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婷婷
電子信息產業鏈競爭力三種模式比較分析
●魏婷婷
隨著互聯網以及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速度在不斷加快,正是基于此,電子信息產業鏈競爭力受到了廣泛關注,其中包括電子信息全產業鏈競爭力模式、電子信息聯盟產業鏈競爭力模式以及電子信息平臺產業鏈競爭力模式三種。本文從組織形式、價值基礎以及形成原理三個層面分析電子信息產業鏈競爭力三種模式之間的差異,旨在為企業提供有價值的對比意見,從而助力企業選取最有效的運行框架,創收經濟效益。
電子信息產業鏈競爭力;模式;差異分析
1.1 從組織形式層面分析電子信息全產業鏈競爭力模式
電子信息全產業鏈競爭力模式是一種以前饋信息為主的競爭力結構,借助前饋信息流和后饋信息流的轉變,將供應商、制造商以及分銷商、零售商四者建立一種整合的統籌關系,從個人實現前饋信息流傳遞速度的提升,真正實現規模化經濟結構和專業化分工合作模式的建立,確保電子信息企業整體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其基本組織形式就是在集團內部建立統一的管控機制,自上而下對產業鏈條的各個環境進行綜合分析,實現自行設計和自行制造的項目管控措施。在電子信息全產業鏈競爭力模式中,各個環節要實現聯合,確保企業之間產品交易結構的完整,最重要就是要保證低價格高有效、功能性對市場產生預測效應[1]。
1.2 從組織形式層面分析電子信息聯盟產業鏈競爭力模式
電子信息聯盟產業鏈競爭力模式主要是依托網絡結構,要求整體運行框架實現管理效能的優化,確保企業自行掌握技術和資源結構,并在一定的范疇內實現信息結構和數據的共享,也就是說,電子信息聯盟產業鏈競爭力模式就是企業要實現核心技術產業結構,并將中間設計企業和終端設計企業進行聯合,從而一定程度上實現資源結構的優化,建立健全共享機制。其組織形式主要是在網絡分工環境下形成核心技術的優化,并建立知識產權和生產研發項目的優化融合。
1.3 從組織形式層面分析電子信息平臺產業鏈競爭力模式
電子信息平臺產業鏈競爭力模式主要依托的就是功能性模塊分工機制,實現企業產業結構的升級,從而建立健全有效的管控機制和管理手段,確保產業鏈條的發展都是圍繞終端產品建立的有效技術框架,保證設計規則和設計結構符合產品運行機制,切實維護標準化運行操作模型和知識共享體系。其組織形式也是圍繞模塊分工建立而成的,形成了一種平臺化的企業產業優勢[2]。
2.1 從價值基礎形式層面分析電子信息全產業鏈競爭力模式
從價值基礎分析電子信息全產業鏈競爭力模式,主要針對的就是產業鏈條上產品的實際效率,建立一種圍繞企業文化的管控機制,確保整體產業鏈條的完整度。特別要注意的是,若是在企業產品生產過程中,出現產業鏈條內產品生產的缺失,就要保證供貨結構退出整個產業鏈條,保證企業整體競爭力不會受到影響。
2.2 從價值基礎形式層面分析電子信息聯盟產業鏈競爭力模式
從價值基礎形式分析電子信息聯盟產業鏈競爭力模式,主要是保證用戶能在項目關系建立過程中實現直接參與,確保共同協作性競爭結構的完整度,確?;ヂ摼W移動化以及云端化,真正實現了項目的泛在化以及便捷化,保證企業核心技術的完整度[3]。
2.3 從價值基礎形式層面分析電子信息平臺產業鏈競爭力模式
從價值形式分析電子信息平臺產業鏈競爭力模式,主要是對用戶的興趣以及實際需求進行調控,運用大數據理論和技術參數實現創新型競爭結構的優化運行,從而規避了溝通的不通暢,實現整體生產形式的優化,也保證了創新性競爭。
3.1 從形成原理形式層面分析電子信息平臺產業鏈競爭力模式
電子信息平臺產業鏈競爭力模式形成的原理主要是由于企業管理和市場的發展框架,若是結構建立在企業和市場之間,且偏向于企業,產業鏈條就呈現出了模式的基本特征,在企業失效后,設計結構和生產銷售框架會從企業組織脫離出去。例如,美國的GE公司,就是采用的全產業鏈模式,有效的發揮自身產業發展框架,確保同一集團能實現相互獨立的發展結構,確保企業競爭實力的增強[4]。
3.2 從形成原理形式層面分析電子信息聯盟產業鏈競爭力模式
電子信息聯盟產業鏈競爭力模式的產生原理主要是基于科技元素和計算機技術,實現了資源結構的公共性,確保信息結構能實現有效的共享,將物聯網技術和資源公用結構結合在競爭結構中,確保產業鏈條中設計參數和設計流程的完整度。另外,在聯盟產業鏈各個環節中,企業要實現知識共享機制的優化目標,確保為產品的有效傳輸提供基本保障。
3.3 從形成原理形式層面分析電子信息平臺產業鏈競爭力模式
電子信息平臺產業鏈競爭力模式的產生原理是企業在利用互聯網進行信息交流項目的過程中,實現交流意愿和信息對稱性的提升,確保知識結構的完整度,確保在信息交流和互動中實現結構收益的完善[5]。市場中借助信息共享和交流,實現企業互聯網結構的進步,促進整體運行發展趨勢的協同升級。
總而言之,在對電子信息產業鏈競爭力三種模式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何種管控措施,最終的目的就是建立創新性發展框架,實現企業實際結構和運行框架的發展目標,確保企業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在提升產品質量的同時,實現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
(作者單位:六安中醫院收款處)
[1]謝瓊,李錦秀.福建電子信息產業提升全球競爭力分析與對策——基于波特的“鉆石理論模型”[J].莆田學院學報,2013,20(06):51-57.
[2]吳長莉,路靜敏,趙曉蘭等.基于因素視角的河北省電子信息制造產業競爭力分析[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4(04):16-21.
[3]吳松飛.生態環境效應視角提升產業競爭力路徑選擇[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2(04):355-358.
[4]李峰.世界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六大趨勢及對天津的啟示[J].天津經濟,2014,30(10):30-31,34.
[5]劉烈宏,陳治亞.電子信息產業鏈競爭力三種模式比較研究[J].電子技術應用,2015,41(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