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小靜
淺談中醫護理在兒科應用
●施小靜
目的:總結分析兒科病區開展中醫特色護理的臨床效果,以為臨床護理提供參考與借鑒。方法:隨機選擇2014年6月-2015年7月期間在我院兒科就診住院治療患兒2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100例。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兒實施中醫特色護理,隨后比較兩組患兒治療期間內并發癥、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住院期間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8%、21.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中(P<0.05);觀察組平均住院時間及治療費用均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中(P<0.05)。結論:在兒科護理中采用中醫臨床護理能夠顯著減少患兒住院期間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減輕經濟負擔,具有顯著的使用價值。
中醫;護理;兒科
中醫護理綜合臨床辯證、心理與營養等多方面知識,能夠既病防變、未病防治。在兒科臨床中中醫護理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兒機體不同與成人,生理、病理及形體等各方面都具有獨特之處。由此,中醫護理針對患兒病情辯證施治,充分發揮人性化的護理功能,受到廣大醫患的青睞。本文針對中醫兒科護理的方法及臨床效果進行了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將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間我院兒科收治20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100例,其中男48例,女52例;年齡2-6歲,平均4.0歲;病程1-16個月,平均6.3個月。對照組100例,其中男40例,女60例;年齡1-7歲,平均4.0歲;病程1-18個月,平均6.8個月。2組患兒性別、年齡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兒科護理手段,具體方法如下:1)熱情接待患兒,根據病情安排床位,防止交叉感染,做好入院宣教;2)測量體溫、脈搏、呼吸,病情危重、發熱的患兒,每4小時測量1次,或遵醫囑測量,并每日登記大便次數;3)保持病室安靜、整潔,定時通風,保持空氣新鮮;4)每周測體質量、修剪指甲及更換衣褲,保持被褥、衣褲等清潔干燥;5)按醫囑執行三級護理制度;6)飲食按醫囑執行,注意衛生;7)按時巡視病房,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并報告醫生,積極配合搶救,做好各種護理記錄,并認真做好書面及床頭交接班;8)切實執行病室生活制度,保證患兒充足的體息與睡眠。危重者及急性期患兒絕對臥床體息,輕癥及恢復期患兒可適當活動;9)做好健康宣教,如疾病防治、治理方法、喂養知識等。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給予中醫特色護理,具體步驟如下:1)情志護理:情志護理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要在護理操作過程中,注重患兒的情緒變化,要根據患兒的情緒給予適當的治療,這就需要護理人員要常與患兒溝通,減輕其在接受治療過程中緊張恐懼的心理,以保證患兒在心情舒暢愉悅的情況下接受治療。2)中醫護理:首先征得患兒家屬的同意,并向家屬說明中醫特色護理的目的與方法、注意事項等。特色護理的應用很廣泛,例如在患兒感冒時,可以在患兒的天突、肺俞、曲池、大椎等穴位進行艾灸,在艾灸期間要注意患兒的保暖,蓋好被褥,關好門窗,并要對患兒的隱私進行保護。有些患兒在艾灸過后會出現大的水泡,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對水泡進行消毒,用無菌針頭將水泡刺破,再在傷口處涂抹上龍膽紫藥膏。若水泡較小,可以不用采取刺破措施。處理患兒的外傷、腦癱等病證,可以選用當歸、紅花、丹參等藥物進行熏蒸,在熏蒸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兒的面色、呼吸、脈搏體溫等生命體征的變化,若患兒的病情沒有好轉,可以適量加大中藥的用量,具體用量要根據每一位患兒的身體狀況而定。在洗浴之后,護理人員要對患兒更換了的衣物進行全方位的消毒處理,并對患兒的身體進行清潔。3)人文護理:患兒年齡都比較小,在醫院接受各種治療肯定會出現恐懼或是抵抗等消極心理,中醫特色人文護理中要求護理人員要很全面的照顧患兒的心情,例如在患兒接受打針或是吃藥完畢后,對患兒進行表揚稱贊、獎賞等,以此轉移患兒的注意力,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除此之外,在對患兒進行中醫特色治療過程中,要注意手法宜輕柔。4)飲食指導護理:在患兒接受治療期間,醫護人員要對患兒的飲食進行嚴密合理的安排與控制。例如嚴禁患兒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較強的食物,除了一日三餐,還要注意增強患兒的體質。患兒的腸胃較為脆弱,所以在飲食方面要尤為注意,既要保證患兒的營養,還不能服用禁忌食物,以免影響到治療效果。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患兒住院期間出現8例肺部感染,經積極處理后均消失,并發癥發生率為8.0%,對照組患兒住院期間出現12例肺部感染、9例尿路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21.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觀察組患兒平均住院時間、治療費用分別為(14.08±0.71)d,(2657.55±154.12)元,對照組患兒平均住院時間、治療費用分別為(23.69±1.31)d,(3832.71±276.52)元,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在兒科護理實踐中開展中醫護理,能促進兒科護理學的發展,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護患關系。隨著中醫護理工作的廣泛開展,必將對兒科護理科研、護理管理、護理教育和臨床護理實踐等諸多領域產生重大的影響,使兒科護理工作產生新的飛躍。
(作者單位:蘭州市安寧區萬里醫院兒科)
[1]馮利平,趙美貞,江丹紅,江敏,顏君素,楊洋. 兒科開展中醫特色護理服務的體會[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03:117-118.
[2]韓愛萍.中醫兒科護理臨床路徑應用研究分析[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19:194-195.
[3]唐妹華.中醫兒科優質護理理念的帶教模式[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9: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