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華 姚新花
持續質量改進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
●張中華 姚新花
目的:探究持續質量改進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對我院各科室患者共68名的護理質量管理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觀察并比較應用持續質量改進前后的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及護理缺陷的發生率。結果:應用持續質量改進前后護理質量評分為患者滿意度分別為83.13±4.8、82.4%和97.35±5.2、97.1%,應用前后比較存在明顯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應用持續質量改進前后的患者護理缺陷發生率分別為36.8%、8.8%,應用前后存在明顯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持續質量改進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降低護理缺陷發生率,值得在臨床護理當中廣泛推廣。
持續質量改進;護理質量;應用
持續質量改進是一種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為使服務質量達到更優的工作方法,其核心在于通過提高服務質量以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1]。護理質量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探究持續質量改進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本案選取了我院各科室患者共68名為研究對象,在護理過程當中應用持續質量改進,并分析了應用前后的患者滿意度,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案患者68名,均為我院隨機抽取的各科室患者,回顧性分析其護理質量管理情況,其中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為常規護理質量管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則是應用了持續質量改進。
1.2 方法
1.2.1 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是護理人員進行護理工作的指導,持續質量改進首先要重視評價標準的制定。以護理質量統一評價標準為基礎,同時根據我院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護理質量評價標準,明確我院護理人員的服務內容和重點,并以打分的形式判斷各項評價內容是否達標,總分100分,90以上為達標。
1.2.2 評價方式
不斷改革評價方式,以集中檢測為主,輔以專項檢查和突擊檢查。每季度集中進行護理檢測,定期檢測某些專項護理質量,同時針對護理問題出現較多的進行突擊檢查,并以分數形式評定護理質量,每次匯總檢測項目分數,針對前三名進行獎勵,并將此檢測結果納入年度護理質量評價范圍內。
1.2.3 過程監控
過程監控是指在護理過程當中嚴格把關護理質量,注重評估患者護理需求,以提高患者舒適度并滿足患者護理需求。在護理的過程當中注重對護理質量的監控,并將監控滲透至護理的每個環節,盡量為患者提供舒適的住院及治療環境,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合理護理需求[2]。
1.2.4 反饋與改進
反饋與改進即將所發現的護理問題及時反映出來并加以解決。定期以書面形式將在護理過程當中所遇到的護理問題及時反饋給相關科室負責人,科室對問題進行分析后提出合理、有效的解決措施,并追蹤問題的整改情況,以使護理問題得到真正解決。
1.2.5 安全保證
定期進行護理評價,鼓勵各科室主動分享護理缺陷,并對其進行討論,分析護理缺陷產生的原因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進行及時糾正,同時做好預防措施,以免發生同樣的護理缺陷。
1.3 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以X2檢驗計數資料,若P<0.05則表明兩者存在明顯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
應用持續質量改進前后護理質量評分為患者滿意度分別為83.13±4.8、82.4%和97.35±5.2、97.1%,應用前后比較存在明顯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
2.2 護理缺陷發生率
應用持續質量改進前后的患者護理缺陷發生率分別為36.8%、8.8%,應用前后存在明顯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
護理質量管理的最終目的在于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安全及人性化的護理服務。持續質量改進概念源于20世紀70年代,為提高醫療護理質量,美國衛生保健組織鑒定聯合委員會提出了質量控制的概念。發展至90年代,護理質量管理有了新的突破,其將概念拓展為全面質量管理和持續質量改進,其中持續質量改進主要包括評價標準、評價方式、過程監控、反饋與改進及安全保證五個環節[3]。相關研究表明,持續質量改進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提升患者滿意度,同時減少患者護理缺陷的發生率,是一種優良的護理質監管理方法[4]。
本案隨機選取了我院各科室患者共68名,在護理質量管理當中應用持續質量改進,觀察并比較了應用前后的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結果顯示,在應用持續質量改進之后,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較應用前明顯提高,同時應用后患者缺陷發生率較應用前明顯降低,應用前后比較存在顯著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與上述相關研究相符。由此可見,持續質量改進確實是一種良好的護理質量管理方法。持續質量改進之所以可提高護理質量,究其原因:第一,持續質量改進是一個連續且永恒的護理質量管理目標,有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積極性,使護理人員能主動了解患者護理需求;第二,持續質量改進貫穿于護理質量管理的每個環節,個個護理環節的質量的改善使得護理過程得到整體提高;第三,以書面形式將護理缺陷進行反饋,使護理缺陷及時得到重視和改進;第四,“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深入人心,使得患者護理需求得到最大滿足[5]。
綜上所述,在護理質量管理當中應用持續質量改進確實有利于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提高,有效減少護理缺陷的發生,保證護理質量持續保持在高水準。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祝縣人民醫院)
[1]徐玲麗,孫雅琴.持續質量改進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5,28(52):100.
[2]李加平,胡秀鳳.持續質量改進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1,32(28):6042-6043.
[3]曾佳煒.持續質量改進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實踐運用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4,(7):4001-4001.
[4]高敏.持續質量改進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運用[J].當代醫學,2011,17(33):24-25.
[5]黃紅梅.護理質量管理中持續質量改進的運用[J].世界臨床醫學,2015,9(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