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小城鎮與借用規模

2016-03-28 02:15:50
城市觀察 2016年6期

◎ 王 飛

小城鎮與借用規模

◎ 王 飛

規模偏小被視為制約小城鎮發展的重要因素。已有應對方案以直接擴大城鎮規模為基本思路,如撤并鄉鎮、就地就近城鎮化,存在一定局限。嘗試引入借用規模的概念和思路作為補充方案。借用規模基于城鎮之間的互動,實現規模效應的轉移與共享。通過梳理現有文獻,總結出三種類型小城鎮的借用規模策略,分別是鄰近大城市的小城鎮借用大城市的規模,相鄰小城鎮之間相互借用規模以及地理孤立的小城鎮通過城鎮網絡借用規模。由于網絡社會的崛起,流動空間的出現,借用規模也逐步網絡化。通過網絡借用規模已成為一種通用策略。借用規模體現的是關系視角,它的引入有助于擺脫孤立看待小城鎮規模的傾向,同時站在區域和網絡的角度來應對小城鎮的規模偏小問題。

小城鎮 借用規模 規模效應 城鎮網絡

一、引言:小城鎮的規模問題

規模偏小被視為制約小城鎮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一影響主要有經濟增長與公共服務兩方面的考慮。規模偏小對經濟增長的主要影響在于缺少規模效應或集聚效應,市場空間狹小,產業發展困難,就業機會不足,從而導致小城鎮的發展困境[1][2]。公共服務方面的影響同樣與規模效應缺失有關。公共服務設施的持續運營往往需要一定規模的使用人口作為重要條件,如果使用人口數量有限,則服務設施的功能無法充分發揮,持續運營成本較高,而運營成本又反映在投資成本上。因而,由于公共服務設施投資與運營成本高、使用效率低,小城鎮只能提供較低水準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城鎮功能難以完善,人居環境不佳,吸引力不強[3][4]。

如何解決小城鎮的規模偏小問題?直接的應對方案自然是擴大規模。主要的方案有兩個:一是撤并鄉鎮,一是引導農民工返鄉,落戶小城鎮。

撤并鄉鎮得到國家部委、地方政府與學界的支持。2001年民政部聯合多部門發布《關于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工作的指導意見》,撤并鄉鎮工作在全國各地展開[1][5][6]。不過,一些學者對撤并鄉鎮的政策效力提出質疑。合并相鄰鄉鎮固然可以增加鎮域面積和鎮域人口,但鎮區人口并不必然同步增加,因為合并前各個鎮區的人口并不會整體遷移至合并后的鎮區[7]。一般來講,如果鎮區沒有產業發展與就業機會,則人們向鎮區集聚的動力不足。同理,如果就業機會不足,即使行政力量推動人口遷往鎮區,人們還是會再度遷移,返回農村或越過小城鎮去外地務工[8]。因而,有研究指出,撤并鄉鎮對城鎮化的促進作用非常有限,市場或者經濟的力量更為根本[9]。

引導農民工返鄉并落戶小城鎮,也是擴大小城鎮規模的一個路徑,也就是就地城鎮化、就近城鎮化。在這個主題上,政府與學界也給予了一定的重視。不過,前面剛討論過,市場或經濟力量才是人口集聚的根本動力。成功的就地城鎮化案例正是如此,缺少就業機會的小城鎮集聚人口的能力有限[10]。看起來這是一個無解的循環。小城鎮因為人口規模較小而無法提供足夠多的就業機會,同時因為沒有足夠多的就業機會無法吸引到足夠多的人口。公共服務方面同樣如此。

可見,撤并鄉鎮與就地、就近城鎮化對于解決小城鎮規模偏小問題雖然具有一定成效,但還不夠,新的思路和方案值得探索。這兩種方案都以直接擴大規模為基本思路,但我們不得不考慮這樣一個現實:規模偏小的小城鎮會持續存在。小城鎮規模擴張有限度,一個國家有城市有鄉村,城鎮體系中有特大城市、大城市,也有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尤其是我們這樣一個大國,在農村尚不可能取消的情況下,也不能指望取消小城鎮。因而,規模偏小的小城鎮本身就是我國城鎮體系和城鄉體系中不可撤銷的構成環節。這也提醒我們,要“以小城鎮為本”,給定規模偏小的基本屬性來考慮解決小城鎮的規模偏小問題。

