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潔
農村2型糖尿病患病危險因素調查及營養素干預效果探析
●康潔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糖尿病(DM)成為我國居民生命安全的一大威脅,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人數最多,其患病危險因素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治愈困難。
1.1 材料
內鄉縣馬山口鎮位于河南南側,該區居民87612人,18歲以上65085人。本次調查自2015年1月始至2015年6月終止。
1.2 方法
1.2.1 腰圍與體質指數對2DM的影響
腰圍可以間接反映成人中心型肥胖程度,成年人腰部及內臟部位的脂肪堆積是胰島素阻抗的重要因素。隨機抽取129人進行腰圍測量。
腰圍測量要求被測者立位,在其肋下緣與髂前上緣連線的中點,用軟尺繞腰一周,讀取數字。判斷標準男≥85厘米為肥胖;女≥80厘米為肥胖。統計男女中心型肥胖人數。
體質指數(BMI)代表了體脂的分布。計算公式:BMI=體重(kg)/身高2(m2)。判斷標準18.5~23.9為正常;≥24為超重;≥28為肥胖。隨機抽取129位患者,分別測其身高與體重,將患者身高和體重數字帶入BMI公式計算,判斷體質范圍,統計人數。
1.2.2 生活方式對2DM的影響
從2型糖尿病患者中隨機抽取129人,從飲食、睡眠、勞動強度三個方面進行調查。
1.2.2.1 飲食
采用24h小時回顧法的方式逐一對129名患者進行詢問,調查前24之內的飲食情況,連續調查3天,將3天的結果平均。
調查進餐時間,規定正常時間:早餐7點到8點,午餐12點到13點,晚餐18點到19點。
調查每日飲食情況,項目內容:1.主食數量,規定主食每日250~400g為正常;2.蔬菜量,規定300~500g為正常;3.白肉和紅肉量,規定畜肉50~75g為正常、魚蝦75~100g為正常;4.大豆制品與堅果,規定30~50g為正常;5.飲奶量,規定250~300g為正常。
統計以上各項指標達標人數。
1.2.2.2 睡眠
睡眠能提供受傷的細胞自我修復的時間,睡眠不足可誘發多種疾病。調查采用詢問和問卷兩種方法,規定每日總睡眠時間7~9小時者為正常、5~6小時者為差、低于4小時為極差。在隨機抽取的129位患者中進行調查、統計。
1.2.3 勞動強度對2DM的影響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和家訪,發現農民們除了家務和田間勞動外,幾乎沒有鍛煉活動。我們按照中國營養學會對中國居民體力強度的劃分,將躺床、看電視、聊天、打牌等活動劃分為輕體力勞動;將從事洗衣做飯等家務勞動、簡單田間勞作劃分為中體力勞動,每天時間總不少于2小時;將從事建筑、挖掘、運輸、劃分為重體力勞動,每天時間總不少于2小時。對129位患者進行調查,并統計人數。
2.1 飲食的影響
在飲食時間調查中,發現有92%的患者三餐飲食不規律,進餐時間不準。在飲食調查中,有69%的患者主食攝入過多,每天能量超標,如表1的項目1;而肉、奶明顯不足,如表1的項目3、項目5,說明半數以上的患者礦物質元素和某種維生素嚴重不足。這說明熱量過多引起的肥胖,會增加胰島素的抵抗,而礦物質、維生素的缺乏也會影響胰島素的合成,都會引起餐后血糖升高。
2.2 體質、腰圍、睡眠與勞動強度的影響
體質、腰圍、睡眠與勞動強度的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129位2型糖尿病患者,男性腰圍肥胖有35位,占27.13%,女性腰圍肥胖有17位,占13.18%,總的中心性肥胖率40.31%、正常率59.69%。
經129位2型糖尿病患者BMI計算,根據我國BMI判斷標準,統計發現正常28人,占21.2%,超重53人,占40.9%,肥胖48人,占37.9%。超重及肥胖總人數在總樣本中達79%,結合腰圍的肥胖率40.31%,說明2型糖尿病的發病主要因素是肥胖,尤其是中心型肥胖。
2.3 營養干預效果
三個實驗組依次進行3個項目的營養干預,兩種營養素干預、多種營養素聯合干預、多種營養素聯合與食譜共干預,每個項目3次重復的有效人數平均值如圖2所示。從圖2可以看出,營養素強化干預對2型糖尿病是有明顯控制效果的,最低有效率也達到40%、多種營養素聯合與食譜共干預效果最好,比兩種和多種效果差異顯著(a、b表示差異達0.05水平)。這說明營養素能通過修復細胞功能,從根本上改善2型糖尿病癥狀,均衡的飲食和營養素強化是干預2型糖尿病的最佳途徑。
糖尿病威脅著人民的健康,近10年間已從城市迅速擴展到農村,農村患病人數快速增加,而且不同地區由于經濟水平的差異其患病率也不同。本次2型糖尿病因素調查和干預選擇河南省內鄉縣馬山口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從調查結果看,馬山口鎮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因為這一代的年輕人從小物質生活豐富,但是健康觀念淡漠,而糖尿病又是常年不良的生活方式慢慢積累的結果,所以提示我們,預防慢性病要從娃娃抓起,禁止食用危害健康的加工食品,基本營養素要充足。從腰圍、BMI、飲食、睡眠和勞動強度幾個誘發因素看,都存在嚴重問題,農村的勞動模式改變,輕體力勞動者居多,而飲食模式并沒有多大改變,主食過多,熱量過多,肉類奶類攝入過少(如表1),營養不均衡,因此造成農村肥胖人數也在急劇增加,腰圍肥胖者占樣本的40.3%?,體質指數BMI超過正常值的人數占樣本的79%,所以2型糖尿病發病率提高,占調查人數的20.7%。因此,加大農村的宣傳力度,提倡均衡飲食,幫助他們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以預防2型糖尿病發生為主,是提高農村人口基本身體素質的有效措施。
2型糖尿病的病因是內臟器官代謝紊亂,正常情況下,胰臟β細胞負責合成與分泌有活性的胰島素,肝臟細胞負責接受胰島素攜帶來的血糖,并轉化為糖原儲藏起來,而這些功能都必須建立在營養素充足而均衡的基礎上,當營養素缺乏時,血糖轉化功能失常,血糖升高。所以,要從根本上控制或治療糖尿病的發生,就要從修復細胞開始,即增加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素。我們的營養干預證明了這一點,三種干預措施都有很好的效果,其中最好的是共干預,說明充足而均衡的營養素能修復受損的細胞,幫助細胞恢復原有的功能。同時初步證明營養干預是控制2型糖尿病發生于發展的較理想的方法。
(作者單位:商丘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
[1]王智峰,朱峰,李秋梅.我國2型糖尿病的發病現狀、原因及防治探討[J],亞太傳統醫藥,2010,06(9):151-152
[2]李枝萍,劉軍,徐婷婷,等.我國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學及危險因素研究現[J],西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