶管理辦法》的規定執行,并按照有關要求對財政專戶進行了清理、歸并和撤銷,強化了財政資金的管理監督,堵塞了管理漏洞。
三是加強財政資金收付管理。對照《財政部關于進一步推進地方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財庫〔2011〕2167號),目前國庫收付制度改革推進到位,縣級所有預算單位及鄉鎮已全部納入國庫集中支付體系,公共財政預算資金、政府性基金預算資金全部納入國庫集中支付范圍,會計集中核算已順利向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轉軌;堅持用制度管錢,按程序撥款的原則,制定科學規范的資金支付流程,確保了財政資金的安全,也確保了財政干部自身的安全。
四是加強會計核算管理。嚴格按照《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和《財政總預算會計管理基礎工作規定》的要求建賬設賬,并充分利用信息系統,規范賬務核算工作;建立嚴格的對賬制度,確保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賬表相符;按規定對相關的會計憑證、賬簿、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等會計檔案進行妥善保管。
五是會計集中核算向國庫集中支付轉軌。資金支付按規范化要求實行國庫集中支付管理,預算單位擁有獨立的會計核算權和財務管理權,真正實現還錢、還權于預算單位。
(詹小蘭)
近年來,山東省臨沂市財政監督把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和服務好經濟發展大局作為推進工作的動力,突出做到“三個堅持”,正確履行財政監督職責,嚴肅財經紀律,維護好財經秩序。
一是堅持領導重視。按照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的理念要求,該市財政監督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財政監督駐鄉鎮辦事處,健全了監督機構;市局及縣區監督辦主任大部分由局黨組成員擔任,提升了監督層次。由于領導的高度重視,在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使從事財政監督檢查工作人員多年來保持了平穩增長,為開展監督檢查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保障,這也是該市財政監督工作取得成效并在全省甚至全國處于前列的重要保障。
二是堅持宣傳教育。多年來,各級財政監督機構采取多種形式,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及各種培訓學習方式,廣泛開展財經法紀宣傳教育,切實加大新《預算法》、《會計法》、《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和《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力度,對不斷提高各級各部門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發揮了積極作用,從而在從源頭上強化了部門單位及廣大領導干部的法制意識和財務人員的財經紀律觀念,從根本上解決了屢查屢犯的問題。
三是堅持依法監督。依法監督是財政監督的生命線。財政監督必須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嚴厲懲處違反財經紀律的各種違法行為,發揮財政監督的震懾力,增強對財經紀律“高壓線”和敬畏之心。近年來,該市財政監督構建了聯合審計、人社等其他部門的大監督格局,配合紀委的“嚴肅財經紀律落實中央規定”已形成工作常態,對各級各部門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有關規定和要求,發揮了有效的監管作用。
(劉偉)
云南省富源縣低保工作始終堅持以狠抓低保規范化管理為重點,以大范圍的清理排查為突破口,采取有力措施嚴格落實低保戶核查工作,從源頭上杜絕“關系保、人情保、工作保、輪流保、平均保”等現象發生,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應退盡退、精準施保,著力打造陽光低保工程惠民生、解民憂。