那么,除了撤并鄉鎮與就地、就近城鎮化的方案,是不是還有其他的解決路徑呢?本文認為,第三條路徑是存在的,那就是“借”。借是日常生活中一種司空見慣的行為,它同樣可以運用到城市規模問題上,于是有了借用規模(borrowed size)。借用規模是一個亦新亦舊的概念。它的提出是在1973年,但在相當長時期里默默無聞,直到新世紀左右才重新被學界發現。近年來,它成為城市與區域研究中一個日益引起關注的新興主題。本文嘗試將借用規模概念引入小城鎮研究當中,在小城鎮規模偏小問題上提供新的思路和解決策略。

此外,關于小城鎮與小城市概念的使用作一點說明。西方語境中,小城市的標準比較寬松,人口規模下限可以是兩三千人,有時幾百人也可以申請設立城鎮,上限則更為不確定,5萬、10萬人不等[11],且沒有小城鎮與小城市的專門區分。可見,中文語境中的小城鎮與西方語境中的小城市具有較多重合之處,因而在引述西方文獻時仍使用小城市的本來用語,沒有刻意更改為小城鎮。

二、借用規模研究及其引入

美國經濟學家阿隆索(William Alonso)1973年在《城市人口零增長》的論文中提出了借用規模的概念,主要涉及鄰近大城市的小城市。阿隆索指出,小城市居民可以使用大城市的購物中心和娛樂設施,商人可以使用大城市的倉儲中心、商業服務設施,而自身也處于一個更為廣闊和彈性的勞動力市場當中。[12]孤立地看,小城市由于規模偏小而缺少規模效應,往往無法提供特定類型的公共服務設施,同時自身的勞動力市場也比較狹小,就業機會不足。但如果鄰近大城市,境況就不同了。上述這些服務設施不屬于小城市,但小城市可以使用,所以是“借用”。大城市之所以能提供和持續運營這些服務設施是因為它的規模效應,因而也可視為小城市借用了大城市的規模效應。同理,大城市因為人口聚集擁有廣闊的勞動力市場,如果小城市的勞動力市場與其相銜接,則小城市勞動力的就業機會不再局限于本地,同時也可吸引大城市的勞動力來小城市就業。等于是借用了大城市的勞動力市場。這也是一種借用規模行為。

阿隆索認為,這些現象提醒我們,在考察一個城市的規模和增長議題時,如果將它的鄰居考慮在內,會得到一個相當不同的認識。更為宏觀地講,一個國家的城市是一個系統,城市之間相互依賴、相互關聯,一個城市的規模和經濟活動的變化會對另一個城市的規模和經濟活動產生影響,因而要考察的是相互作用的城市規模,而不是孤立的城市規模。[12]

借用規模提供了考察城市規模的新視角——關系的和系統的。但不知何故,阿隆索本人此后未再提及這一概念,而學界同行對這一概念也沒有作任何回應,就如同它從未提出一樣。直到沉默20年以后,它又突然出現在學者的視野之內。1992年,赫普沃斯(Hepworth)在考察信息通信技術對于倫敦發展的影響時提到了阿隆索的借用規模概念。他認為,信息通信技術會增強倫敦周邊小城市的借用規模能力,從而促進倫敦的逆城市化進程[13]。此后又是數年的沉寂。1998年,菲爾普斯(Phelps)在考察倫敦附近的小城克里登(Croydon)時將借用規模概念作為解釋工具,指出克里登的發展基礎正在于借用規模[14]。菲爾普斯沒有淺嘗輒止,而是與其合作者分別于2001年、2003年、2004年又發表了三篇與借用規模有關的論文[15][16][17]。他是第一位對借用規模表現出較強興趣的學者。

