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鵬飛余一朗汪毅張勇
標準根治術與擴大根治術對于胰腺癌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
●單鵬飛1余一朗2汪毅3張勇4
目的:分析標準根治術與擴大根治術對于胰腺癌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隨機選取我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共90例,收治時間在2013年9月~2016年8月期間,以此作為研究對象,并分為2組,研究組患者實施擴大根治術,對照組患者實施標準根治術,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的疼痛緩解率和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的疼痛緩解率明顯較高,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較低,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胰腺癌患者實施擴大根治術,可以有效抑制疼痛,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標準根治術;擴大根治術;胰腺癌;臨床療效;分析
胰腺癌是一種發生在機體胰腺部位的惡性腫瘤,其中,主要以腺癌的發生較為常見,在發病初期,多呈現出的不適癥狀有:飲食后胃部出現不適之感,長期性的腰背酸脹等。在目前的臨床研究中[1],尚未找出具體導致胰腺癌的發病原因,但發病因素與長期的抽煙、酗酒等相關,該疾病導致的死亡率和致殘率均相對較高。本文為進一步分析標準根治術與擴大根治術對于胰腺癌治療的臨床療效,選取了部分胰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此觀察標準根治術與擴大根治術的臨床效果,現具體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共90例,收治時間在2013年9月~2016年8月期間,以此作為研究對象,并分為2組。
研究組:患者有45例,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范圍在39~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97±7.53)歲,平均病程為(4.53±1.22)個月;
對照組:患者有45例,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范圍在37~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95±7.51)歲,平均病程為(4.51±1.21)個月;
對比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數據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組間比較。
1.2 方法
研究組患者實施擴大根治術,對照組患者實施標準根治術。
對照組:常規進腹后,確定周圍臟器未發現明顯浸潤、轉移的情況下,行標準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并徹底清掃切除范圍內淋巴結,行胃腸、胰腸、膽腸吻合,重建消化道[2]。
研究組:手術切除方式與對照組基本相同,但在根治腫瘤范圍中,有不同區別,如:對淋巴結進行完全清除之后,深入腸系膜上動脈旁淋巴結、肝總動脈旁淋巴結、腹腔干全周神經叢,并予以清除,且切除右腹腔神經結、胰腺,在進行完8周左右的化療之后,對患者的病情變化進行觀察和隨時記錄,并每間隔一個月定期隨訪檢查,之后依據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輔助用藥[3]。
1.3 觀察指標
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的疼痛緩解率和并發癥發生率。
上述指標均由患者憑借主觀意向自行填寫,由統一的醫院調查小組進行整理和統計,指標數據越低,則代表治療方式越有優勢。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0.0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p<0.05代表數據差異之間,有統計學意義,其中,治療后的疼痛緩解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均為計數資料,采用%的形式進行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的疼痛緩解率明顯較高,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較低,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詳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后的疼痛緩解率和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表
在機體的分泌腺之中,胰腺是其相對比較重要的器官,主要位于胃部的正后部位,分為內分泌腺與外分泌腺2個組成部分,其中,含有淀粉酶和胰蛋白酶的胰液是由外分泌腺的胰泡分泌而來,而內分泌腺是內部含有分泌胰島素的胰島細胞,可以調節體內的糖代謝。
據相關的臨床醫學研究資料顯示[4],近年來,胰腺癌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造成該一現象的主要因素在于患者的不良飲食、生活習慣,而在目前的臨床醫學治療中,有效的治療方式為胰腺切除手術,將該種手術方式與上世紀的區域性胰腺癌切除術相結合,不僅可以起到有效抑制腫瘤對血管的侵犯作用,還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疼痛緩解率,有效地改善手術的治療效果。
胰腺器官中,其淋巴結與血管均較為豐富,早期的癌細胞較易發生神經侵犯與淋巴結轉移,在臨床理論學支持中,可以有效擴大切除的范圍,以此達到臨床治愈的目的。依據胰腺的解剖學特點,胰腺癌的血行轉移一般由門靜脈轉移到肝,再轉移至肺部,最終轉移到骨、腎等重要的機體器官之中。淋巴轉移一般較為復雜,會由于腫瘤位置的不同導致轉移的區域不同,可以轉移至較遠的機體器官之中,如:鎖骨等遠處轉移。
根據本文數據表示,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的疼痛緩解率(66.67%)明顯較高,且并發癥發生率(20.00%)明顯較低,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也由此說明了,擴大根治術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且術后的不良反應較少,有其臨床治療的突出優勢性和可行性。本文的研究結果與龐志東學者在《胰腺癌行標準與擴大根治術治療的臨床價值分析》[5]一文中的研究結論相似,有其實施的科學實踐性。綜上所述,對胰腺癌患者實施擴大根治術,可以有效抑制疼痛,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作者單位:1安徽省六安市人民醫院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六安醫院腫瘤外科;2安徽省六安市人民醫院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六安醫院腫瘤外科;3安徽省六安市人民醫院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六安醫院腫瘤外科;4安徽省六安市人民醫院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六安醫院腫瘤外科)
[1]趙志強.胰腺癌根治術胰腸吻合方式研究[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4,20(1):13-16.
[2]于鵬飛,黃杰,張鑫宇等.胰腺癌根治術中腹腔內植入5-氟尿嘧啶緩釋劑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1):166-167.
[3]楊運泉標準根治術與擴大根治術對于胰腺癌治療的意義[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3,22(3):295-296.
[4]劉遠紅.舒適護理結合中醫情志護理在胰腺癌根治術圍手術期的療效分析[J].中醫藥導報,2015,21(5):92-95.
[5]龐志東.胰腺癌行標準與擴大根治術治療的臨床價值分析[J].吉林醫學,2014,35(9):18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