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涵
代溝不是難以逾越的『鴻溝』
□王曉涵
最近,小美給我們來信時談到了她與父母之間的代溝問題。“我覺得代溝是一道很難逾越的‘鴻溝’。小時候我和父母無話不說,他們對我更是寵愛有加。可長大后我覺得他們對我似乎沒那么好了,平時除了一味地說教就是嚴厲地管束,感覺他們處處針對我!每次不愉快的交流過后,我覺得和他們之間的代溝更大了。想到這些我就煩躁,不想和他們說話。好懷念小時候無憂無慮的生活啊!惱人的代溝,難道就沒有消除它的辦法嗎?”
小美挺郁悶的,我們該怎樣幫幫她呢?
父母是我們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師,他們教我們咿呀學語、認圖識字,正是他們的精心哺育,我們才得以健康成長。但是,生活中我們和父母的關系卻似乎有點“剪不斷理還亂”——
最初,我們對父母言聽計從,他們在我們眼里就是英雄;父母常夸我們懂事聽話,我們在他們眼里就是乖寶寶。可不知從何時起,我們對父母不再頂禮膜拜,他們的話也不再是“圣旨”。我們害怕父母的嘮叨,討厭他們喋喋不休而又千篇一律的訓話;我們和朋友無話不說,對父母卻只有三言兩語;我們藏起了日記,鎖上了抽屜,有了不愿向父母吐露的秘密……
我們開始埋怨父母與我們有代溝、不理解我們的想法;父母也抱怨我們“翅膀長硬了”、處處與他們作對。于是乎,我們學會了頂嘴和反抗,與父母的沖突也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不可否認,代溝是兩代人不同思維碰撞下的產物。由于兩代人成長的背景不同,生活閱歷不同,看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方式難免會有不一致的時候。尤其是青少年正處于人生的“心理斷乳期”,自我意識驟然增強,不愿再全盤接受父母的想法和安排,在行為上也表現得更加自我。而面對“不聽話”的孩子,父母似乎也只能用訓斥和懲戒來加以約束。最終,壓抑在孩子心中的不快轉化成對父母的反感,久而久之就產生了逆反心理和抵觸情緒,和父母的溝通越來越少,代溝也就越來越大。
父母和子女之間存在代溝是很難避免的。但是,有代溝并不代表和父母之間就不能相互理解。那么,要想縮小代溝和父母融洽相處,具體該怎么做呢?
1.重視溝通,多和父母交流感情。要善于表達內心的想法,有事不要憋在心里。如果把自己的心緊緊鎖起來,父母又怎樣去了解你呢?坐下來和爸爸談談理想,跟媽媽說說煩惱,在溝通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們,相信他們會誠懇地與你交流并給出一些有用的建議。在相互交流的同時,說不定父母還會受到你的影響,接受一些年輕人認可的新事物,如此一來豈不是無意中縮小了代溝?
2.敞開心扉,試著和父母做朋友。世界上沒有人比父母更愛你,雖然有時他們在某些方面做法可能欠妥,但作為子女還是應當給予一定的寬容,不要只顧埋怨他們。敞開心扉,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待父母,相信他們也會樂于把你當朋友的。
3.檢討自己,多從自身找問題。不要老是覺得父母不理解你,請捫心自問,你又有多理解父母呢?當你跟父母甩臉子、發脾氣的時候,是否想過他們的感受?父母不是我們的“出氣筒”,他們每天上班累、賺錢辛苦,不如意時也會傷心、焦慮、痛苦,這些你都知道嗎?對父母,請多一些體貼關懷,多替他們著想,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理解他們,從而拉近雙方的心。
總之,多投入一點時間和精力與父母溝通交流,你就會發現和父母之間并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你不僅可以和父母相處得更融洽,還能從父母那里獲得很多不同的見解。當你長大成人后,回首過往,你就能體會到父母對你的愛,你就會發現其實父母為你付出了很多很多……
欄目主持人:李力