在此之后,相關成果陸續問世。尤其是最近兩年,借用規模越來越引起城市與區域研究的關注。這里以兩份重要的學術期刊為例。《歐洲規劃研究》(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15年第6期有4篇論文討論了借用規模概念,而《區域科學論文》(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16年第1期又有4篇論文涉及這個主題。由于這些研究,借用規模的內涵、適用主體和作用機制都得到更為深入的考察,在阿隆索的基礎上,借用規模研究有了較為顯著的拓展和深化。可以說,40年后,借用規模開始走進主流學者的視野。

那么,為什么借用規模可以引入到小城鎮規模的議題當中呢?首先,借用規模概念一開始關注的就是小城鎮,繼而關注多種類型的小城鎮。阿隆索那篇論文主要考慮的是鄰近大城市的小城市,他同時也提及歐洲低地國家及德國的小城市之間相互借用規模的情況,當然,他也承認,這樣一種情形尚未得到研究,而只是直觀的推斷[12]。后面的討論將會提到,阿隆索的合理推斷得到驗證,并且鄰近大城市這一約束條件也得到緩解,換言之,借用規模不再依賴于地理鄰近。這使得借用規模可以適用多種類型的小城鎮。后文將會討論三種類型小城鎮的借用規模策略。

其次,借用規模的內涵與小城鎮規模的討論主題相契合。梅耶斯與伯格(Meijers &Burger)指出,借用規模應包含功能與績效兩個維度,其中功能涉及公共服務設施,而績效涉及經濟表現。當然,二者存在緊密的聯系。豐富的公共基礎服務設施對經濟績效有推動作用,而經濟績效的提升又為公共服務的投資與運營提供經濟支持。當二者同時發生,借用規模效應就凸現出來了。[18]在他們之前,菲爾普斯曾指出,借用規模應包含產業規模、市場多樣性兩個要素,是擴大已有產業的規模還是增加產業類型成為兩個要素的區別[17]。菲爾普斯的研究其實可以視為對績效維度的細分。可以這樣總結:借用規模包含功能與績效兩個維度,而績效又可區分為產業規模與產業多樣性兩個要素。前文已有討論,規模偏小之所以成為小城鎮發展的制約因素,主要有經濟增長與公共服務兩方面的考慮,而借用規模的兩個維度正分別涉及經濟增長與公共服務。因此,將借用規模概念引入到小城鎮規模的議題當中,具有充分的合理性。

三、三種類型小城鎮的借用規模

這里首先區分出三種類型的小城鎮,并分別討論它們的借用規模策略。第一,鄰近大城市的小城鎮,屬于小借大,這也是借用規模的初始內涵;第二,小城鎮之間相互借用,可以視為小城鎮群中的借用規模;第三,既不鄰近大城市,也不在小城鎮群中的小城鎮,借助流動空間、通過城鎮網絡實施借用規模行為。當然,三種類型小城鎮的借用規模策略具有互通性,尤其是,網絡社會時代,借用規模也網絡化了。每一種小城鎮都有必要學會借助網絡來借用規模。

(一)鄰近大城市的小城鎮

阿隆索以鄰近大城市的小城市作為對象來闡述借用規模內涵,因而,這是一種基本的借用類型。阿隆索指出,這樣的小城市由于借用規模而獲得了發展機遇,因為它們利用了自身的優勢與大城市的優勢,同時又避免了雙方的劣勢[15]。大城市的優勢在于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因而小城市可以借用,與此同時,大城市也存在自身的劣勢,主要是指交通擁擠、環境污染、房價高昂等城市病,而小城市的優勢在于它通常不具有這些城市病,宜居性更強。阿隆索的論斷也得到后續研究的驗證[14][15]。國內學者也有這方面的發現[19]。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以鄰近大城市作為類型特征,但鄰近性本身并不是借用規模的充分條件。菲爾普斯指出,不同城市居民、企業之間的互動才是促使借用規模發生的機制以及表征[17],而梅耶斯與伯格也強調,借用規模并非距離或通達的產物,而源于真實的互動[18]。可以設想,如果小城鎮沒有主動的借用意識,而大城市又在鄰近小城鎮居民、企業使用其商業、娛樂和公用設施方面設置障礙,同時制造隔離的勞動力市場,那么,借用規模效應就無法顯現,小城鎮并不會因為鄰近大城市而獲得發展機遇。因而,借用規模源于城市之間的互動,體現的是規模效應的共享。

