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梓軒
替硝唑與甲硝唑治療細菌性陰道病的臨床療效比較
●唐梓軒
目的:對替硝唑與甲硝唑治療細菌性陰道病的臨床療效進行對比分析,以期能夠指導今后該疾病地臨床臨床有效治療提供一些幫助。方法:采取隨機選擇法,在本次研究中選擇2015年4月-2016年4月一年時間內我院收治的80例細菌性陰道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前者在其臨床治療中采用替硝唑,而后者則采取甲硝唑進行治療,之后對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即不良反應率這兩項指標進行對比分析,以此判斷哪種藥物具有更好臨床療效。結果: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7.5%(35/40),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62.5%(25/40),由此可見實驗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并且比較結果差異性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率為7.5%(3/40),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率為20%(8/40),因而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率低于對照組,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本次對80例細菌性陰道病患者研究可知,在其治療中采用替硝唑進行治療,其整體效果比較明顯,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替硝唑;甲硝唑;細菌性陰道病;臨床療效
細菌性陰道病是當前婦科比較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對婦女的日常生活有嚴重的影響。其表現為女性陰道內的乳酸桿菌數量減少,陰道加德納菌數量增加,進而引起陰道粘膜炎癥。針對該病的特殊性,在臨床研究中需要從實際情況入手,及時采取藥物進行治療。替硝唑和甲硝唑在治療細菌性陰道病中均有不同的效果,為了探究替硝唑與甲硝唑治療細菌性陰道病的臨床療效,在本次研究中選擇2015年4月-2016年4月一年時間內我院收治的80例細菌性陰道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患者采用替硝唑和甲硝唑進行治療,對臨床效果進行綜合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取隨機選擇法,在本次研究中選擇2015年4月-2016年4月一年時間內我院收治的80例細菌性陰道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40例患者,患者年齡24-54歲,平均年齡(31.8±11.5)歲。對照組40例患者,患者年齡在25-57歲,平均年齡(34.5±9.8)歲。兩組患者均符合研究標準,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性,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細菌性陰道病治療上分別采用不同藥物進行治療,其中實驗組患者給予替硝唑膠囊(白云山和記黃埔萊達制藥(汕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93537)治療,每次10g,首次雙倍,每24小時口服1次,連續用藥7d。對照組患者給予甲硝唑片劑(甘肅中天金丹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62020417)治療,每次0.4g餐后服用,每天3次,同時甲硝唑每天在患者陰道放置0.2g1次,連續用藥7d。指導2組患者用藥期間禁止服用其他抗生素類藥物,禁止性生活并禁止陰道沖洗。
1.3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患者外陰部不良癥狀消失,引導分泌恢復正常。有效:臨床治療效果明顯,不存在不適應的現象,病情明顯緩解。無效:臨床治療效果不明顯,陰道分泌物無變化。總有效率指的是顯效人數比例+有效人數比例。
1.4 統計學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當P<0.05說明比較結果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7.5%(35/40),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62.5%(25/40),實驗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結果差異性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率為7.5%(3/40),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率為20%(8/40),20%(8/40)>7.5%(3/40),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率低于對照組,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細菌性陰道病是一種婦科常見的感染性疾病,相較于滴蟲性陰道炎、念珠性陰道炎等疾病,細菌引導的局部炎性反應不夠明顯。由于陰道中的厭氧菌大量滋生,阻礙了乳酸桿菌的正常生長,進而不能產生有效的殺菌效果,為陰道內的厭氧菌創建了良好的生長環境,直接造成正常菌群失調等問題。
甲硝唑是當前臨床治療細菌性陰道病的常用藥物,能夠有效治療和預防厭氧菌所引起的局部或者系統感染。相關臨床報道指出,甲硝唑在細菌性陰道病應用的治愈率為49%-89%,仍然存在一些患者治療無效的問題,不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有效提升。
替硝唑是硝基咪唑類藥物,是繼甲硝唑藥物后研制的新藥。替硝唑具有藥物作用時間較快、藥物耐受性較好以及療效更短的特點。替硝唑臨床藥代動力學研究結果表明,替硝唑藥物消除半衰期為15h,替硝唑2g口服12h 后血液中的藥物濃度仍然>30mg/L。替硝唑在細菌性陰道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快速消滅厭氧菌,保持良好的陰道生長環境。
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7.5%(35/40),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62.5%(25/40),實驗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結果差異性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率為7.5%(3/40),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率為20%(8/40),20%(8/40)>7.5%(3/40),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率低于對照組,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細菌性陰道炎的患者采用替硝唑進行治療,其效果明顯。
綜上所述,通過本次對80例細菌性陰道病患者研究可知,在其治療中采用替硝唑進行治療,其整體效果比較明顯,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作者單位:陜西國際商貿學院)
[1]丁銘. 替硝唑與甲硝唑治療細菌性陰道病的臨床觀察[J]. 中國醫學工程, 2015(9):107-107.
[2]劉培英. 替硝唑與甲硝唑治療細菌性陰道病的療效觀察[J]. 大家健康旬刊, 2014(10).
[3]程亞華. 甲硝唑聯合替硝唑治療滴蟲性陰道炎的療效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5(35):69-69.
[4]唐愛琴, 齊力, 狄麗平,等. 甲硝唑、替硝唑和奧硝唑治療滴蟲性陰道炎的效果比較[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3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