一是宣傳到位。在低保專項整治工作中,采取召開會議,發放宣傳資料、手機短信、制作標語、走訪群眾等方式進行廣泛宣傳,讓廣大城鄉居民能夠掌握其救助政策、救助條件和申報程序,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參與城鄉低保專項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圍。據統計,去年在低保規范管理專項整治行動中,縣、鄉、村累計召開各類會議170余次,張貼宣傳畫報161份,培訓業務人員200余人次。
二是入戶排查到位。把清查“關系保、人情保、工作保、輪流保、平均保”等錯保作為整治工作的重點目標,實行“誰入戶、誰審核、誰簽字、誰負責”的工作機制;在調查核實工作中,嚴格要求工作人員入戶調查率鄉鎮(街道)級不低于50%、村級100%的落實,調查結果至少由入戶調查人2人和被調查戶主雙方簽字確認,堅決糾正錯保現象,確保城鄉低保工作公平、公正、公開。同時,對核查結果、救助人員、救助金額等相關內容進行公示。
三是規章制度到位。該縣結合《城鄉最低生活保障資金管理辦法》,出臺了《富源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施方案》、《富源縣城鄉低保工作績效考核實施細則(試行)》,始終將完善制度、規范管理放在首要位置,常抓不放,不斷健全和完善低保申請、審批、經濟狀況核查、公開公示等規章制度,通過層層嚴把關口,實現認定準確、應保盡保和進出有序的工作目標。
四是抓監督檢查責任追究到位。城鄉低保規范化管理專項整治是一項涉及面廣、政策性強、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工作,其社會關注度高,為確保此項工作扎實推進,該縣鄉鎮(街道)成立由紀委書記任組長的城鄉救助領導監督小組,適時開展監督檢查,及時受理群眾來信來訪,對在社會救助工作中工作不力、不認真履職、推諉扯皮等造成嚴重后果和負面影響的單位和個人,嚴格按有關規定嚴肅問責;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失職瀆職的工作人員,情節輕微的給予批評教育、警告處理,并責令立即停發或追回救助金;情節嚴重的,提請相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據悉,去年該縣在開展低保專項整治工作中,共調整農村低保對象631戶695人,停發城市低保對象150戶190人。
(張懷能)
針對基層財政事多人少,干部年齡老化,隊伍結構不優,工作激情乏力之現狀,湖北省竹山縣財政局對全縣17個鄉鎮財政所,全面推行“三掛三考”,激發鄉鎮財政專管員工作活力。
一是注重與單位考核相掛鉤,全面推行鄉鎮財政所工作目標量化考核。制定《竹山縣財政局2016年鄉鎮財政所工作目標量化考核辦法》,綜合鄉鎮財政業務管理和基礎管理等方面,細化為共性責任目標、績效管理指標、群眾測評指標、專項加分減分指標4類10項107個得分點,以目標管理促進日常工作精細化,下年元月份統一組織考核,逐項對照評分,按得分高低評先表模。
二是注重與個人考核相掛鉤,全面推行鄉鎮財政專管員績效目標考核。由縣農村財政管理局牽頭,督促全縣17個鄉鎮財政所制定《2016年財政專管員績效目標考核辦法》,以財政所為單元,以崗位責任制為抓手,因人確崗、因崗確責,對每項職責工作實行量化,量化到崗、量化到人,獎懲有據,如實兌現。
三是注重與平時考核相掛鉤,推行履職盡責督查單項考核。湖北財政系統是今年全省履職盡責全面督察的八個系統之一,按照省財政廳總體部署,該縣制定《竹山縣履職盡責監督檢查實施方案》,按照“統一組織、分級負責、分類督查、上下聯動、破立并舉、堵疏結合”的原則,對鄉鎮財政所全覆蓋不留死角,采取監督檢查、第三方監督、巡察暗訪、集中評議、倒查追責等方式,平時有督察記錄,年底統一進行專項考評,著力解決履職不力、作風不實、為政不廉、有位不為等問題,努力培植依法履職、優質高效、廉政勤政正能量。
(胡明升)
日前,《東海縣脫貧奔小康財政獎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研究制定出臺,暫行辦法從三個方面強化了脫貧奔小康財政獎補資金的監督管理。
首先,縣財政局設立脫貧奔小康財政獎補資金專用賬戶,實行專戶存儲、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封閉運行。
其次是規范財政獎補資金審核撥付流程:項目單位申請——鄉鎮政府審核(蓋章)——縣扶貧辦項目科審核——市駐縣扶貧工作隊審核——縣扶貧領導小組批準——縣財政局農業科撥款。
三是不論采用何種幫扶到戶項目模式,所有財政獎補資金一律撥付到鄉鎮財政所規范管理,獎補項目驗收合格后,再由鄉鎮撥付到有關項目實施單位;對于將財政獎補資金以股金形式投入各類合作社或用于建設標準廠房等分紅類項目,要按照財政扶貧獎補資金的年收益不低于10%的標準,由鄉鎮(街道、場)財政對項目的收益進行兜底。
(吳建國 張軍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