除了鄰近性不一定帶來借用規模效應,還必須考慮這種鄰近性所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如果說借用規模體現的是“大樹底下好乘涼”,那么,不要忘了還有“大樹底下不長草”,因為大城市對周邊小城鎮的勞動力、消費的過分汲取也會損害這些城鎮持續發展的基礎[20]。有中國學者稱這種情形為“空間剝奪”,并從經濟要素的流動、制度因素和產業空間侵占三個方面做了分析[21]。與之相關的另一個概念是“集聚陰影”,西方學者認為它源于競爭效應。與大城市相鄰的小城市往往有多個,這些小城市在借用大城市規模方面存在競爭,同時,還可能面臨著遠方城市的競爭,那些在競爭中處于劣勢的小城市因此而發展受限,處于集聚陰影當中[22]。我們可以將空間剝奪與競爭效應一并納入到集聚陰影的范疇當中,意指鄰近大城市的小城鎮并沒有從這種地理區位中受益,反而面臨發展困境。

總之,鄰近大城市的小城鎮具有借用規模的先天優勢,但同時也面臨著集聚陰影的風險。

(二)相互鄰近的小城鎮

大城市畢竟數目有限,而與它們相鄰的小城鎮也同樣是少數。對于那些地理上遠離中心城市或大城市的小城鎮來說,如果與若干小城鎮相鄰,且建立緊密的聯系,則它們可以相互借用規模以實現規模效應。

阿隆索認為,歐洲一些地區如德國和低地國家(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的城市規模,單個看都比較小,但它們可以通過相互借用規模達到現代經濟系統運轉所需的有效規模要求。他也承認,這是一種直觀的推斷,尚未得到研究[12]。這一類型的實證研究起步較晚。學者們傾向于相信,一些關于低地國家城市網絡的研究其實是對阿隆索直觀推斷的驗證[16]。如前所述,借用規模源于城市之間真實的互動,而城市網絡正是城市之間互動的表現和結果。

梅耶斯對城市之間的相互借用規模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考察。他的研究發現,地理鄰近、聯系緊密的多個城市可以具備較大規模城市所具有的功能,比如高水平的公共服務設施[23],而單個看,它們都不具備提供和運營這些公共服務設施的規模效應,同時他認為,這些城市之所以相互借用規模是由于它們之間存在互補性[24]。他后來的實證研究又發現,由規模相近的城市組成的多中心都市區域,城市之間確實存在相互借用規模現象,在一定條件下,它們的經濟績效要優于同等規模的單中心都市區域或單個城市[25]。可見,相鄰城市之間相互借用規模既可以提升這些城市的經濟表現,同時也因為規模效應而能提供較高水平的公共服務設施。

多中心城市區域(Polycentric Urban Regions,PURs)是西方城市研究中的一個特定用語,在中文語境中可以對應城市群,在本文中則指向小城鎮群。小城鎮之間可以抱團,相互借用,避免各自規模偏小的不足。學者們發現,由于規模效應缺失,小城鎮僅能提供低水平、低標準的公共服務設施,但與此同時,又存在重復建設、浪費資源的現象,因為每個小城鎮都在提供同樣低水平的公共服務設施。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對策通常是撤并鄉鎮以擴大規模。[1][3]這樣做其實是將外部問題內部化,因為撤并后的鄉鎮又有了外部,也就是說,重復建設、浪費資源的現象繼續存在于撤并后的鄉鎮之間。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歸根結底,要在城鎮之間引入新的思維,借用規模是一個選項。事實上,正如有西方學者指出的,借用規模現在經常被視為多中心城市區域的組織原則[26]。這一原則也同樣適用于小城鎮群,作為協調小城鎮群發展的一個重要抓手。

此外,與前一種類型同理,地理上相鄰并不是小城鎮之間相互借用規模的充分條件。如果小城鎮之間重復建設、同質發展,則不會有相互借用規模;如果小城鎮之間的公共服務設施無法共享,相互排斥,則同樣不會有相互借用規模。因而,僅僅地理上的相鄰并不會自動導致相互借用規模的發生,它需要小城鎮之間真實的互動。具體而言,這些小城鎮之間應該是功能互補的、同時又設施共享的,從而發揮單個小城鎮所不具有的規模效應。已經有學者注意到小城鎮群的規劃與發展問題,但關注度還遠遠不夠[27]。

(三)地理孤立的小城鎮

仍然存在大量的小城鎮,它們不與大城市相鄰,同時也由于種種原因沒有與鄰近小城鎮形成相互借用規模關系,那么,它們有沒有機會實施借用規模行為,以獲得發展機會?在信息社會或網絡社會的當今時代,答案是:完全可以。在網絡社會時代,由于流動空間的出現,地理鄰近對于社會互動的約束減弱[28]。這意味著,城市可以借助信息與通信技術與遠處的城市展開互動,在流動空間中實施借用規模行為。

黑塞(Hesse)關于“飛地空間”的研究可以說明這個問題。飛地是伴隨著全球化而出現的新現象,一些小城市既不與大城市相鄰、也不處于城市群當中,但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表現優異,甚至具有全球影響力。黑塞基于盧森堡的個案分析指出,飛地空間的成功可以用借用規模來解釋,因為在當前的時代條件下,借用規模不再依賴于城市之間的地理鄰近,而是建立在嵌入城市區域內部網絡或城市之間網絡之上。[26]此外,梅耶斯與伯格的研究則指出,相比沒有城市相鄰的小城市,那些有城市相鄰的小城市的借用規模行為也只是稍微有點顯著[18]。究其原因,城市是通過嵌入區域、國家和國際多個層面的網絡實施借用規模行為的[22],因而網絡通達性成為一個城市借用規模能力的重要決定因素,換言之,具備良好網絡通達性的城市有能力在區域、國家和國際多個層面實施借用規模行為[20]。因而,借用規模應被視為一種網絡現象[18]。

在這個意義上,這些地理孤立的小城鎮同樣可以借助網絡借用遠方大城市的規模效應,也可與不相鄰的小城鎮相互借用,比如說,借助網絡加入到一個相互借用規模的小城鎮群的網絡結構當中。可見,借用規模的網絡化是網絡時代給予這些地理上孤立無援的小城鎮的發展機會。在網絡時代,商品生產環節與過程越來越彈性和分散,這些地理孤立的小城鎮可以加入到商品生產鏈當中,而服務外包等形式也給予小城鎮以發展服務業的機會。這是經濟增長方面的機遇。生產與就業在小城鎮,但需求則超越了本地市場,小城鎮的規模與小城鎮的市場空間不再是對應關系。而在公共服務方面,小城鎮可以通過遠程提供與本地提供相結合的方式將高水準的公共服務引入小城鎮,同時,小城鎮也可以借助網絡為小城鎮之外的居民和機構提供公共服務。因而,這些小城鎮要做的是借助網絡來克服自身的地理或區位劣勢,同時獲得發展的優勢。

當然,如果這些小城鎮不主動把握網絡社會帶來的機遇,則借用規模不會自動發生,發展機遇也不會自動出現。

以上討論了三種類型小城鎮的借用規模策略。當然,類型之間的策略可以兼容,比如鄰近大城市的小城鎮既可以借用鄰近大城市的規模,同時也可與周圍的小城鎮相互借用,并且通過網絡與遠處的城市互動,實施借用規模行為。這也同樣適用于那些地理上孤立的小城鎮。它們可以借助網絡與遠方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鎮互動,實施借用規模行為。事實上,由于網絡社會的來臨,流動空間的出現,所有的小城鎮都應學會借助網絡來借用規模,這是一種通用的借用策略。當然,我們也討論了小城鎮面臨的一些風險。雖然鄰近大城市,卻處于集聚陰影當中,雖然周圍有小城鎮相鄰,但因為同質競爭而發展受困,而那些地理上孤立的小城鎮依然處于經濟凋零、人口外遷的困境當中。究其原因在于,借用規模源于真實的互動,它不會自動降臨。

四、總結與討論

正如阿隆索所言,在考察一個城市的規模和增長議題時,有必要將它的鄰居考慮在內,因為它們會相互影響,于是有了借用規模[12]。在網絡社會的21世紀,“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正在成為現實。一個城市的鄰居不僅包括地理上的鄰居,也包括它的網絡鄰居。與之相應,借用規模也網絡化了。如前所述,一個城市的借用規模能力取決于它在城市網絡中的位置,或者網絡通達性。本文嘗試將借用規模引入小城鎮規模議題當中,為應對小城鎮規模偏小問題提供新的思路與策略。前文討論了借用規模研究的基本情況、引入的合理性以及三種類型小城鎮的借用規模策略。這里再做總結和討論。

(一)用關系視角看待小城鎮規模

在小城鎮規模偏小的問題上,目前的研究多采用了一種孤立的視角,具體而言,小城鎮被視為一個個單獨的點,將其與周圍或遠方的城鎮割裂開來,以小城鎮自身的人口尤其是鎮區人口為邊界,孤立地討論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而在應對策略上,則以擴大各個小城鎮規模為出發點,比如撤并鄉鎮,采取了同樣的孤立視角。

但沒有一個小城鎮是一座孤島,借用規模將關系視角帶入小城鎮規模的議題當中。正如阿隆索所言,要考察的不是孤立的城鎮規模,而是相互作用的城鎮規模[12]。通過與其他城鎮的互動實施借用規模行為,小城鎮獲得經濟增長的要素和動力、同時改善自身的公共服務提供。借用行為總是存在于多個主體之間,因而借用規模也源于城鎮之間真實的互動,這種關系視角是對孤立視角的超越。在這個意義上,如果斷定一個小城鎮由于規模偏小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公共服務不足,那么,我們要問的是,它是否缺少借用規模的意識和能力?與此同時,小城鎮的規模擴張有限度,且總會存在規模偏小的小城鎮。因而,解決小城鎮規模偏小問題不能總以擴張規模為出發點,而應從小城鎮自身出發尋求解決思路。借用規模就是這樣一個思路。

總的來講,借用規模概念尊重或接納小城鎮規模偏小的現實,但不以直接擴大規模為出發點,而是引入關系視角,通過借用的形式實現小城鎮的經濟增長、公共服務的完善和提升。如果小城鎮經濟增長、公共服務得以完善和提升,則勢必會集聚更多人口,擴大城鎮規模。因而,借用規模策略既可以應對小城鎮發展所面臨的眼前問題,同時又具有遠期效應。在網絡時代,那些不能充分發揮借用規模效應的小城鎮,無論是鄰近大城市還是與其他小城鎮相鄰,都將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面臨淘汰的命運。這也再次提醒我們,不宜再用孤立的視角來看待小城鎮的規模問題。

(二)借用規模與小城鎮群

借用規模還要求我們站在區域的層面來考量小城鎮的規模問題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這里的區域首先表現為小城鎮群。根據前文的討論,在建設與發展小城鎮群的問題上,有必要引入借用規模的思路,因為通過相互借用規模,可以避免小城鎮之間重復建設、同質競爭,同時獲取單個小城鎮所不具備的規模效應。與此同時,通過相互借用規模,可以營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與互惠關系,有利于小城鎮群內部的協調發展。

當然,正如前文反復討論過的,借用規模源于真實的互動。因而,如果只是要求各個小城鎮發展不同的產業,比如一鎮一業、一鎮一品,這樣確實避免了同質競爭,但如果這些不同小城鎮的產業與產品沒有上下游的產業鏈關系,沒有生產與銷售環節的協作關系,則它們仍然是在孤立發展,從而無法獲得相互借用規模所帶來的規模效應。因此,如何將借用規模的思路與策略運用于小城鎮群建設,使它們真正建立起合作與互惠關系,值得進一步探究。

(三)借用規模與區域發展不平衡

借用規模策略還有助于應對小城鎮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事實上,小城鎮規模偏小問題與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有著內在的聯系。小城鎮的區域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東部沿海與中西部內陸之間、靠近中心城市與遠離中心城市之間。東部沿海、靠近中心城市的小城鎮通常經濟實力較強、集聚人口能力較強,因而城鎮規模較大,而中西部內陸、遠離中心城市的小城鎮往往經濟實力較弱、集聚人口的能力也較弱,相應的,城鎮規模也較小。目前備受關注的“鎮改市”或“鎮級市”的政策試點主要集中于東部沿海地區,這也是東部沿海小城鎮較高發展水平的突出表現。

因而,小城鎮規模偏小問題并不適用所有小城鎮,它主要是針對中西部內陸或遠離中心城市的小城鎮而言的。在無法改變地理區位的前提下,這些小城鎮如何獲得發展機遇?借用規模可以提供支持。這些小城鎮可以借助城鎮網絡實施借用規模行為,獲取發展的要素與動力,提升自身的公共服務水平。這些小城鎮發展起來了,將有助于緩解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態勢。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在小城鎮規模的議題上嘗試引入借用規模的思路與策略,并不意味著它與現有方案是沖突和對立的。事實上,它完全可以與撤并鄉鎮、就地就近城鎮化的方案結合起來,共同推動小城鎮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孔祥智.當前農村小城鎮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建議[J].管理世界,2000(6):156-164.

[2]石憶邵.中國新型城鎮化與小城鎮發展[J].經濟地理,2013(7):47-52.

[3]俞燕山.我國小城鎮改革與發展政策研究[J].改革,2000(1):100-106.

[4]于立,彭建東.中國小城鎮發展和管理中的現存問題及對策探討[J].國際城市規劃,2014(1):62-67.

[5]農業部農村改革試驗區辦公室.小城鎮建設中的若干重要問題與政策建議[J].農業經濟問題,1999(6): 37-41.

[6]朱建芬,汪先良,等.擇優培育小城鎮的探索——江蘇省重點中心鎮發展調研報告[J].小城鎮建設, 2013(12):4-7.

[7]姜長云,藍海濤.當前小城鎮發展的狀況、問題與對策思路[J].中國農村經濟,2003(1):45-52.

[8]羅小龍,張京祥,等.蘇南模式變遷中的小城鎮發展及其思考[J].城市規劃匯刊,2000(5):26-27, 40.

[9] 魯靜芳,左停.鄉鎮撤并的城鎮化效應的實證研究——以蘇北地區的城鎮化改革[J].城市發展研究, 2006(6):52-57.

[10]李強,張瑩,等.就地城鎮化模式研究[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6(1):52-60.

[11]劉玉亭,姚龍,劉歡芳.小城鎮人口集聚的比較研究及其合理規模淺析[J].現代城市研究,2013(5): 14-22, 35.

[12] Alonso W.Urban Zero Population Growth [J].Daedalus, 1973(4):191-206.

[13]Hepworth M.Telecommunications and the Future of London [J].Policy Studies, 1992(2):31-45.

[14] Phelps N.On the Edge of Something Big: Edge-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roydon, South London [J].The Town Planning Review, 1998 (4):441-465.

[15] Phelps N, Fallon R, Williams C.Small Firms, Borrowed Size and the Urban-Rural Shift [J].Regional Studies, 2001, 35(7):613-624

[16] Phelps N., Ozawa T.Contrasts in Agglomeration: Proto-Industrial, Industrial and post-Industrial Forms Compared [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3 (5):583-604.

[17] Phelps N.Clusters, Dispersion and the Spaces in Between: For an Economic Geography of the Banal [J].Urban studies, 2004, (5/6):971-989.

[18] Meijers E., Burger M.Stretching the Concept of ‘Borrowed Size’ [J].Urban Studies, first published on August 10, 2015:1-23.

[19]王戰和,許玲.大城市周邊地區小城鎮發展研究[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227-230.

[20]Burger M., Meijers E., et al.Borrowed Size, Agglomeration Shadows and Cultural Amenities in North-West Europe[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15(6): 1090-1109.

[21]王昱,丁四保,等.“空間剝奪”與縣域經濟發展問題——以吉林省中部地區為例[J].人文地理, 2007(5):60-65.

[22]Meijers E., Burger M., et al.Borrowing Size in Networks of Cities: City Size, Network Connectivity and Metropolitan Functions in Europe [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2016(1):181-198.

[23]Meijers E..Summing Small Cities Does Not Make a Large City: Polycentric Urban Regions and the Provision of Cultural, Leisure and Sports Amenities [J].Urban Studies, 2008(11):2323-2342.

[24] Meijers E..Clones or Complements? The Division of Labour between the Main Cities of the Randstad, the Flemish Diamond and the RheinRuhr Area [J].Regional Studies, 2007 (7):889-900.

[25]Meijers E.Metropolitan Labor Productivity and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 Comparison of U.S.Monocentric and Polycentric Metropolitan Areas[C]//J.Klaesson, B.Johansson, et al.Metropolitan Regions:Knowledge Infrastructures of the Global Economy.London: Springer, 2013:141-166.

[26] Hesse M.On Borrowed Size, Flawed Urbanisation and Emerging Enclave Spaces: The exceptional Urbanism of Luxembourg, Luxembourg [J].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2016 (4):612-627.

[27] 龔松青,厲華笑.經濟發達地區小城鎮群發展初探——浙江省小城鎮群規劃示例[J].城市規劃,2002 (4):32-37.

[28] Castells M.Grassrooting the Space of Flows [J].Urban Geography, 1999 (4):294-302.

(責任編輯:盧小文)

Small Town and Borrowed Size

Wang Fei

Small-scale has been regarded as a significant constrai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The existing plans, including township merging and in-situ urbanization, whose starting point is expanding size directly, have their limitations.Thus, the conception of borrowed size was introduced as a complementary plan to tackle the problem.Borrowed size is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ities and towns, and then the transfer and share of size effect, which small town is lacking.By reviewing available literatures, three types of small towns and their strategies for borrowing size were summed up.The first type is the small town near the bigger city, who can borrow size from the bigger city.The second type is a cluster of small towns in proximity to each other, who can borrow size from one another.The third type is geographically isolated small towns borrowing size by virtue of city network.Actually, with 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 and space of flows, borrowed size became networked.All types of small towns must learn how to borrow size by network,which is a necessary and universal skill.In all, the conception of borrowed size embodies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instead of a isolated one about the size issue of small towns, and guides us to view and cope with the small-scale problem of small towns on the regional and network levels.

small town; borrowed size; size effect; city network

F299.21

10.3969/j.issn.1674-7178.2016.06.003

王飛,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城市規劃系博士后,主要從事互聯網與小城鎮發展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区欧美国产区在线观看| 一本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va免费视频|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青青操国产|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国产三区二区| 丁香婷婷在线视频|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青青操国产视频| 欧美性色综合网| 青青青草国产| 97在线公开视频| 亚洲综合色婷婷中文字幕|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傲雪网| 国产精品专区第1页| 91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欧美一级在线| 日本免费a视频|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国产91视频免费| 午夜不卡视频|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免费激情网址|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网站| 91系列在线观看|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日本不卡|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狠狠v日韩v欧美v| 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日韩v| 色婷婷电影网| 99激情网|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嫩草研究院| 日本在线免费网站| 久久亚洲综合伊人|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嫩草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色偷偷综合网| 思思99热精品在线| 亚洲h视频在线|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h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麻豆另类AV|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69av在线|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 日本免费精品| 露脸一二三区国语对白| 91国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欧美成在线视频|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资源站av无码网址| 婷婷色狠狠干|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久久国产av麻豆|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午夜丁香婷婷|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软件 |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欧美成人二区| 97se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天堂视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